关灯
护眼
字体:

基建不易,造反有理(181)

作者: 七安青 阅读记录

张贵妃虽喝了酒但却依旧惨白着脸,她定定地看着谢若昭,仿佛魔怔一般重复:“是你,是你拆散了我们母女。”

不远处的太后也注意到了张贵妃的怪异举动,她先是一皱眉,随即举起手中的盒子,高声道:“昭儿,这是你送给哀家的礼物?快过来给大家解释解释,这小东西是干什么的?”

“哎,昭儿来了!”谢若昭忙笑着回应,然后又转过身,问了张贵妃一个问题,“虽然我大概猜到了,让谢若斐和亲应该是谢文泽的主意。但是张娘娘,你说谢文泽是从哪来的灵感?毕竟大德朝可没有公主和亲的先例。”

张贵妃眼神微动,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谢若昭也不再看她,只是快步走到了太后身边,指着木盒中的筒状物轻声解释:“皇祖母,此物叫望远镜,拿着它可以看到极远处的东西。”

“极远处?”太后有些不相信。她半信半疑地拿起木盒中镶嵌着一圈红宝石的黄金望远镜,在谢若昭的指导下将一只眼睛对准了中间的镜片。

“看起来似乎清楚了不少。”她说。

谢若昭微微一笑,让宫人打开了宫殿的大门:“皇祖母对着门口再看看?”

“哎哟!”太后惊喜地叫了出来,“哀家都看到扫地的小太监了,他还偷吃糕点呢!”

太后身边的姑姑听了这话赶忙跑向了门口,找那位在值班时偷吃糕点的小太监去了。剩下的嫔妃却是面面相觑,一齐笑出了声。

“还是昭儿贴心,知道哀家老了,眼睛不好。”太后放下望远镜,慈爱地拍了拍谢若昭的手。

谢若昭但笑不语,望远镜是在研究玻璃的时候顺便做出来的。太后手上的只是最基础的一款,真正厉害的望远镜现下正在镇北军的手中。

作者有话说:

虽然没几个人看,但还是说一下,最后一个大剧情点了

第90章 真假情报

十月初十,漠北下了第一场初雪。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要早,百姓们照旧准备着过冬物资,得到消息的沈王爷却是急得上了火。

大德朝与南蛮的边界,昨夜刚下了一场暴雨,本就泥泞的泥土越发难行。沈王爷穿着特质的靴子,一边转圈一边叹气。

“人呢?去探路的人呢?怎么还没回来!”他转身吼了一句。

原本在瞭望塔上的张平治忙放下望远镜,快速跑到了沈王爷身边:“王爷,那批人是早上才出发的,没这么快回来。”

沈王爷不说话了,只是脸色却越发阴沉。打仗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两国交战,必须得提前做好侦察。但是他等的了,漠北的冬天等不了。

现在已经漠北已经下了第一场雪了,至多一个月北莽就会发动攻势。到时候一旦在南边被拖住,所谓的计划也就成了空谈。到时候不仅是在外的镇北军,就是在京城的恺之也会有危险。

“再带一队人前去探路,三天内要摸清南蛮的部署,”沈王爷是咬着后槽牙说话的,“三天后本王亲自带兵冲锋。”

张平治想要劝说,被沈王爷的眼神一瞪又合上了嘴巴。虽然世子走之前吩咐他要看着王爷,以防其冲动做事,但他也知道,在目前的局势下留给镇北军的时间不多了。

沈王爷见张平治没有提出异议,心情也好转了些。他指了指张平治胸前挂着的望远镜,笑着问在:“世子妃发明的东西用的还好?”

“千里之外的动静也清晰可见,实乃神物!”张平治回答。

“好!”沈王爷拍了拍张平治的背,凑近了小声问,“那批东西呢?运过来没有?”

张平治下意识环顾四周,然后悄悄伸出四根手指:“时间紧急,只能运来四门。剩下的还有一百把火绳枪,这是极限了。”

本来和京城相比,漠北一地的工匠就有限,加上要保证工匠的家世清白,所以最终参与制造武器的人并不多。而且火绳枪到底是新事物,即使再老道的工匠也要仔细研究个十几天,现在做出来的这一百把还是张平治一催再催催出来的。为此丁秉钧也有诸多抱怨,毕竟他给出的工钱已经翻了好几倍了。

沈王爷又叮嘱道:“派人看守好,不能走漏一点风声。大战前一日把大炮放好,开战前再把枪发下去。”

张平治连连点头:“王爷放心,看管仓库的都是属下亲信,不会有一点问题。”

沈王爷又在原地转了两圈:“拿枪的那一百人呢?训练的怎么样?”

虽然枪是最后再发的,但是训练却是早在漠北就开始了。毕竟还有武器却不会使,相当于拿了个无用的铁块,甚至比不上那个匕首。

“回王爷,当初训练的足有三百人,一百人留在了漠北,两百人跟着来了南边。”张平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