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塞上闻笛(30)

行了一段路后,她注意到前方有座凉亭,走近后,突然发现,凉亭里有人,不是别人,正是崔铉!崔铉也注意到了阑珊,旋即起身,“阁主可休息好了?”

阑珊只得迈进亭中,“此时方起,叫崔副统领见笑了!”

“哪里!阁主一路劳顿,加之昨夜仪式漫长,定受累不浅,理当好好休息!”崔铉延请阑珊入座,又在她面前沏了杯茶。圆桌上,配有点心、果子。“崔铉一直在此恭候,阁主倒是比我预计的要早到!”

阑珊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莫非副统领有事?”

“阁主请先用些点心!”崔铉坐在圆桌的对面,执起了茶杯,垂下眼帘自行饮茶。

阑珊随意吃了些,虽不知道崔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若犹豫迟疑,倒是显得她没胆量。另外,崔铉若是想下毒,早在长江画舫里就可以下手,但当时阑珊查视过,船里的食物没有毒。

“副统领在这南方分舵,想必事务比较繁忙吧?”阑珊用完点心,随意提了个话题。

“近来是有些忙,然而先生吩咐的事,我们定当竭力完成!”

阑珊呷了口茶,“是有关百医盟的事?”

崔铉点头,“范统领便是为此事在外奔波,未能得见阁主,失礼之处还请阁主见谅!”

阑珊淡淡扫视他一眼,见崔铉提到范豫是毫不动声色,一丝忏悔与怜悯也无,心中不禁生了怒意,但面上还是尽量保持平静。“那倒无妨!毕竟早些寻回令牌为是!”虽然压制住了怒气,她却是不想再看对面坐的人,视线投到亭外杨柳间。

“先生近来可好?”崔铉问道。

“好。”她淡然回复。

“据说先生已出庄,也是为百医盟的事。”

“嗯。”她面上神色清冷了许多。

崔铉瞧着她道:“崔铉邀请阁主至此,是有一事相求!”

他做事自然是有目的了,阑珊早就揣测许久,“什么事?”

“请阁主随我来!”崔铉起身道。

出了凉亭,沿着柳径百步远处,崔铉顿住脚步。阑珊注意到面前有座石碑,上刻“试剑”二字,石碑下的石墩上放置着两把剑。阑珊有些不解。

崔铉看着石碑道:“崔某三年前跟随范统领,得范统领传授剑法。崔某本是以刀法见长,然而既然入了冷月庄,就得按弟子礼修习印月剑法。范统领的剑法是得过先生的点拨,剑艺不凡,崔某所学,也算是间接得到了先生的传授。然而,范统领事务繁多,无暇与崔某谈论剑法。而崔某所悟似乎与范统领有些出入,却不知以何为准。恰逢阁主途经朱雀部辖区,听闻阁主早些年入庄是得先生教授的印月剑法,故而想请阁主指点一二!”

阑珊微微有些吃惊,崔铉大费周章,难道就是为了剑法的事?她见过他与范豫动手所使的弯刀,刀法不可不谓精湛,然而剑法如何,却是不知。在她沉吟时,崔铉指着石墩上的双剑道:“请阁主挑剑!”

事已至此,也不好推却。阑珊随意拾了把剑,不禁想到,似乎每一步都是崔铉的安排,使她一步紧跟一步的就范。

崔铉拿起另外的一把剑,除了剑鞘,转身行了几步。

阑珊握着剑柄,看着崔铉道:“阑珊虽得先生指点,但因资质欠佳,未能得先生剑法精义,所学尚不及十之一二。指点崔副统领,却不敢当!权当是切磋剑艺,阑珊也向崔副统领请教!”

“阁主不必谦逊!”崔铉遥遥抱拳,“请阁主出剑!”

阑珊拔剑出鞘,剑光一晃,剑鞘被她掷回石墩。起手式后,印月剑法第一式“春江潮水连海平”,剑上青光粼粼闪动,如水波荡漾,平平递出,幻化作海潮推波,随她身形进发,袭向崔铉。

崔铉沉稳的旋起剑花,一朵接一朵,一片接一片,终于剑气翻涌,越旋越快,直至剑花串成一轮,飞速旋转,银光闪耀,最后剑身幻作明月一轮,熠熠生辉,光芒万丈。他内息吐处,月轮升起,直撞向袭来的海波。“海上明月共潮生”。他以第二式来迎。明月与海潮同起共舞,分庭抗礼,不分伯仲。

阑珊屈肘回剑,一个转身,再度挥出,第五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海水化作江流,激越奔流,分成数股,绕花圃奔涌。破竹之势,飞袭向大海。崔铉不慌不忙的继续挽着剑花,第十式“皎皎空中孤月轮”。明月已升离海波,镇守当空,俯瞰江流海潮。不等此式用尽,他剑芒一转再转,“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数招连发,招式磅礴!

此四式便是他与范豫所悟的不同之处。本应是婉转低回哲思的剑招,在他手中居然散发着无畏与漠然,剑芒大盛,笼罩天地!

阑珊急退,明白此人心无所牵,对生命无所畏惧,对天命也是绝无敬畏。心知此时不可硬接,当巧妙闪避。情急间,她收回剑气,敛息锋芒,不攻只守。“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剑身光晕流转,旋绕她周身,朦胧如月色初泄。她神色间透着淡淡的离愁别绪。剑诀与心底的牵挂辉映,勾起无限惆怅,月下低回。剑身轻颤,嗡嗡鸣响,既哀叹月影又感伤离人,既幽怨自身也悲悯凡尘。

多情悲悯之剑化解开了无情无畏的攻势。

崔铉在那巨大的悲叹之下,亦敛了万丈锋芒。

月华之外,包裹崔铉全身的黑暗依然存在。阑珊剑芒重新吐出,“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崔铉眸中光芒迸出,内息剑气自剑柄推向剑端,如离弦之箭,倏然飞射而出!“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他红袍飞逝,顿时脱离月华。同时手中长剑亦飞出,飞袭向月华正中。

“嘭”的一声巨响,剑入月轮,月华散尽,剑势不减,继续飞进。

阑珊错愕间,只觉手腕一麻,剑已脱手。

她的剑被崔铉脱手的剑袭飞,双剑搅碎月华,飞入“试剑”石碑中,直没入三寸有余,剑柄仍在急速颤动。而石碑上已透出裂纹。

阑珊转头看着石碑。

崔铉看着她,“阁主以为如何?”

阑珊转过目光,回视他,“若不是崔副统领数次相让,阑珊早就败了,怕是根本就坚持不到最后一式。副统领剑法精湛,阑珊佩服!”

“崔某所悟的印月剑法,与剑法精义相去多远?”

“无所谓相去!剑法的奥义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更何况此剑法是从唐诗中感悟而创的。各人所悟的不尽相同,不必强求相似雷同!”阑珊倒是诚恳相告。

印月剑法是唐朝时冷月庄第十任庄主燕无痕根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而悟出的,二人交好,时常在一起探讨诗篇剑法。燕无痕与张若虚初识于江边月下,当时,燕无痕漂泊江湖,潦倒失意,无意中听闻张若虚吟诵自己的新作,顿时心境大开,灵台清明。本就是剑客的他因感张若虚的诗篇而创印月剑法三十六式,自此享誉武林。后来不知是怎样的因缘际会入了冷月庄,不久便坐上了冷月庄主的至尊宝座,此后,传授印月剑法与众弟子,不仅使印月剑法流传下来,也壮大了冷月庄。燕无痕后,历届庄主修习印月,小作修改补充,渐臻完善。然而,每人所悟所练的印月各有千秋。关于印月剑法的历史渊源,在冷月庄沉香阁的庄史中有记载,且有燕无痕亲笔书写的《印月传》,阑珊作为沉香阁主,自然是熟读成诵的,每翻阅那位老前辈的遗著,都不禁掩卷深思。不仅极为尊崇燕庄主,而且也对那位作出《春江花月夜》如此名篇的张前辈称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