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人理财(出书版)(45)

而他那位曾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的妻子吴玉芳在当了几年家庭主妇后,也开始重新"出山",客串电视台的节目主持和接拍一些电视连续剧,她说:"倒也不是因为缺钱,主要是耐不住寂寞。"对此,江嘉良非常支持。

江嘉良带上眼光挑剔的小女儿去购车,请她当参谋。江嘉良开,女儿评,一辆辆试下来。当试完奥迪A6后,小女儿斩钉截铁地告诉爸爸:"就是它了,这车气派。"江嘉良二话没说,当即拍板。

每个男人都爱车

谈起这些年来的漂泊创业,江嘉良既有惆怅,也有欢喜。不过谈起车,江嘉良就很来劲:"我喜欢车,相信每个男人都爱车,都对车有一定的研究。我是国家体育总局第一个买车的。1987年那阵,买车特紧张。驻北京的一些外国使馆淘汰了一批车,有丰田也有伏特加。"说起往事,江嘉良饶有兴趣。"当初排队买车的人可多了,我排在30来位,排在我前面的有几个是当时世界体坛赫赫有名的人物。"

于是,善于用脑子打球的他,买车时也动了一番脑筋,并凭借自己良好的人缘终于得到了一个购车名额。但究竟买伏特加还是丰田?他有些左右为难:伏特加大而新,但显得笨重;而那辆丰田虽旧了些,却小巧、灵活。两款车各有千秋,权衡之下,他最终选择了丰田。

去了新加坡后,江嘉良又买了辆日产小轿车。从买第一辆丰田车起到现在,江嘉良前后共买了4辆车。其中两辆是日本车,但这并不等于他喜欢日本车。"说实在话,我对日本车并不感兴趣,只不过在香港、新加坡人们比较喜欢日本车而已。再加上日本车空调系统比较好,因此就买了一辆;不过一回国就把它卖了。"

江嘉良认为,车只不过是代步工具。但不同品牌、不同档次的车,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他认为:"开奔驰,我这年龄不合适,显得太老气了;开宝马,则太前卫了。"面对新生活、新工作,江嘉良感觉需要一辆新车。但是,前一阵子国产车新品迭出,使对车并不太挑剔的江嘉良也有些眼花缭乱,无从选择了。

于是,他索性带上眼光挑剔的小女儿江莉婕去购车,请她当参谋。那些国内新车,江嘉良开,女儿评,一辆辆试下来。当试完奥迪A6后,小女儿斩钉截铁地告诉爸爸:"就是它了,这车气派。"江嘉良二话没说,当即拍板。其实,江嘉良中意的也是这辆车,父女俩不谋而合。他说:"奥迪开起来省心,各方面表现都不错。而且我比较'懒',喜欢自动挡。"他的车厢仍保持着出厂时的原汁原味。没有摆放任何装饰件。

不过在广州经历的一次车祸使江嘉良特别注重车的安全性能。他认为,和安全性相比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因此"最安全的车是最好的",德国的车比较好。

江嘉良:我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2)

江嘉良:"我不但希望在上海安家,更希望在上海投资。因为很多朋友都说全世界最好的投资地方是中国,而上海的投资环境在中国数一数二。我们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但目前还在观望。"

我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

江嘉由于被派常驻南京,便在把家安在了上海。"我不但希望在上海安家,更希望在上海投资。因为很多朋友都说全世界最好的投资地方是中国,而上海的投资环境在中国数一数二。我们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但目前还在观望,因为给自己定了三条投资原则:一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二是投资周期不太长;三是最好不要牵涉到复杂的人事,办任何企业,最重要的都是对人进行管理,可很少有人能真正处理好人事。只有符合以上三条原则,我才会大胆投资。"

"虽然有朋友建议我在上海投资房地产,但自己的失败经验让我不得不更加谨慎行事。"江嘉良曾斥资120万买下玫瑰花苑的一套房子,结果由于同档次的房子太多,供大于求,导致现在市价跌到70多万。吴玉芳然对此也非常心痛,在旁表示:"上海房地产项目太多,有点'无价无市'的感觉。也许要么特别高价的房子能体现身价,有人买,要么特别实惠的房子,也有人买。但做房产投资的话风险还是太大。"江嘉良在旁认真地询问记者:"你们周刊对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前景怎么看?"

"所以,我们俩决定现在投资自己的两个女儿江莉馨和江莉婕。"江嘉良和吴玉芳相视而笑,"我们已经为她俩准备了教育储蓄,还仔细地学习了富爸爸》丛书,有所启发。"

谈到理财,江嘉良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大势所趋。我觉得自己当初所受的教育中缺乏这块内容,早年社会环境还不具备这条件,现在人们这方面意识越来越强,我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

看着吴玉芳、江嘉良对两个可爱女儿叫着"姐姐"、"妹妹"时,听着他们这对恩爱夫妻彼此叫着英文名字"JJ""Fanny"时,这个由电影明星和体坛宿将组成的家庭的温馨感觉让人羡慕。想起江嘉良说的:"我正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成功与否,钱赚得是否知足,并不是别人怎样看,而是自己的一种感觉。自己感觉好了,也就是成功了。"看样子,江良已经成功了。

郑明明:“美容教母”(1)

8月20日,郑明明为她在上海开出的第一家美容学院――水疗美容培训学校的开业,而匆匆赶来上海。

开门先说刘晓庆

20日那天,郑明明在上海忙不停蹲地跑,到下午2点时,她自称已跑了10个地方,其间还不停被香港记者"骚扰",当然,被"骚扰"的主题是她的好友"刘晓庆"。因而,还未等记者发话,甫一坐定的郑明明就主动聊起了刘晓庆。

"没有刘晓庆,我不会来大陆。"郑明明一下将她和刘晓的关系追溯到1984年。那年,刘晓庆先后为其主演的电影《原野》、《火烧圆明园》到香港举行记者招待会,因郑明明当时开的美发店在香港名气较大,刘就上门做发型,这么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后来,郑明明还陪刘晓庆参加记者招待会,有一位记者汪汪小姐采访刘晓庆,两人却是一个粤语一个国语,互相听不懂,刘晓庆只顾埋头看报纸,也不肯进会场,把记者晾在一边。郑明明在一旁看了,觉得这样不好,赶忙过去相劝。事后,郑明明向刘晓庆解释,刘方知误解了汪汪小姐。打那以后,两人就成了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了。

友谊似水长流。时至今日,郑明明仍是非常关心刘晓庆。"8月17日下午,我得知晓庆出狱,就开始打遍可能的知情人士,打听她的下落。"直到第二天晚上7点多,刘晓庆才主动打电话给"明姐"。两人接通电话后十分开心,"她说话很有自信,第一句话就大叫'我出来了!',我问她在看守所里过得怎么样,她说还好,我又问她是否瘦了,刘晓庆回答说不肥不瘦,我再问皮肤呢,她说还可以。我告诉她要送一批护肤品给她用,她表示很想现在就能试试,我还告诉她目前最要紧的是眼部护理及皮肤补湿。"说起好朋友,郑明明就刹不住嘴巴。

眼见好友如此心急,身在上海的郑明明随即吩咐北京分公司的员工,将整套化妆品送到刘晓庆下榻的地方,而刘晓庆收到化妆品之后,又致电郑明明要求见面,更表示家门口挤满了中外记者,希望郑明明找她时要小心被人跟踪。

虽然怕被跟踪,可郑明明还是急切地想去北京。"我恨不得现在就去,可是太忙了......"郑明明叹着气说。

"美容教母"事业遍天下

1984年,刘晓庆邀请郑明明到北京,希望她对大陆多一些了解,并寻找一些发展机会。谁也不曾料到,19年后的今天,郑明明竟走遍了大江南北,"蒙妮坦"美容美发学校已在各地开设了20多所,"郑明明"牌化妆品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