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小领主(285)

赵武嗤的一笑:“人不能对牛弹琴,中原的礼节只能面对中原人,无需面对蛮夷讲礼仪。等回到中原你看看,我保证比贵族还像贵族。”

伴随着赵武这些话,是万千弓弦的响声,无数只箭杆漫天飞舞,像闻到血腥味的秃鹫,乌压压一片扑向那些单独冲锋的中山国勇士。陡然间,勇士们穿上了一件新衣服:这是件“以鲜血为经,以箭杆为纬”,纺织出的血肉衣服。对面的中山国军队鸦雀无声。

晋军的军鼓再次响起,晋国武士随着鼓声发出了一声大喝,他们停下了脚步,几声拍节过后,晋国军人随着鼓声一步一动的向前推进,鼓声的间歇里,士兵们整齐的敲击着盾牌,或者用戟杆敲击着地面,或者用力跺脚响应着鼓声。啪!啪!啪!……嗬!嗬!嗬!……咚!咚!咚!鼓声、敲击声、呐喊声轮番响起,这是晋军惯用的心理战术。随着攻击方阵的推进,晋军虽然没有再发一箭,但那一道道声浪形成了冲击波,不断的摧残着中山国士兵,他们惊慌失措,他们茫然无招,他们目眩神迷,他们站立不定,他们挤成一团……

一声凄厉的长号响过,晋军弓弩兵一声怒喝,射出了手中的弓弩。紧接着晋国军官大喝:“弓兵急速射;弩兵自由射,射!”赵氏弓兵的射击急如暴雨,他们不追求准确率,只追求压制效果。精准的射击有弩兵承担,他们在每彻行彻头的指挥下,一行行列队射击。

此时,如果居高临下看,晋国军队仿佛在表演大型团体操:首列盾墙开放,盾兵向两翼跑动,晋军的刺猬方阵像剥开皮的桔子一样,露出了里面的果肉。盾兵移动的同时,戟兵从两翼向中央集结,等他们排列好阵线后,开始向前方推进。在他们的后方,一列列弓兵涌动,他们奔跑到戟兵后方,随着军官的号令整齐的举起弩,然后射击。射击完毕的弩兵留在原地上弦,从他们后方涌上来另一列弩兵超越他们后,跟在戟兵后方发射。

中山国军队被赵兵们的急速射,射得东倒西歪。头彻行已经残破,第二彻行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第三彻行陷入混乱……中山国左师无奈,下令:“别整理队形了,晋国人已经冲上来了,等他们冲入阵中,我军就任他们宰割了。传令:全军冲锋。”

第一百四十三章 非对称战争

中山国军队才动,晋军右翼的附庸家族出击了。

《礼记。王制》记载:“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故此,在春秋时,附庸的意思就是:地盘太小,君主懒的亲自管理,因为那样太耗费精力了。收的税少,付出的管理精力太多。于是,君主就把他们交给大领主,让他们依附大领主求得庇护。这说法换一个角度,就是:有六个以上的附庸家族才是大领主,否则,只能算中小领主“六义附庸,蔚成大君”。

能被称为“附庸”的家族其实都是小贵族,他们比一般的武士要富裕。只是因为穷困,履行不了领主义务,故此才托庇在大领主旗下。所以,这些附庸虽然没有足够的兵力,但他们拿出手的,都是精锐,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

众多精锐临时组合在一起成一个队伍,还要托晋国军国主义教育的福。因为长久以来的军事教育,一群晋国农夫随意组织起来,就是一队精兵。而各附庸精锐组成的临时队伍,不用磨合,这些人的军事素养让他们自发地融合在一起。

于是,附庸军像一记沉重的右勾拳,冲中山国军队拦腰击去。如果中山国军队的阵型严谨,那么他可以发动自己的左翼拦截这股生力军,但中山国军队现在已经分不清左右翼了,他们当中的勇敢者,不讲队形勇敢的往前冲,怯懦者也不讲队形掉头往后跑,结果,赵氏附庸组成的杂牌军像热刀切黄油一样,顺利的切入中山国毫无防护的侧翼了。

赵武看得意兴阑珊,他打了个哈欠,催促说:“出动骑兵吧!不要留什么预备队了……对面是一群放羊的,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叫战斗,让我们俘虏他们,带回自己家中,让他们替我们好好放羊吧!”

韩起表示赞同:“肯定是因为你太无耻了!你不宣而战,直接兵临城下,结果中山国仓促之间组织不起来军队,只好把国都内的流浪汉与公子哥武装起来上战场。这样的士兵,即使遇到许国人,也能与他们打的有声有色,而你赵武号称是“晋国最锋利的矛”,跟他们打,纯粹是欺负人。”

确实是欺负人,一支完全铁骑化的军队遇上处于青铜器早期的军队,后者无论战斗技巧与军队的组织性都远远不如前者,那已经不是战争了,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日落,中山国军队大败,出城而战的士兵不是阵亡就是被俘,被俘者中也包括他们的左师。由于中山国不敢打开城门,他们的败军中唯有最幸运的胆小鬼逃脱了大屠杀,流亡到了别的城市。这一战让中山国彻底明白自己与“天下霸主”之间的差距,他们完全彻底的打消与晋军野战的念头,开始长久的闭城坚守。

奇怪的是,此战过后,赵武那方面也打消了攻城的念头,他们堵住中山国城门,开始在城外挖壕沟。

三日后,许国的军队到了,在城墙上视察的中山国国君忧虑的看着赵军营寨,询问左右:“晋人的兵车到了,但我看到原野上还源源不断地调来军队,晋人出动了多少军队?”左右回答:“其实晋国人没有出动多少军队。我算了一下,先期赶到城下的人最多有五千,不足一个师,后面来的都是些小部队,三三两两的,队伍很零散,一点不像晋国人惯常的作风。”

中山国国君哀叹:“五千人!我们全国的军队竟然被五千晋人打败了。你瞧,后续赶到的人是三三两两,但他们深入我国国境,沿途只要有一座城市做出抵抗,他们也不会如此嚣张。三两个人竟敢大摇大摆在我国的土地上行走?”

中山国国君并不知道,后续赶到的晋国中小领主进入中山国国境后,看到沿途的城市完好无损,他们猛然想起:跟在赵武身后攻击中山国国都,可能要承受很大的损失,而攻城战从来都是持久的……所以,与其陪赵武到敌军城下闲坐,还不如顺路攻击那些中小城镇,白拣一点现成的战利品,这也算是替赵武“消除后顾之忧”吧!于是,那些中小领主蝗虫般扑向沿途的中小城寨。为了避免引发哄抢事件,领主们还自发的推举出几位小头目,由他们出面划分各个战区,规定各领主劫掠范围,进行分片承包,严禁发生越境战斗的现象。

后续赵兵经过的土地上,中山国各个部落忙于应付无群无尽的攻击,都疲惫不堪了,那敢出城拦截漫山遍野的赵氏武士。十天后,赵氏的辎重大队终于赶到中山国都城下,唯有直属于赵氏的武士与中小领主,才会不顾沿途的肥肉,一路往中山国都城下奔跑。

这一天,中山国国都附近的田野终于宁静了,但赵武已经把中山国国都围得密不透风。困坐愁城的中山国国君现在已经习惯每天三次爬上城墙观望,他看着赵氏的军营,问左右:“晋人还没有攻城的打算?”

左右回答:“没有,晋国人这几天都在不断地挖壕沟,他们的举动很奇怪,士兵们挖出来的土都要用筛子过一遍,然后他们把筛出来的土做成泥球,这泥球……我仔细观察了,晋国军官还要测量泥球的大小,对泥球进行称重,似乎对不符合规定的,他们还要求重新制作。”

中山国国君感慨:“我常常听说晋国人做事刻板,没想到他们居然刻板到这种地步,连挖出来的土都要进行处置,还要筛一下才去做泥球,泥球的大小重量还有要求……他们做的泥球有多大,能够用手投掷吗?”

上一篇:弹痕 下一篇:妖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