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尾声(26)

作者: 斯堪的纳维亚 阅读记录

但无论他怎么去找在政府里工作的朋友,搜寻相关的档案——即使是牺牲档案——都杳无讯息。他试图去民间找人打听,才猛然想起自己从来就不知道艾伦的家乡究竟在哪里。凭借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简单名字,在偌大的德国境内找人实是困难。

后来,冷战开始,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巨大的铁幕开始降下。1949年,德国分裂,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东西两德隔离开来。

施耐德生活在西德,德国的分裂无疑让他的找寻工作雪上加霜。在战争结束后的漫长时间里,他的希望被这些新生的危机一点点消磨殆尽。

他想起很久以前,当战争还没结束,他们还是恋人的时候,艾伦曾经给他看过一个小小的水晶球。据说,这是那个犹太女孩送给他的。水晶球里装着一个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周围还下着雪。

施耐德心有所感。当他的父母去世后,他辞去舞蹈学校的工作,移民到了纽约。

他在纽约一待就是半个多世纪,再也没有回德国。

期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古巴导弹危机——那差点就导致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柏林墙,美国崛起,中亚战争频频,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施耐德成了家,他和一个以前的舞蹈学生相爱,领养了一个孩子,孩子后来也成了家。他的年纪甚至比当初他与艾伦还待在一起时,他们两个的年龄相加起来还要大得多。

早些时候,他常常翻看一些二战士兵的照片,或去德国和东欧旅游,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后来,他老了以后,也就很少去那些地方了。

只是有时候,一些朝气蓬勃的金发青年经过他身边时,他总会留意他们。他们与艾伦是这么地相似,他甚至会恍惚,以为自己看到了艾伦。

但是实际上,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艾伦的面容在他的脑海中早已模糊。纵使艾伦能以年轻的形态完好地出现在他面前,施耐德也不一定会认出他。

随着时间不停地流逝,施耐德开始变得非常健忘。他甚至有时候很久都想不起艾伦,只记得在那个欧洲战火纷飞的灰暗时代,有个人曾经与他度过一段艰苦却美好的岁月。

人类跨入了二十一世纪。

在之后一年的一天早上,他的孙子蹦蹦跳跳地跑进厨房。施耐德正在做早餐,看见他的小男孩,他放下手里的打蛋器,把男孩子抱起来亲了一口,“早安,亲爱的鲍勃!”

“爷爷,客厅有你的电话!”小男孩挥舞着手臂。

“好,我这就去。”施耐德把孙子放下,他们家的牧羊犬从门外跑了进来,男孩高兴地与它扭打在一起。

施耐德在沙发上坐下,拿起电话机旁的听筒,“您好,我是施耐德。您是哪一位?”

“您好,施耐德先生。我是白俄罗斯档案局的工作人员。”

施耐德心觉奇怪,不明白自己与这个遥远的国家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先生,我们前些时候整理了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秘密警察监视档案。其中有一份档案,我想我们应该把它寄去给您。”

“这份你们说的“档案”,与我有什么关系吗?”

那边的人沉默了一下,“这里面的关系确实比较微妙... ...出于里面的内容,我们决议把它寄给您。”

“档案主人是谁?”

“您先看看吧。”

几天后,一个厚重的包裹寄到了施耐德家。他费力地用手推车把它搬到家里,堆在沙发边,随后找来剪刀,把它的外包装剪开。

他以为所谓的“档案”只是薄薄的几张纸,顶多是一本书的大小。但他完全想不到,面前这个足有他半身高的一沓沓本子和订起来的纸张,才是他们所说的“档案”。

档案上方有一张大大的纸,已经旧得泛黄,上面用签字笔写着“爱尔比斯”。施耐德想了半天,也不觉得自己认得这样的一个人。他把捆住档案的绳子剪开,拿起最上方的一本旧笔记本,打开看了起来。

秘密警察档案是前苏联时期的典型产物,它的主要策划者是国家安全局,它通常针对一个目标人物——这个目标人物可能有亲近西方、诋毁苏联或社会主义、做西方间谍的怀疑——在目标人物的周围编织一张大大的告密网,招募无数告密者和秘密警察,这些人可能是目标人的的亲朋好友,甚至是关系最亲密的配偶。

告密者和秘密警察采用一切手段监视目标人物,记录下他的一举一动,收集一切他们认为有嫌疑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他背叛当局政府的证据,然后把他抓入牢狱。而记录下来的那些文字和收集到的信息,就成了这个人的档案。

上一篇:心瘾 下一篇:甜甜[全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