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天见(15)

作者: 一零九六 阅读记录

他再次转头,真诚地问:“听得懂吗?”

“……不太懂。”于燕老实交代,这人的脑子像个数据库。她挫败地啧了声,“大体意思就是静滴风险大,但效果好,所以你坚持这个方案,是吧。”

蒋攸宁安静地看着她:“是。”

“所以你和戴医生是在探讨这些。”于燕豁然的同时也有几丝失望。她想,或许是她这两天把重心转到李晓玲一家,总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所以才忍不住猜测是不是医生的诊疗有了失误才引起家属的不满,以致悲剧发生,可如果医生没有错……

她想起入行时老师教她的话:凡事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以及事实真相的一面。

那她现在是不是还陷在“我的一面?”里?

不等她再次开口,蒋攸宁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她:“我刚才提的这些,是我和老师在李晓玲病情恶化后进行的应急讨论,不是因为意见不合治疗失误才导致她进MICU,至于他父亲动手打人和意外去世,也跟这件事没有关系。”

于燕被他戳中心思,不免意外:“我……”

“我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在跟李晓玲和她妈妈套近乎,但我得提醒你,你的工作是采访戴医生,就算你同情她们母子的遭遇,要找所谓的真相,也请你尊重客观事实。”

蒋攸宁捕捉到她脸上闪过的一丝难堪,像是印证了他的某种猜测,这让他的语气冷硬了几分:“时候不早了,请问你对我的采访结束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春天见》中涉及的所有病症、医疗术语及各项相关数据仅作服务剧情之用,多臆测,非权威,不可信,错漏之处恳请各位指正。

第8章 哈欠

于燕听出他的抵触:“不好意思啊。”

她起身,想起什么又回头,蒋攸宁和她对视:“还有?”

“……最后一个问题。”

好吧。

“李晓玲离治愈出院还有多久?”

“看她恢复情况。”蒋攸宁转过去看屏幕,“她的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功能数据都明显向好。静滴疗程过后,会先采取口服伊曲康唑的方案,留院时间预计两周。”

于燕重又走过去:“那回家之后还要坚持用药吧。”

“嗯,还要定期复查。”蒋攸宁写了张纸条递给她,上面是刚才提到的药物名称。于燕去接,他却没放,“你打听得这么细致是为什么?”

“……好奇。”

“除了好奇呢?”

于燕隐约猜到了些,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你在怀疑我的动机。”

“你搜集的资料似乎跟专访无关。”

“所以你觉得我在多管闲事。”于燕抽过纸条,把它折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块,尽管她已经看清上面的内容,“蒋医生,收治病人是你全部的工作吗?”

“什么意思。”

“在你的工作时间内,你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管病人多少,号排得紧不紧,都得门诊住院两头跑。可是结束了工作,下了班,你也会有自己的生活。”

“对。”

“所以一样的,我除了工作规定的任务,也有自己想要争取的采访内容。。”

蒋攸宁忽然笑了一下,那笑极轻极短,但还是让他的脸柔和不少。于燕怔愣了下,听他说:“你的工作就是采访,有差别吗?”

“……当然有,我能做和我想做是不同的,而我都能做好,就能获得双倍的快乐。”于燕观察他:“蒋医生。”

“?”

“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最后一个问题不是问完了?”

“都完了好几个了。”于燕笑。

蒋攸宁觉得她的笑有股特别的感染力,尽管他不确定这是她的职业习惯还是生性如此,但这或许就是她能成为知名记者的能力所在——她能让人愿意和她交流。

办公室里难得安静得落针可闻。他看着她:“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你对李晓玲特殊的关心,是要帮他们挑老师的刺。”

“你的以为是有道理的,”她笑了下,真诚地说,“我承认,我的确有过这样的猜测。”

做她们这行,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需要保持理智,才能保证客观的思考,但习惯了一分为二地想问题,会下意识地认为冲突的产生是由于双方都有错处,因此谴责施暴者的同时也会找受害者是否有行为不当。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受害者有罪论吧。

“我知道这不公平,所以找到真相前,我只把它作为需要证明的命题。”

“那你现在证明了吗?”

“没有。先入为主的理智会让我忽略很多非理性的因素。好比这次……”她回顾这一整天的体验,“环境、气氛、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医患之间本就不对等的信息储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