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软小画眉[古穿今](169)

作者: 咚太郎 阅读记录

林娇娇那边更有意思,隔三差五的出事儿。

不是头晕目眩自觉命不久矣,便是咳血葬花落泪不止。遑论身旁两个丫头手脚口齿皆麻利,日日徘徊在大街小巷。但凡瞧见陆三省与沈芸如,必要扑上去玩一出哭哭啼啼的截胡,好替自家小姐稳住少夫人之位。

啧啧。

孽缘啊。

当时人们眼看着三方对峙不休,日日嗑着瓜子瞧热闹,调侃戏称他们为天下第一孽缘。

直至1895年,战争爆发,朝廷腐败。

一代忠臣沈老年近六十五,自请亲自率兵上战场,一时震惊朝野。

沈家父子上阵英勇奋战,不到半年以身殉国,仅剩一女沈芸如,自然而然的沦为,天下爱国之人皆有所偏爱的苦命遗孤。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沈芸如该何去何从之时,陆家父母以死相逼,陆三省当众求娶沈芸如。

或无意,或早有预谋,又或是顺水推舟。

事实就是他在节骨眼上抉择果断,被誉为仁义之人,斩获大好名声与诸多钦佩。又有昔日沈家父子手下的能人将士,纷纷转而效忠,大好前程以此起步。先后担任督军、东三省巡阅使,因职位姓名荣获称号‘东北王’,最终成为军系首领,人称陆大元帅。

1912年,民国成立,林娇娇病逝。

陆大元帅现有五房姨太太,而大太太沈芸如入门至今十七年,仅有双胞一胎儿子,年五岁。

13年,陆三省新娶风尘女子林娇安,七分神似林娇娇,连姓名都仅有一字之差。

大太太与六姨太的宅院之争由此开始。

仅当年,大太太丢一子。

次年,大太太女死胎中,且因善妒失态之名,被陆三省丢弃后院,从此只有大太太之名,吃穿用度常常不如下人。

沈琛是沈芸如拼了命保下的大儿子,如今算家中唯一嫡出的活着的少爷。

以旧时候的立嫡立长,以如今沈家旧部、天下文人的不满抱怨,无论陆三省如何作想,众人皆知,沈琛必是下任家主。

——当然前提是他有命活到那时,他就是。

沈芸如深知林娇安满腹心机算计,容不下她的幼子,因而求助远房表兄,费尽千辛万苦谋划出一条生路——逃。

1915年,年仅七岁的沈琛被秘密送出东北。

1920年,凭舅舅的引进加入清帮。

1928年,帮派二把手的位子已稳,沈七爷之名在外。

但沈芸如拒绝前来上海与子同聚。

1932年,小报刊登沈芸如得病,陆三省发送电报命令沈琛归家探望。

两天后,沈芸如的书信辗转来到上海,称无病,切莫中陆三省除子之计。

1935年,传病重,陆三省再三斥责,沈琛依旧按耐不动。

终是到了1936年12月18日,沈芸如送出最后一封信,要求儿子做好万全准备再回东北,但愿能在死前母子团聚。

*

沈琛在收到信的当天安排好一切,以力所能及的最快速度出发,但看来,终究是迟了。

东北寒风凛冽,白雪皑皑。

昔日威风飒飒的陆宅高挂着白绸白花,已有人死去。

周笙皱眉。

沈琛默然望了会儿,旋即抬步,朝门口两个玩闹的孩子走去。

兜里有糖,因为家里小孩嗜甜如命,他摸一把,摊开手,花花绿绿的一堆国外糖,瞬间引得孩子们的侧目。

他们舔了舔嘴巴,凑过来,其中一个神气在在地问:“你这个糖,怎么卖?”

沈琛微微俯身,口吻温和:“只要你们回答几个问题,糖是白送的。”

哇塞,不卖白送。

这搞不好是个傻子。

神气小孩叉腰,一抬下巴:“你问。”

他生得漂亮,唇红齿白有些雌雄莫辨的精致。

沈琛问:“这是不是陆元帅的宅子?”

“当然。”小孩一指牌匾:“那个是陆字,我们这儿只有元帅家里是这样。”

语气里藏不住的骄傲。

沈琛仔细看了看他,“陆元帅家里死了谁?”

“不知道,一个疯婆子。”

“不对,不是疯婆子,她是……”

另个小孩想说话,被神气小孩粗鲁推开,“我说是就是,大家都知道她是个疯婆子。”

沈琛敛目,无声将糖分给他们,立直身体。

他往陆宅大门走,那小孩立刻跟上来,伶俐反问:“喂,你是谁,你打听陆元帅家的事干什么?你要进去?你找谁?”

“你进不去的,小心被打出来。”

小孩站定在他面前,很有自信似的,摊手,“把你口袋里所有的糖给我,我能让你进去。”

沈琛的手放在口袋里,除了糖,还能摸到一张薄薄的纸。

他给他糖,他在手里数了数,一把塞进自个儿兜里,伸手拉住他,用词时髦:“走走走,我带你进去,去见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