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乌衣巷(125)+番外

“这太贵重了……”莫长孟这人情还的是不是太重了?

“这有什么,这种好翠,也就皇城里的人敢用,咱们这样的人哪敢戴出去招摇过市,最后还不是要进皇家的口袋,你拿回去,兴许哪天就用上了。我这趟小月子,也亏得你跑前跑后,咱俩是姊妹不在意,你姐夫总觉得过意不去。”主要是丈夫觉得不能欠李家的人情。

“你既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代我跟姐夫道谢。”

翡翠如意拿回家没两天,李楚也从内府大营回来。

小七跟他”汇报”了家里最近发生的事,首当其冲就是他那位“八堂妹”,其次是万幕钧他们来府里求助,最后才说到莫长孟的回礼。

对堂妹的事他没发表意见,东西毕竟不从他手里出,该做批示的是大哥和三哥,至于万幕钧这些人的求助,他觉得她做得没什么问题,毕竟一块出生入死的人,该帮还是要帮的。而莫长孟,戚!把家搬来他都照收。

小七感受到了他和莫长孟之间的火花,虽然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又不是她想陪嫁去莫家,但最终还是觉得不要跟他谈这些为妙,男人的胜负欲有时也挺不可理喻的。

******

八堂妹李兮若要的东西,东府最终还是给了,据说大公子和三公子都来信斥责了李兮若,连她过年给娘家送的礼也一并退了回来——不是穷的揭不开锅了?以后也别往娘家送礼了,留着自己吃饭用。

这举动可把李兮若和夫婿吓坏了,跑来朝李楚一顿哭诉,这才知道原来是夫家那个不懂事的婆婆出的馊主意,觉得李家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东西。

亲家公对此事丝毫不知,直到李家退回这两年的节礼才发现妻子竟为了点蝇头小利闯了这么大的祸!

李兮若的公公周晏隆,眼下领的是光禄寺少卿一职,少卿掌祭祀、朝会及诸礼仪之事,这就很尴尬了,掌着国礼,做的却是无礼之事。朝会上李楚过来打招呼时,老爷子简直无地自容,回家差点一封休书休了那个不懂事的婆娘!圣主对他多大的信任啊,才做主让他儿子娶了李家女儿,为的不就是安抚李家?借用朝中势力来弥补他们在边疆吃的亏?他倒好,全给搞砸了!

周晏隆这些日子是日夜难眠,想来想去得做这事来弥补,又是给秦川写信,又来李宅赔罪,想说看在儿女亲家的份上,这事千万不能捅到御前,他周晏隆出身不高,能得圣主垂青,走到今日委实不容易,还想靠着这点荣宠庇佑子孙呢,可千万不能因为几棵寿桃,几斤黄白之物毁了大好前程。

李家生气归生气,到也不至于祸害了亲家,最后由李楚出面安抚了周晏隆,把年节礼收回,没再追究此事。

不过周夫人的管家权自此旁落,一部分归周晏隆母亲,一部分归新妇李兮若,因为周老夫人年迈,外头的一应应酬自然是长房长媳代劳,也就是全权交给李兮若代管。

李家对此事没有异义,只写信训诫了兮若几句,要她好好当好这个掌家媳妇。

看完整出好戏后,小七默默咽了口口水,李家到底是王族出身,玩权谋厉害啊,这后院政治玩的,既掌控了周晏隆,又掌控了整个周府,简直是杀人于无形!

“怎么这么看着我?”李楚好奇她的眼神,送走兮若夫妇俩回来,她看他的眼神一直带着一种探索和怀疑。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们全家都很可怕。

勾唇,知道她是看明白了这场戏的主旨,“周家是圣主舍弃的一步活棋,既然送给了秦川,总得用起来。”光禄寺表面掌管朝会、礼仪,私下却是圣主的智囊团,有了周晏隆这颗棋,秦川对朝中局势的把控会更有分寸,圣主能让出这么大的利益,是因为他们李家有资格,更有能耐让他倚重,至于周晏隆,除了跟他们合流外没有别的选择。

“之前问你兮若的事,还跟我卖关子。”一开始就觉得事有蹊跷,李兮若好歹是大房的姑娘,虽不是大太太生的,却从小由大太太抚养,不可能那么懦弱无能,不通事理,新婚第二年就跑到娘家打秋风,说破天都没这个理儿。

“自己看明白了,不是更有意思? ”他道。

两口子一同转进后院的库房,今日带他来是为了最后检视一遍送进宫的寿礼。

内库房一向是李宅的禁地,连前头谢管事都不能轻易进来,之前钥匙一直是王嬷嬷保管,如今小七被扶了正,钥匙就交到了她手上。

这次的寿礼,除却李楚自己的藏私,秦川主宅那边也给了几样重器,据说都是年代颇久远之物。小七不敢等闲视之,都是放在最里层的小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