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执玉(36)+番外

作者: 宋端仪 阅读记录

“叶姑娘在大理寺做了那么久,居然不知酌情为何物吗?”

“我自然知道,但我从未听过,酌情判胎儿死刑的。”

他俩吵得热闹,皇帝扶着额头叹口气。

他们立刻停下来,抬头望向皇帝。皇帝一开口,却问起不相干的事情:“之前叫你给国子监抄书,你抄了没?”

叶真额头有了汗意:“没有,臣没找到合适的书。”

皇帝很自然地说:“既然你不愿意抄别的书,那你回去抄两遍《贞观政要》给太子收藏。”

“这书殿下早读过了啊……而且为什么要抄两遍?”叶真困惑地问。

皇帝脸上显出一点疲惫,随后压下去:“一本给太子,一本留给太子以后的太子,叫他们好好学圣人,别被你带坏。”

《贞观政要》是记录太宗皇帝言行的书,学习帝王之术必读的书目。叶真和李谨行有那点不伦不类的不正当关系在,听到这话,李谨行飘忽地看了叶真一眼,心想以后要生出来个跟她一种性格的太子,那长安城要闹翻天。

两本书换两条人命,不亏,叶真答应道:“好,我把书抄了,陛下您赦免他们母子二人吧。”

哪料皇帝眉毛一横,反口说:“书是你上次犯错被罚的,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叶真,你倒是精明。”

叶真懵了:“那您要如何才肯?”

皇帝慢悠悠提醒:“你不是有金书铁券吗,上次用完,还有两次免死的机会,刚好可以用来救人。”

“什么?”叶真愕然,过了好一阵皇帝都没有缓和的意思,她头晕目眩,“陛下,我已经知错,您不要戏弄我了。”

皇帝严厉道:“什么戏弄,既然你觉得金书铁券不能随便拿出来用,那就免谈了。”

不是开玩笑?叶真看看皇帝,看看亲爹,再看看太子,谁也没显示出放她一马的打算。

还好她反应过来:“陛下,您忘了吗,金书铁券只可以给我们自家子孙用,并没有给外人用的道理。”

“朕特许你用,只要你拿出来,就给裴氏母子免死。”皇帝俯下身,认真看她,“卿求仁得仁,不好吗?”

“陛下,不妥,此事本就是刑部判的不公,如果要我用金书铁券才能给孤儿寡母申冤,那公道何在?”

然而李侍郎也是个当仁不让的,辩解道:“叶姑娘怎么能空口断我们刑部的不是,我司从来战战兢兢夕惕若厉,最按律法办事。你如此不平,可是翻遍《唐律疏议》,哪条有规定,蓄意和离可以免罪?”

叶真转过身说:“那我也要问问,《唐律疏议》里,哪一条说了蓄意和离有罪?”

皇帝适时打断他俩的争论:“既然律法不完善,稚玉,你不可以说刑部判的不公正。你觉得两条人命值得救,就用金书铁券,觉得不值,那就回家抄书,莫整天惹事。”

话音刚落,李侍郎拜手喊:“陛下金口玉言,所言极是!”

叶真仰起头,眼中光芒与往日别无二致,不依不饶道:“我不,有问题的是律法,为什么要我来承担。不合理的事情就应当改,而不是叫我闭嘴。”

她现在的样子,与那日抬着金书铁券的样子重合起来,皇帝对她这个样子有阴影了,一时叫她镇住,微微讶异。

李谨行插话道:“律法修改也需要时间,稚玉,你退一步。”

叶真想了想,妥协道:“陛下,就算真的有罪,也是裴夫人一人有罪,我愿用金书铁券救她。但她腹中胎儿,无论怎么看都无罪,所以我应该只用一次金书铁券。”

皇帝向后仰,沉默片刻,问她:“你不听我的话,听太子的话?”

叶真眨眨眼,欲言又止。她要是敢说“谁说得对我听谁的”,恐怕不止是皇帝震怒,太子也要吓死。

皇帝却不打算放过她,沉声道:“说。”

叶真埋头,语气轻飘飘,四两拨千斤,赌气说:“谁对我好我听谁的。”

“你真是……顽劣!”皇帝摇着头,再次看向叶弘,“我看你家规也挺严,到底怎么教出来这种女儿?”

叶真松一口气,偷偷朝李谨行看,他也正在看她。

叶弘已经答不出来话了,因为叶真用的是他的金书铁券,一个月用了两次,一次拿来辞官骂皇帝,一次拿来救仇人的妻子。一切错误的开端,就是十几年前,他同意了叶真进宫做太子侍读。

想到这里,他的心痛又舒坦了一点,因为这个主意是皇帝提的,他看起来更后悔。

次日,皇帝亲自下诏,言明叶真用金书铁券救下裴家母子的性命,他格外准许,予以赦免。

河东的狐媚女终于赚了一次仗义的名声。

裴夫人出狱后,立马来太师府道谢。她一见到叶真就要跪,叶真急忙抬手扶她,劝阻道:“夫人别客气了,我履行对你的诺言,你好好保重身体,安心生下小孩,别的不必多说。”

她态度和气,裴夫人眼泪淌下:“我没想到叶学士你真的帮我,还用金书铁券,这份恩情无以为报,将来我孩儿出生,我一定教导他向善,永生铭记您的恩情。”

叶真笑道:“夫人教他忠君报国就好了,有了他爹的教训,千万莫走邪路。”

裴夫人满面泪痕,哽咽点头:“等他长大,我带他去灵州看一次边疆,叫他牢牢记住教训。”

再劝慰几句,裴夫人终于止住泪意,千恩万谢着出门。叶真怕她心思恍惚,看着送了好一会儿才放手。

金书铁券用了,叶真琢磨着皇帝这气算是消了。只是她没有官职,日子忽然闲下来,闲了几天之后,就开始空虚。头几天埋头读书,红袖添香,倒还兴致勃勃,后来不免有点怀念从前。

她后悔了,要是不辞官,整天杵在皇帝面前,让他看着不痛快,还挺好的。现在不光皇帝看不到她,李谨行也少了很多见面的机会,他整日在太极宫和东宫来回,轻易不出来住。

于是只能叶真想办法进宫去,比如跟着徐霜去探望皇后娘娘,去找皇后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说话解闷。她在宫里不能乱走,李谨行来延嘉殿时跟她聊聊,直接导致李谨行在延嘉殿逗留的时间数倍增加。

叶真感叹,普通人要跟东宫太子私会,好难。

☆、第 28 章

文渊阁有功臣画像,众所周知,是无尚的荣耀。后宫的淑景殿里,挂着后妃画像,叶真第一次知道。

皇后带着她一一看过去,第一位挂着流芳后世的贤后,后面依次排下来,百花争妍,个个端庄清丽,叶真眼花缭乱。

直到回去延嘉殿,她还回味着美人风采。

先帝后宫甚乱,不讲究这个,没有挂过。如今皇帝一时兴起,叫皇后主管画像,把他的和先帝的后妃一同绘制装裱,看着挂进去。

画匠拿来成品,依次摆在延嘉殿里,皇后叫叶真跟着评审,看有没有瑕疵。叶真先看了当朝的,真心实意道:“娘娘,绘得栩栩如生,只是……为什么没有柳贵妃的?”

柳贵妃在四妃之首,风头一度压过皇后,就算已逝,按理不应缺席。

皇后叹道:“陛下一直不许宫中绘制她的画像。”

“为什么?”

皇后解释:“陛下对她用情太深,只要看到画像,就会勾起伤感。”

叶真愣了愣:“陛下……没想到还是个情种。”

“你不知道他用情多深。”皇后似陷入回忆,眼神茫然,“柳贵妃要什么就有什么,有段时间她殿里物品的规制超过了我的,陛下怕她被说闲话,竟下诏取消了我用物的限制。”

皇帝居然还有这种往事,叶真竖起耳朵。

“他把柳贵妃护得很紧,他们二人相遇时,陛下还在做太子,已经娶我为妃。他时常叫我多照顾柳贵妃,说她体弱可怜,心思敏感,我应该把她当亲妹妹对待。”皇后颇为落寞,“如果这只算五分情意,那我真不知道十分是什么样。”

上一篇:侯爷今天作死了吗 下一篇:权臣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