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家驯兽师(45)

作者: 千火 阅读记录

“后来侍卫察觉情况不对,前去察看时,只在廊檐下找到受到惊吓而哭得泣不成声的你。直到察看水井时,才找到抱着你娘浮在水面奄奄一息的晔儿,而你娘却因此身亡,即便去了,也用浮水的身体救下了晔儿最后一命。”

太后说着说着,眼眶发红,泪水不知不觉滚落下来,脸上满是痛苦自责以及懊恼后悔的的情绪,“如果当时我能多点心,早点过去,他们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你娘,也不会因此丢掉性命。”

“后来先帝与你父亲一同赶来护国寺,可说什么做什么都晚了。你爹抱着你娘的尸体在井边枯坐了一天一夜,那一晚他仿佛风华逝去,尽显苍白。第二天却又奇迹般地恢复了,除了脸上没有笑容,他又变得与平常一般无异。”

“他一手抱着你,一手牵着你兄长,独自一人替你娘料理好后事。而在你娘下葬的前一晚,你爹消失了一整晚。”

“你娘下葬的日子如期而至,你爹却一直没有出现。直到葬了你娘的那天下午,我派去打听的人回来说,你爹不知道从哪里拎回来几颗血淋淋的人头,白衣染血,正坐在你娘坟前喝酒说话呢,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一样。”

“他守了孤坟七日,七日时间断了他的心肝,也断了他的情长。之后先帝查出那群反贼的藏身之处,却发现有人已捷足先登。这个人是谁大家都不言而喻,可是结果却让人心痛。”

“先帝金口玉言,替你与晔儿定下了这门娃娃亲。你爹当时在场,他是赞同的,因为这是你娘的心愿,他替你娘完成了。再后来,你爹当起了闲散王爷,不问朝堂世事,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着游手好闲也不动怒,似是铁了心要与朝堂断绝瓜葛。”

“其实,这个中缘由,无非是为了你兄长与你能好好长大。朝堂是非杂乱,你兄长在朝为官,你爹担心他被外物所扰,反受其害,于是拒门客名士于门外,只为他安心为官。”

“你爹这个人呐,对所有人都好,唯独逼苦了自己。他其实一直在自责懊悔,如果那天没同意你娘上护国寺,可能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他在怪自己没有保护好你娘。可惜世事难料啊,放不过自己的,何止他一人哪?”

太后叹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她看着安晓晓,语重心长道:“你要记住,你娘姓沈,单名一个圆字。她是哀家见过最自强,最温柔的女子。你的名字,晓晓二字便是她取的,本是做小名使用,等在护国寺祈福时,让住持为你取个结佛缘的名字,可惜,这件事到底没有办成。”

“你爹为了你娘,索性便把晓晓二字做了你的名字。而你娘的祭日便是你的生日,你爹不告诉你,是不想你承受他受过的痛,可是你也不能忘了你娘啊。”

安晓晓听红了眼眶。原来娘亲的死,其中竟会牵扯这么多。

原来他爹对谁都有种骨子里的冷淡疏离,是因为她娘。原来她爹当初想把她留在宫里的意图。也是因为她娘。原来她爹从不信神佛,提起诸佛便嗤之以鼻,更是因为她娘。

整整十四年,她爹当时是怀揣着多深的绝望,为了她和她哥才独活于世。而她娘独自躺在冰冷的地下,长眠多年,她这个做女儿的却什么也不知道,真相还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甚至连她娘亲沈圆这个名字,都是听他人说的。

难怪她爹总会在她生辰之日夜不归宿,原来是去陪她娘了。

安晓晓只觉得胸口憋了股闷气,上又上不得,下也下不得,难受的紧,耳边还时时刻刻传来阵阵翁鸣声,扰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最后实在忍不住时,安晓晓只觉得有什么涌上喉头,带着些许腥甜,猛地喷了出来。

太后见状,大惊失色,“晓儿,晓儿!你怎么了?来人,快传太医!”

外间有宫女疾步进来,又有人急急忙忙前去请太医。

安晓晓被安置到床上,昏迷过去前还死死地拽住太后的手,求她不要告诉锦王爷。见太后答应下来,她才松了手,放心地晕过去了。

可她这一晕,却把太后吓坏了。太医前来诊治,再三确定她只是急火攻心,加上身上的旧伤,一时两者齐发,才导致吐血的,太后这才安下心来。

安晓晓吐血昏迷的事瞒过了其他人,到底没有瞒过萧折晔。

“吐血了?这是怎么回事?”萧折晔刚下朝便听闻了刘公公来禀告此事,心生疑惑。

“不知,太医只说急火攻心,致使旧伤齐发导致吐血的。好生将养个几日便能痊愈。”刘公公立即转述太医原话。

萧折晔若有所思,“母后如何?安晓晓与母后聊了些什么?”

“太后无恙,只是受了些惊吓。至于太后与郡主说了些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

“罢了,随我去永宁宫走一趟。”萧折晔身上的朝服还没来得及换,就直奔永宁宫而去。

衣服上绣饰着金光闪闪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黑底金线,看上去威严十足。头顶冕冠上的龙纹装饰象征着天子威严,其上的旒玉颗颗圆润小巧,排列整齐,走起路来啉啷作响,声音清脆。

当萧折晔一身朝服出现在永宁宫时,太后看得愣了愣。有那么一刻,她在萧折晔的身上,看到的先帝的影子。

果然,人不能怀旧,一旦想起过往,就没有勇气往前看了。

“母后。”萧折晔见太后眼睛红肿,显然是哭过的,“母后这是怎么了?”

“无妨,哀家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伤心事,便拿出来与晓儿说道说道。没想到这丫头比我还激动,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太后好笑道。

萧折晔看了看躺在床上安晓晓,心里疑惑,却没多问,“以前的事不必再提,母后何必自寻烦恼。母后以后万不可再想多了,身子要紧。”

“哀家倒没什么事,倒是晓儿这丫头,可苦了她了。”太后叹口气,摇摇头道。

“不如儿子让人将她送回锦王府如何?想必她也能安心养病。”萧折晔提议道。

太后笑笑,摇摇头,“晓儿好强,怕她父亲担忧,求哀家瞒下此事。她现在身子弱,便让她在此安养吧。”

“儿子担心她在此会打扰到母后。”萧折晔实话实说。

“哀家怎会不知你心中所想?晓儿这丫头是任性了点,却不知与你有何误会。”太后无奈。

萧折晔大方承认,“是有些误会。”

“你呀,晓儿将来可是要与你共度一生的人,你现在不与她好好相处,日后可怎么办?”太后嗔怪地看着他。

“母后从未问过儿子可曾愿意。”萧折晔直视太后的眼睛,淡淡道。

太后沉默下来,片刻后又道:“晓儿是个好性子,多多相处,你定会喜欢她的。这门亲事是你父皇口谕,无论如何也不能作废。”

“儿子知道。”萧折晔默了默,道。他不能毁约,那就让安晓晓自己提出来。

☆、第四十七章:离宫

“你知道就好,母后不会害你,晓儿这丫头有她的可贵之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人可得好好留住了。听闻那外国大使便对晓儿有意,若是晓儿自己提出解除亲事,我皇家自是留不住的。”太后想到什么,微微一叹。

“母后放心。”我一定会让她自己开口。

萧折晔心口不一,他自觉自己不喜安晓晓,却从未仔细思考过立后一事。等他日后千里追妻时,他才真正后悔起来。

此刻的他则认为,既是陪伴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合该是自己真心实意喜欢并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子。安晓晓?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太后听到他的保证,松了一口气,“你朝服未换便匆匆赶来,想必还未好好休息。你先回去,这里无甚大碍。”

“也好,那儿子便先走了。”萧折晔唤上刘公公,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安晓晓醒来时,天已经黑了。太后守在她身边,见她醒了,欣喜不已,“晓儿,你终于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