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翻身记:嫁个将军好种田(141)+番外

作者: 凤五 阅读记录

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这八个字,在现代几乎被人用烂了,可在古人心里,却是再严重不过的誓言。

祝香伶颇为诧异的看了齐子骁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转头去看周元休。

周元休无奈的看了一脸坦然的齐子骁一眼,只能举起手,跟着发了一样的誓言。

祝香伶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魏铁军身上的毒暂时死不了人,你们让他继续用着彤彤开的那副方子,等来年二月化雪之后,若是洛阳还未有人前来,你们便带他来此解毒即可。”

说着又从袖中抽出一张药方,递给周元休,“此方上的药材,你们需得在这几天内备齐送来,老身如今的功力十不存一,若不先补补,来年开春就是想给魏铁军解毒,也是有心无力。”

周元休接过药方展开看了一眼,脸上的神色不禁就变了变。

他虽不懂医术,但一些药名是否有毒还是知道一些的。

祝婆婆这一纸药方上,大部分是他没听说过的药材,但那几个熟悉的药材名字,却无一不是剧毒之物。

想到祝婆婆事先一再强调她已寿元无多,周元休恍然明白过来,她是想用剧毒之物激发身体机能,用所剩无多的寿元,给魏铁军解毒,这等于是一命换一命了。

周元休将药方转手递给齐子骁,抱拳躬身再次向祝香伶一揖到底,“前辈大义。”

祝香伶却失笑摇头,“什么大义不大义的,老身出手又不是没条件的。”

齐子骁看过药方之后,一脸慎重的先叠好揣进怀里,然后也同周元休一样,向祝香伶一揖到底,道,“婆婆的大恩大德,小子莫齿难忘,日后无论如何,定当护彤彤周全。”

祝香伶满意的点点头,又不忘记对两人叮嘱道:“此事你们半个字也别向彤彤透露,那丫头脾气大,要是给她知道了,定是会心生不快的。”

周元休和齐子骁连忙恭谨的答应下来。

从祝香伶的屋子里告退出来时,孟彤还未从山上回来。

望着冷风呼啸,落叶漫天飞舞的林子,周元休和齐子骁并肩站在院门外,心情都无比的复杂。

他们本就是为了魏铁军身上的毒而来,现在问题虽有了解决之法,他们的心情却反而更加深重了。

“元休,要不咱们今天先回去。”齐子骁觉得很愧疚。

周元休数次派人去信洛阳,都如石沉大海,他们已经对洛阳那边不抱希望了。

可孟彤当初指出他舅舅身染剧毒,也是出于一片好心,他现在却要她师傅用仅剩不多的寿元为他舅舅解毒,这让他只觉得无颜面对孟彤。

周元休心里比齐子骁想的更多,自然也就更加不好受。他叹了口气道:“那就走,祝前辈要的那些药材,水头镇不一定就有,咱们少不得要花些心力派人出去寻访。”

齐子骁默默点头。

于是两人回身去跟春二娘与孟大告辞。

孟大温声挽留两人,“不如再等等,彤彤应该也快回来了。”

齐子骁勉强笑道:“实在是家里临时有事,不好耽搁,只能先行告辞了。”

周元休也道:“烦请伯父伯母告知彤彤一声,我们过几天再来叨扰。”

孟大见此也不好再强留他们。他身子弱,天气一冷就不好出屋子了,便让春二娘将两人送到了院门口。

孟彤自山上回来后,听说周元休和齐子骁来了又走,只觉奇怪。

听说他们来了之后还去见了祝香伶,孟彤便不忙着再出去,先洗了把手脸,去了祝香伶的屋子。

“师傅!”

“回来啦!”祝香伶头也没抬的伏案奋笔疾书,她的时间不多了,以后不能时时在孟彤身边提点教导她,只能尽可能多的把自己的一身所学记录下来,以供她日后查阅参考。

“嗯!”孟彤掩上屋门,在灶边烤了烤冻僵的手,这才走到祝香伶身边坐下,轻声道:“我听说元休和子骁来过了?”

祝香伶嗯了声,不紧不慢的回道:“他们是为了魏铁军身上的毒来的,他们派去洛阳的人如石沉大海,音讯全无,普通的大夫又诊不出“衰老”之毒,不来找你拿主意还能找谁呢?”

孟彤闻言不禁有些担心的蹙眉,“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这都是意料中事,不是吗?”祝香伶淡漠的道:“齐梓良既然想要魏铁军死,又怎么会让他们派去洛阳的人,顺利进城呢?就算是进了城也没命出来啊。”

孟彤忍不住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指望洛阳那边的事情早点儿结束,否则,也只有让魏铁军回洛阳就医一途了。”

祝香伶停下书写,抬头看了孟彤一眼,没好气的道:“别人的闲事莫管,你过冬的柴禾捡够了?”

“没够,我这就去捡了。”孟彤缩了缩脖子冲祝香伶竖起一根食指,讪笑道:“您容我再问一个问题行吗?”

祝香伶无奈的叹了一口,道,“要问赶紧的。”

“娘说您找元休和子骁说话了。”孟彤歪着头打量祝香伶,小心翼翼的问,“师傅,你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呀?”

祝香伶看了她一眼,哼道:“为师让他们给为师找些难寻的药材来,就为师这破身子,要是再不好好补补,就真没几天好活了。”

孟彤闻言,眼睛就是一亮,“真的有办法帮您延寿吗,师傅?那真是太好了。”

祝香伶却颇为不耐烦的瞪了她一眼,道:“为师的话已经说完了,你可以出去了吗?”

孟彤看了一眼她摊在桌上写了一半的医书,知道是自己打扰到她了,不由讪笑的起身后退,“徒儿这就出去了,师傅您忙,您忙。”

说出连忙转身出了屋子,顺手还带上房门。

☆、189又一年冬

听着轻巧的脚步声一点点远去,祝香伶整理纸张的手微微一顿,微不可见的叹了口气,又重新拿起笔,将自己的心得和所学一点点记录于纸上。

她如今能为小徒弟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离天寒地冻的日子越近,孟彤就显得越发忙碌了起来,她不但要一趟趟的上山砍柴,以备一家四口过冬之用。还要到镇上买猪肉,以供狼群渡过寒冬之用。

家里的兔子,经过一年的饲养和使用,数量仍维持在两百只左右。虽然可以做为储备食物,但就狼群的数量来说,这点儿兔子是远不够帮它们撑过寒冬的。

长达四个月的猫冬期,光人吃的东西就要好几车,更不要说孟彤还要养近三十多只野狼了。

她跟吴屠户预定了五十头处理好的全猪,十一月初二取货。

然后她又去粮铺买了五石的精米和十五石糙米(一石粮食十斗150斤左右),外加三石的白面。

一口气买了三千多斤的粮食,孟彤来镇上家里的来回跑了七趟,才将东西全部都拉回来,连骡子都差点儿给累趴下了。(骡车的负重在四五百斤左右)

有了粮食,还得有做吃食的炉子和锅,为了养那一大群狼,孟彤也算是豁出去了。

她去杂货店定了六个大炉子,又去铁铺定制了六个超大带盖的超大铁桶,再转去家具铺子定制了六个长两米,深宽皆一尺的木头食槽,准备猫冬时给那三十多只野狼用。

可就算买了这么多食物,孟彤还是觉得不够,毕竟近三十多只的野狼,那食量可是要远胜过三十多个成年男子的食量的。

为了弥补不足,孟彤不得不再带着狼群上山打猎,再一趟趟的往家拉猎到的野猪,狍子、羚羊和鹿。

也亏得有了狼群和骡子的帮忙,孟彤打柴之余,猎到了东西,才能用草框装了套在野狼身上,让它们拉下山。否则这个冬天,是真的没法过了。

为了储存食物,孟彤干脆将新院靠西间的屋子辟出来做了冷藏室,又特地去打了数个可自行拆装的木架子,以做储存食物时置物之用。

可那些猎味对于孟彤来说,猎得到容易,要剥皮去脏的处理起来却当真是为难了。

上一篇:我的鬼神郎君 下一篇:对不起,我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