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同人)追忆之天音奇遇(38)

作者: 纳兰明泽 阅读记录

展昭好生过意不去,赶忙请众僧停下道:“有劳各位大师了。”双手扶在床边,欠身施礼道:“多谢各位大师相救!”

为首的僧人躬身合十道:“佛门中人理当慈悲为怀,展施主无需言谢!”

忽听门外差役报道:“太平公主驾到!”随即,房门从外面轻轻推开,只见春妮云髻高攒,上簪金花凤钗,身着鹅黄色宫廷常服,仪态端庄,缓步走进门来,对身后的两名太监、四名宫女道:“你们都退下。”众人躬身退出门外候命。

众僧施礼之后,当即告退,回相国寺去了,澄因不知趣地想要留下,也被春妮好言哄了出去。

春妮这才过来坐到展昭身边,温婉的目光静静地望着他道:“尽管我很害怕,但我从没想过你会真的离我而去。”

“我既然答应师父要好好照顾春妮,又怎会抛下你。”展昭的微笑一如往日般和煦。

春妮幸福的点点头,对师兄的话,她深信不疑。

展昭见她这身衣着,定是从宫里来,于是问道:“梅娘也回宫了?她的毒可解了?”

“已经解了,母后还传了太医为她调理。”春妮神色怅然道:“她也想来看你,可是……”

“太后没有恩准?”展昭道。

“你怎么知道?”春妮心中奇怪,母后的心思连自己都摸不透,师兄又怎能猜到?

展昭苦笑着摇了摇头,自从他把梅娘那只绣着巨阙的荷包呈给太后,他就知道太后不会再让梅娘轻易和他相见了。

想到太后,展昭问道:“太后可曾将大人治罪?”

春妮一副“早知道你会问”的神,道:“你放心!母后一直念着当年包大人为她平反沉冤的恩情,岂会怪罪包大人?只是妖女的尸体至今也寻不到,崖下连一点儿血迹都没有。”黯然道:“说起来,郭仲清当真是痴情,居然跳崖为妖女殉情,可是他这一跳也没了踪影。”

展昭惊异的发觉,自己听说彤云的尸体没被找到,不仅丝毫不失望,内心深处反而还有些庆幸。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当真变得是非不分了,只觉得彤云跳崖之前,那句“要让彩云粉身碎骨”的话,一直回荡在耳边。

春妮虽不知展昭在想什么,但展昭为救彤云既然能舍身跳崖,想必彤云与连彩云多少也有些干系。她不想展昭刚刚醒来又为情所扰,于是岔开话题道:“师兄,有件事,我想了很久都不明白。当日你的琴分明已断了根弦,一把残缺的琴,怎能弹出那么动情的曲子?”

“残缺?”展昭轻叹一声,目光一远,凝视着窗外一株梧桐上折断的枝条道:“世事本残缺。或许,只有断弦之琴,才能奏出人间悲喜。”

春妮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他却说出这般难懂的话来,一时想不透彻,索性也不去想了。当即命门外一名宫女进来,将食盒里的两碟点心,放在桌上。

春妮扶展昭下床坐在桌前,对他道:“你猜!这是谁的手艺?”

展昭见她一脸骄傲,笑道:“当然是你!”

“你只说对了一半!”春妮把两碟点心往展昭面前移了移道:“左边这碟‘桂花茯苓酥’是我做的,右边的‘松仁芙蓉糕’是梅娘做的!”她开心地笑着,好像亲手给展昭做点心,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展昭问道:“可曾给白玉堂送去一些?” 

春妮道:“倒是想给,可他没口福,昨晚就已离开府衙。”

“什么?离开了?”展昭奇道:“他不是也受了伤?”

春妮道:“昨天傍晚,我们接到母后的懿旨,本当立刻回宫。可白大哥把梅娘叫到一边,不知道问了些什么,见梅娘不允,便负气走了。陷空岛几位大侠不放心他,也跟着去了。”不想展昭担心白玉堂,又道:“他那个脾气你还不知道,过几天气消了,自然就回来了。他必须回来,我爹的功力还在他身上呢!”

展昭知道她一直记挂着此事,低眉道:“其实,那六十年功力,我已经恢复了,不如……”

“不如什么?”春妮立时严肃了起来道:“功力是我爹给你的,怎能传给别人?”

展昭道:“白玉堂不是别人!他对你有恩!”

“那也不行!”春妮气得背过身去道:“你若再提此事,我就不理你了!”她平日里温婉可人,可脾气一上来比白玉堂还要执拗。

展昭从小到大都护着她,让着她,见她生气了,便不再与她争辩,轻抚她的肩头道:“好了,不提就是了。”

春妮见展昭一如既往的顺着她,这才恢复了笑容,回身道:“来,吃点心!”亲手倒了杯茶给展昭,饶有兴趣地看着桌上的点心,问道:“你先尝哪一碟?”

展昭听她的语气,似乎话中有话,看看‘桂花茯苓酥’,又看看‘松仁芙蓉糕’,一块也没有拿。

“快选啊!”春妮焦急地催促着。

展昭看她紧张的样子,心下更是了然,于是端起茶来,悠悠送到嘴边,抿了一口,目光里带着狡黠的笑道:“还是喝茶好!”

春妮气得小嘴努起多高,撒娇似的道:“你怎么不选呢?”

展昭晶亮的眸子饱含笑意,对春妮道:“你们俩打赌了是不是?”

“你怎么知道?”春妮一向心直口快,被他一诈就全招了:“我们是打了赌,看你究竟先吃谁的。”怕展昭会不高兴,忙又解释道:“只是赌赌输赢而已,没有赌注的!”

展昭宠溺地看着他可爱的小师妹,无奈地道:“你们多大了,还玩儿这个?”

正说着,一名太监进来躬身道:“启禀公主,开封府主簿公孙策听说展护卫醒来,想进来探视。”

春妮道:“快请!”

公孙策一进门来,便要向春妮行君臣之礼,春妮忙起身相扶,请他一起在桌旁坐下。

不等公孙策开口,展昭便抢先道:“午时将至,先生一早忙于公务,想必饿了。”一指桌上的点心,道:“这是春妮从宫里带来的,您尝尝!”

春妮听了,忍着笑狠狠地瞪了展昭一眼。展昭却当作没有看见,温文地看着公孙策。

公孙策见这两盘点心不似出自一人之手,又不如往日御赐的点心那样精致,心下便有几分明了,笑吟吟对展昭道:“方才我还担心展护卫没真正醒来,此刻却放心了。你若不清醒,怎会将这招‘移花接木’使得如此精道?”

春妮终于忍不住“咯咯”笑出声来道:“好厉害的先生!”对展昭道:“罢了,罢了,我也不为难你了。”站起身来道:“你和先生忙公事吧,我先回宫去了。”加重了语气道:“回去给梅娘讲笑话听!”她口中说的轻松,心里却不免有些惆怅。梅娘久居深宫,享受着太后的百般呵护,同时也忍受着宫规的森严禁锢,其中的辛酸也只有她能体会几分。

春妮走后,公孙策给展昭诊了脉,方安下心来:“经脉之中虽仍有些阻滞,但脉象已平稳了许多,想不到诵经竟有如此奇效!”不解道:“你不是已经把功力给了白大侠,怎么……”

展昭道:“这是道家的内力。”于是将他在天音派禁地的奇遇讲给了公孙策。

公孙策感慨道:“祸兮福所倚。此次展护卫虽遭大劫,却得以领悟天道至理,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展昭心下却不以为然。领悟?自己真的领悟了吗?《追忆》如同一面明镜,让他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原来,一时的顿悟,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世上有许多事,不是懂了,便能做到的。

公孙策本想劝他放下心中挂碍,见他似有所悟,便没再说什么。

展昭盼望从公孙策口中得知案情的进展,于是问道:“可曾找到彤云和郭仲清的行踪?”心想,既然没找到尸体,他们必定还活着。

公孙策叹道:“仍是无迹可寻。”

展昭道:“展某倒是想到一个地方,他二人只要活着,一定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