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出了门,他才对平儿道:“你就在这儿吧, 我跟出去看看。”
王熙凤出去后脚下步子越来越快, 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她相信不会有那么巧的事,那一定是自己的巧姐。
她现在只想快点见到自己的巧姐。
王熙凤四处张望着,刚才没问, 只能自己沿着田埂往坡上爬。
上面总要看得远些。
还好此处的坡不是很陡,所以凤姐很快就爬了上去, 谁知道刚一上去就看道一片鱼塘。
鱼塘旁边一男一女两个小娃, 蹲在边上不知在塘离捞什么东西。
马文才一直在凤姐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 只见她像是看到什么东西一样, 愣在那处看得入迷, 就连自己走近了她也没有发觉。
“巧姐儿!”突然凤姐大喊一声, 整个人就往前冲去。
马文才连忙跟上, 眼见着凤姐咚地一声跳进了池塘, 惊得马文才瞪大了眼。
心里也跟着狂跳起来。
“夫人!”
池塘里的小孩还在挣扎, 凤姐却没了影子,马文才跳下去把孩子捞上来就又潜了下去。
按理来说不过一个鱼塘而已,再深也不可能深到哪儿去。
可是马文才却只看见黑沉沉的水,连凤姐的影子也没瞧见,他只能往鱼塘深处游。
然而鱼塘似乎深不见底,他不断往下,却碰不到底。
找到王熙凤的机会越来越渺茫,马文才心里也有些卸了力,他不能放弃,他放弃了王熙凤就没命了。
就在马文才恍神之际,水流突然变得湍急,他整个人一时没有力气,被卷进了那洪流之中。
再醒来时,马文才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躺在榻上,屋子是一间竹屋,有些陌生,但他又觉得有点熟悉。
房屋摆放得很整齐,各式家具都是竹子做的。
突然马文才的心上猛然一紧,他记起来了,这不是……
正吃惊着,房门被咯吱推开,一个端着餐盘的中年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不是陶渊明又是谁。
“你醒了,喝点药吧,祛祛寒。”
两人以前的关系不好,马文才这时面对他的好意倒是有些不大好意思了。
“多……多谢。”
谁知陶渊明笑了笑,“谢什么,我们相遇即是缘分,救你不过是顺手罢了,不必言谢。”
“怎么称呼,从何处来?”
马文才有些吃惊,不知他此言何意,问道:“您……您不认得我?”
“我一个糟老头子,常年就住在这山旮旯里,如何会认得你这样的公子哥?”
“我……我是马文才啊。”
陶渊明看了看他,“马文才又是谁,我该认得吗?”
马文才确定他是陶渊明没错,但他为什么不认识自己呢?
但现在也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请问……请问这位先生,你有看到跟我一起来的那位姑娘吗?”
既然他是因为水流的原因回到了此处,那王熙凤跳下水不见踪影那不是也很有可能会在此处吗?
“姑娘,我把你从河里捞出来的时候,你身边并没有其他人啊。”
马文才有点不信,王熙凤说不定真的跟他一起过来了。
“怎么,落水时你身边还有个姑娘?”
“嗯,我去找找看。”马文才翻身起床,刚要下地才发现自己晕眩得几乎要站不稳。
陶渊明连忙扶住他,“我看你啊,别忙活了,我去帮你找找去。”
“但是这个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的。”
马文才抬眼有些气恼地看着他,“你这老头儿能不能说点好听的话?”
陶渊明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我先去找找看吧,顺便买条鱼回来给你补补身子,你歇着。”
马文才不解他为什么笑,见他对自己好,不免有些臊得慌,以往他总拿门阀地位看人,却不知山外有山人外还有人。
这陶渊明的学识他是欣赏的。
为人也是自己不能及的。
日后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只是……不知道王熙凤有没有跟自己过来,如果没有,也不知她好不好,有没有被人从池塘救上去。
没有过来也没有关系,只求她能够好好的。
马文才叹了口气,先时一直希望能回到这地方来,现在真正回来了,他心里却一点欢喜也没有。
但这一趟他也不算白跑,至少他在王熙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她对下人好,知道怎样脱离家族的掌控。
现在想来,她若是能来这地方,恐怕能和这老头儿合得来。
躺在榻上缓了缓,马文才还是忍着不适爬了起来。
出了屋子肉眼可及的就是一大片桃林,楼下桃林里河边上有一块碑,碑上写了三个字: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