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姐重生招了赘婿[红楼](232)+番外

作者:惊蛰里 阅读记录

马文才一直扇着扇子,仍旧觉得十分炎热。

王熙凤这才明白当时刘姥姥来贾府时是有多难。

她的巧姐,后来的日子也不知过得如何。

随着马车前行不了,几人只能下车步行。

“你这故人住得可真偏,他是在此处隐居吗?”马文才不解地问。

王熙凤笑了笑,虽热得身上不大舒服,但是看到面前的场景时却还是露出了笑容。

“不是隐居,他们本就住在这地方。”

停车的地方是一条小路的尽头,再往前路更小,几乎小到只能两人擦肩而过。

道路两旁是两片茂密的竹林。

小路一直延伸到竹林深处看不到尽头。

“此处风景倒是不错。”马文才由衷地赞叹道。

王熙凤不置可否,“你喜欢竹林?”

马文才点头,“自古名士没有不喜欢这种象征高风亮节的植物的。”

“夫人可知道竹林七贤?”

王熙凤读的书少,但这个还是听过的,“是你们那时候的人?”

马文才摇了摇头,“不是,但是他们的那种精神一直延续到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时候仍有许多人向往他们那样自由洒脱的生活呢。”

“想来陶渊明先生也是受了他们的影响。”

王熙凤微微颔首,“我虽不懂,但是听你说起来,倒也挺想见识见识。”

马文才心情好,难得跟王熙凤开玩笑,说道:“那夫人就跟我一同去看看这竹林深处的人家吧。”

但是令两人没想到的是,竹林深处不是人家,而是一片片的荷塘。

荷塘一大片,现如今正开着花,看起来美极了。

王熙凤不由地感叹了一声,“没想到此处竟这么美。”

马文才也没见过这样的场景,跟着点头,“当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好东西。”

“走,咱们看看去。”王熙凤道。

几人沿着小路往前走,前方有一个小院,院中一个妇人正在择菜,想来是要准备做午饭了。

不过是轻轻一瞥,王熙凤就认出来了那头发有些泛白的妇人正是刘姥姥。

“大婶,向您打听一个人。”凤姐假装不认识她。

刘姥姥是个热情的,一听有人跟她说话,连忙站了起来。

“哎哟,这是哪里来的俊俏娘子,这么热的天,进来歇歇凉吧。”

王熙凤闻言便要往里走,却被马文才拦住,马文才担心地道:“夫人。”

“无事,一个老人家而已。”

马文才转头看了看刘姥姥,见她似乎真没什么恶意,这才带着平儿跟王熙凤进了小院。

小院虽然破破烂烂,但是收拾得却十分整齐。

“快来快来坐,我给你们倒点茶,先歇歇,别沾了暑气。”

刘姥姥热情地去拿碗倒茶。

马文才看着王熙凤一直笑盈盈地看着妇人,便猜到她要找的故人可能就是这家的了。

但他也没多言,只是在一旁安静地坐着。

这土房子,看着不怎么样,但一进到里头倒真是凉快了不少。

“你们这是要打听谁啊,这方圆十几里啊,就没有我刘姥姥不认识的人。”

王熙凤端了茶,假装惊讶道:“您就是刘姥姥?我是王家的啊,我们祖上有亲,我是王熙凤,您知道吗?王子奇的女儿。”

其实这亲戚关系不知多远去了,而且还不是亲的。

那刘姥姥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呀,姑娘,竟是你啊。”

王熙凤其实也不知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是顺着她的话继续说道:“可不就是我吗?我这次来是特地来找您的,我爷爷去世前就曾跟我说……”

其余几人都没说话,王熙凤一个人编了好一段故事。

刘姥姥在一边嗯呀啊的应和,“原来如此,没想到你们竟还记得我们这样的穷亲戚。”

“这是说的哪儿的话啊?”王熙凤笑道,“怎么没见家里的孩子?”

“哦,你说板儿那孩子,带着巧姐出去摘花儿去了,这荷花……”

“谁?”王熙凤犹如被惊雷劈过,大惊失色道。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晚了

第99章 回到东晋

正是正午时分, 村里很静,静得只能听到树梢上的蝉鸣。

阳光洒进院子,平添了几分热意。

凤姐却仿佛置身寒冬腊月的冰窖。

“你说谁?”她又问。

“就是我家那个臭小子, 还有一个小丫头,我在外头捡的。”

马文才看到王熙凤苍白的脸色,正欲询问, 只见王熙凤蹭地坐了起来, “我出去转转。”

“等等, 我跟你一起去。”

“都别跟着我!”王熙凤情绪激动, 让马文才和平儿都愣了愣。

她鲜少有这么失控的时候,马文才自然不放心。

上一篇: 建木,但给云上五骁看病[崩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