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批复的文字,杨东庭震惊了。
心想如此重大的地方暴乱事件,朝廷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的按百姓斗殴事件处理了。
而且皇上不亲自批复,而是让丞相批了折子。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许大人,那就按丞相说的办吧。”
杨东庭也是无语了,他猜不透皇上此刻的心思,更不明白朝廷为何要这么处理这次的暴乱。
许崇山低低咳了一声,他将奏本收了回来,然后对一旁的利州知府张茂说道:“张知府,三日后处死那十二名关在大牢里的暴徒,对于已经被灭门的澄县大户,即刻将他们持有的田产收归朝廷,然后分发给澄县当地无田或者田产不足五亩的农户耕种,耕种后的粮食收成按朝廷规定的四六分成,朝廷四分,佃农六分,佃农租种满八年后,所租种的田地归耕种的佃农所有。”
利州知府张茂深吸了一口气。
他本以为澄县发生了这样的事,自己肯定会丢了头上的乌纱帽,甚至还有可能被皇上处死。
没想到朝廷没有问责自己,甚至连责备都没有。
“许大人,下官遵命,明日便去澄县。”
这时一个衙兵进来了。
“许大人,外头来了一位将军。”
“将军?”
听到这两个字,所有人都扭头看向了门口。
“快请他进来。”
一会儿,一个一身戎装的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名叫邓昌,是一位地方守将。
“见过许大人!”邓昌进来后行了个礼。
“邓将军,您今日怎么来了?”虽然对方只是一位四品地方守将,但许崇山还是十分客气的立即叫下人给这位将军搬来凳子,端来茶水。
邓昌从袖口中掏出了自己上午接到的朝廷密旨,道:“许大人,在下今日接到了皇上的旨意,将调出常华山的五万驻军,守护江南各地方衙门,以及保护各位大人的人身安全。这兵力怎么分配,就请许大人安排吧。”
第1152章 开挖运河
听到邓将军这么说,许崇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皇上这是保官府,不保大户,民间百姓们要争斗也好,厮杀也好,官府可以不管,只要他们反的不是朝廷,杀的不是官员就可以了。
——
白河县位于大越江北地区。
从三月开始,白河县便开始开挖运河,南北大运河将经过白河县,白河县内河段约一百六十里。
此河段已经挖了七个多月了,目前才挖了六十里。
白河县县令张有成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去运河开挖现场查看进度。
朝廷规定,白河县内河段需要需在三年内挖好,若三年内完不成,那他可就没有升官的机会了。
朝廷今年共给白河县拨银六十万两,而这其中五十八万两都是用来挖运河的。
张县令看着正在挖运河的百姓。
为了按时将运河挖好,他前前后后找了两万壮年男子。
按照朝廷的指示,这些壮丁在县衙登记后成为河工,开挖河道,县衙需要给这些河工付工钱,每人每日的工钱为七十文,每月出工二十六天,休息四天。每日的出工时间为四个时辰,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不可强迫河工增加劳动时间。
除了工钱,县衙还得负责这些河工的吃食和住宿。
张有成看着忙碌的河工们,如果可以他真的很想增加他们的劳作时间,将每日四个时辰改为五个时辰,这样可以早点完成这个压在自己身上的差事,但他却怕有人偷偷向朝廷写折子举报自己。
“张大人,这是上个月河工们出工的账本,请您过目。”
白河县县丞田明将一本厚厚的册子递到了县令张有成的手中。
张有成翻开看了看,发现上个月共计支出给河工们的工钱有三万四千多两。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田县丞,看来上个月出工的河工不少啊。”张有成感叹道。
要是以往,修桥,修路,挖河等,官府都是直接要求百姓服劳役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给百姓们工钱。
但现在这位皇上却不一样,官府需要百姓们做事都得付工钱,按每日不低于六十文钱起雇百姓们做事。
田县丞回道:“是啊,这官府给工钱雇他们挖河,他们都高兴着呢。”
张有成:“得多派几个人监督这些河工,偷懒的,干活拖拉的,给我清出去。别拿了工钱不干活。”
“张大人放心,下官明日就抽调十个衙兵过来监督。”田明回道。
朝廷是按河段的长度下拨银子的,白河县河段长一百六十里,朝廷规定是一万两银子一里河道,也就是说朝廷会给白河县拨银一百六十万两。
如果挖这运河花的银子没有超过一百六十万两,那多出来的银子可就是县衙的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官员说不定也可以分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