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她一心搞事业(766)+番外

作者:果茶加糖 阅读记录

想到此,田县丞两眼冒出了银光。

白花花的银子啊,这可是几千上万两银子。

“想什么呢?工部的督查三日后会来县衙,赶紧去准备,好好招待皇城来的官。”

第1153章 丞相日理万机

中书衙门。

身为丞相的马伯恩现在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除了边境送来的折子,其他的奏折都是他这个丞相批阅。

三省六部也是他在管理。

他这个丞相现在除了不能调兵,什么都能干。

马伯恩此时在算明年要拨付给地方衙门的银两开支。

往年地方衙门的开支是从赋税里的出的,地方衙门收缴当地的赋税后,将两成的赋税收入用于地方衙门开支。

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人口多,田地多,商业发达的州县,当地衙门富得流油,官员们中饱私囊,于是有了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民间谚语。而贫穷的小县,当地衙门连修路,修驿站的钱都没有,

现在地方衙门的开支都由朝廷拨付。朝廷根据各地方的土地、人口情况将全国八百多个县分为三个等级。人口少,土地面积小的县为第三级,朝廷每年拨付一万两开支,。而人口超过十万,土地超过百万亩的县则为二级,每年拨付两万两。至于大县,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则拨付三万两。另外各地方知府衙门、布政使司衙门,每年拨付两万两银子的开支。

如此一来,现在大越一年的赋税收入增加到了一亿八千多万两,但每年要拨付给地方衙门的开支,超过四千万两。

和之前比起来,朝廷现在的赋税收入虽然增加了几千万两,但支出也多出了几千万两。

当然朝廷拨下去的银子怎么花掉的,地方衙门每年二月都要写折子向户部汇报,每一两银子花了哪里,都要记录。

这个办法还是他这个丞相想出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防止地方差距过大,第二个是为了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败。

只是如此一来,户部每年核算这些这些账本都要消耗不少人力。

马伯恩正看着册子时,门口突然有人喊道:“皇上驾到!”

见皇上来了,马伯恩将册本丢了一边,随即起身。

“参见皇上!”

顾瑶看着这位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丞相,眼角带着一丝笑意,道:

“丞相辛苦了,朕今日过来看看:。”

说完,顾瑶坐到了桌旁的椅子上。

“皇上,您这说的,臣在辛苦也没有皇上辛苦啊。”

马伯恩知道,皇上虽然把三省六部都交给自己管理,但她却兼了枢密院使一职。

皇上现在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

顾瑶随手翻了翻桌上的奏折和册本,然后说道:“这地方衙门的开支不小啊。”

“皇上,臣在地方为官多年,一个县衙一年一万两开支是要的,县衙除去朝廷在册的官员还有上百名差役,这些差役每月可领工钱二两银子,这一年给他们的工钱就是两三千万两。还有官府衙门日常采买物品也要花费不少银两。现在朝廷不允许地方官府强征百姓服劳役了,所以如果地方要修缮道路、贡院、驿站等,也需要花钱雇百姓们干活。所以这笔开支是省不了的。”

顾瑶点头嗯了一声。

第1154章 朕这次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按现代的说法,就是国家的税收一半都用来养这些体制内的人了。还有一部分用来养兵。真正能用来发展的银钱只有很少一部分。

“让户部严格审查地方官府送来的账本,有问题的账本交由政事堂处理。”顾瑶吩咐道。

为了整顿吏治,改变官场贪污腐败的风气,她也是想了许多办法。

这地方官府不允许在留两成赋税收入,官府开支由朝廷拨款便是她想出来的办法之一。

“臣明白。”马伯恩回道。

顾瑶随即起身,准备离开。

但她刚转身,突然觉得胃里突然翻山倒海一样,难受。

她赶紧用手捂着肚子。

“皇上,您不舒服吗?”马伯恩见状,过去想要扶住皇上。

顾瑶摇了摇头,她没有让马伯恩扶自己,而是快步走出了中书衙门。

在衙门门口等着的吴公公见到皇上面色不对后,立即过来扶住皇上。

“皇上,您怎么了?”吴公公焦急的问道。

皇上来时好像没有什么不适,怎么这一会儿脸色就不对劲了。

“回宫!”

顾瑶没有回话,快步上了停在外头的马车。

约一刻钟后,顾瑶回到了昭和殿。

回来后,她便躺在了南书房的软榻上休息。

很快,两位太医来了。

听到皇上身子不适的消息,太医们几乎是跑着过来的。

先进来的是年过六旬的胡太医,作为皇上的御用太医,胡太医每隔三天都会来给皇上请平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