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于见她这一番动作,心中终于不安,膝行两步扶着她的膝盖,低声安慰道:“母亲,你别生气了,儿子知错了。”
说到最后一句,声音几乎若不可闻,曹贵妃放下双手抬起头来,一只手覆在他手上,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脸,流着泪道:“于儿,你从小到大那么听话,娘从来都没舍得打过你,你今日是怎么了,怎么会说出这样的糊涂话来?”
梁鸿于垂下头去,思索了半晌,缓缓道:“娘,儿子说的不是糊涂话,舅父可能真的犯了大错。”
曹贵妃又是一惊,怔了怔,问道:“你舅父犯什么大错了?”
梁鸿于抬起头,将自己关于林家一案背后凶手的推断详细地述说了一番,曹贵妃低头听着,沉思了半晌,缓缓地摇头,语气果断道:“这事不可能是你舅父所为。”
梁鸿于直起身子欲待辩解,曹贵妃扬手制止了他,“这些年你舅父在朝中是有些权势,但还做不到一人独大,他有心扶你入东宫,但也绝不至于去伪造圣旨假传圣意,没有林家这一步,你迟早也是能入主东宫的,犯不着……”
她站起来,绕到鸟笼前,沉吟着道:“你这些猜想,与你舅父说了吗?”
梁鸿于依然跪在原地,摇摇头,“没有,儿子想到,父皇特意将此案交给儿子,怕也是有些猜疑,所以不敢再频繁去见舅父。”
曹贵妃点点头,重重叹了口气,“料你舅父也早猜到了,现在严将军入狱,他估计无法出手相救,他是你舅父一手提拔上来预备以后替你守西境的,此事你该从旁去出点力,只是切记不可亲自出面。”
梁鸿于点点头,只听曹贵妃又继续说道:“荣王前两年什么元旦中秋、端午清明都不曾回京,此时年过完了却突然回来,实在可疑,你要留意些他。”
“皇兄他这次回京是为太后祝寿,而且他刚回来身上旧伤就复发了,正病着呢。”
曹贵妃转过头,气道:“太后寿辰还有整整一个月,前两年太后寿辰、陛下寿辰,他哪一次回来过?”
梁鸿于低下头不再说话,曹贵妃喃喃自语道:“当初我就不该心软,留下个祸患。”
“娘,你说什么?”
“没什么。”曹贵妃走回他面前,扶他起身,“现在唯一能让你舅父脱去嫌疑的就是尽快找到那封假圣旨,揪出真正幕后之人,你无论查到什么,务必都要告诉娘。”
“是,娘。”
第43章 出狱
赵安柏那日从荣王府回来后, 一等便等了四五日。
这几日,严立均虽然被打入大牢,通敌叛国之罪证据确凿, 但案件审判却迟迟不见动静,朝廷上下甚至无人提及此案。
崔琨本以为严立均只要抓回京,必定很快定罪行刑, 如今等着等着却没了下文, 心中大为不甘, 只是他父兄为着与曹云济的关系, 都不同意他穷追到底,无奈之下,他只好来找赵安柏。
“赵兄, 你倒是替我想想办法啊。”
“崔将军, 赵某在朝中官职如何你又不是不知道,你来找我还不如去找你在刑部当侍郎的兄长。”
赵安柏这几日心中甚为焦灼,如今朝中看着万事太平,却大有风雨欲来之兆。
崔琨哪里想得到这许多, 他只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抓着个把柄可以置严立均于死地,但人抓回来却没了动静。
“别说了, 我爹, 我哥, 他们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尽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
赵安柏为了将他打发走, 只得耐心道:“朝中之事, 往往比你我知道的要复杂, 你父兄既如此讲, 总有他们的道理。”
崔琨冷冷道:“道理我也知道, 他们怕他背后那位丞相大人日后找我们算账。”
接着又“哼”地一声,“有什么好怕的,等太子殿下登基,我就是国舅,未必还怕他。”
赵安柏叹息一声,“既然你都知道,何苦还来为难我赵某,你将来是国舅,我却说不定哪天就随我妻子进了大牢,成了阶下囚。”
崔琨察觉到自己言辞不当,有些愧疚道:“赵兄,当日,可是你自己叫我去抓嫂夫人的,我……”
“崔将军,你别误会,当日之事赵某还得多谢你。”
崔琨尴尬笑道:“多谢就不必了,不过赵兄你也不用担心,现在这个案子是由太子主审,大家都知道,他喜欢嫂夫人,他,他……”
话未说完,赵安柏一双眼睛已经盯着他了,愤怒之火几欲喷出,他被这目光盯得发慌,剩下的话也只好生生咽回肚里。
赵安柏低下头继续写他的字,屋里顿时安静得奇怪,崔琨有些坐不住了,站起身准备告辞。
“大少爷,大少爷。”
突然一个人影从门口冲进来,将他撞向一旁,到了赵安柏跟前,一边大口喘气一边道:“少夫人,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