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繁春姑姑也凑趣,说是小皇帝小小年纪便极有成算,他三四岁时先帝征战四方,他们娘们儿全部留在后方,先帝的女人们还不像现在的宫妃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都是要参与劳动制作的。有一回前线紧缺过冬的衣裳,连太后也亲自加入了忙碌,大人们忙昏了头,他身边又只有一个下人,一日下来竟只早上给他吃了一顿饭,就这么将他饿了一日。
他也不吵不闹,等到大人们都收工才嚷肚子饿,偏生一旁照顾他的那个妈妈是个拙手笨脚的,小主子饿的眼前发黑她火还点不燃,也不知道给他找点零嘴先垫垫。小皇帝忍了一日,忍到最后黑着小脸,几脚便将快要烧好的火炉踢飞出去,闹着不吃了,当时的大家长祖母听闻,反过来还安慰了这个原本不怎么起眼的小孙儿一通。
事后还夸他能屈能伸,又分的清轻重缓急,足见是个聪慧孩子。说起这些往事,太后跟繁春姑姑皆满面柔情,看样子也是想帮助孟古青早点了解皇帝的性格跟喜好,以便相处,孟古青不好明面推拒长辈的好意,只管含笑听着。
这一日便在寿成殿消磨了大半日,直到内侍进来,说是皇上来了,孟古青才反应过来,难怪今日太后说不完的话,又留她用饭,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随在太后身后,踏进偏殿,一道清亮略带少年意气的声音响起,“母后,今儿怎么想起宣儿臣来了,儿臣折子还没批完呢。”话音未落,看到太后身边面容陌生的人,怔了怔,听来人俯身行礼,自称臣妾,嘴角扯了扯,“皇后也在。免礼。”
孟古青也是第一次见小皇帝,自然没错过他那撇嘴的小表情,只当没看见,规规矩矩等太后先落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声不吭,安静听着母子俩说话,只要没问到就只管守口如瓶,除了给太后添了一次汤,是半点也没有存在感,力求某人别没事找茬。
不过,她的心意是一点没有传达到太后那里去,吃完饭太后便借口乏了要休息,叫小夫妻俩自行离去,着重交代了皇帝,将皇后送回去。孟古青很有自知之明,出了太后的寿成殿不远,慢下步子客套道:“皇上国务繁忙,大事要紧,我自己回去就可以了。”
赵东临站在离孟古青一臂远的位置,他的个子是赵家男人一脉相承的挺秀,腰肢劲瘦,长腿如鞭,光是站着就足够居高临下,偏偏似乎还觉得气势不足,怕被小瞧似的,负手而立,做出一副盛气凌人的姿态,“从这里过去凤仪宫可不近,御花园空深无人,草木繁盛,皇后金尊玉贵,给什么吓到怎么办?这么点时间,耽搁不了什么,走吧。”
明明是好意,非要说的这么别扭,果然是小孩子吧?孟古青也不跟他争辩,看小皇帝长腿一迈,只默默跟在后面。一路无话,到了凤仪宫门口,孟古青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倒像她的凤仪宫是盘丝洞,里面住着会吃人的女妖,赵东临丢下一句早点休息就急匆匆走了,看得人颇为无语。
她有表现出想他留宿的意愿吗?
第003章 徐贵妃见红了
后宫的日子总是无聊又平淡的,如今的小皇帝刚刚亲政,正是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后宫又没有孩子,大家都很闲。徐贵妃独占鳌头,小皇帝大半月是歇在蒹葭宫的,其余时间便歇在自己的皇极殿,其他人别说接驾,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好在她们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莫过于凤仪宫那位,听说连新婚夜都没能把皇上留住。
这人啊,总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当这种时候,就喜欢从比不上自己的人身上找一点优越感,是以一时皇后的凤仪宫很吃香。当然心里想的是一回事,面上做出
来的又是另一回事,对着皇后自然不敢露出旁的心思,可看着连姿容绝世的皇后都受冷落,无法否认,心里那口闷气确实舒了不少,倒有些同病相怜起来。
“娘娘的凤仪宫倒是清净,不像我们,住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到晚上,不是琴声歌声,便是箜篌竹笛,扰的人连个好觉都睡不成。也就娘娘菩萨心肠,由得那边恃宠生娇,一次两次的不来请安,谁还不知道她昨晚侍寝了?”
孟古青撑着下巴,将底下人的表情一览无遗,笑着听完,避重就轻道:“既然没休息好,就都早些回去吧。再者,皇上白日繁忙,案牍劳累,下朝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你们要没事,大可以学些技艺,悦人悦己,也不用白白羡慕别人。”
孟古青上辈子因为身体不好,不能跑不能跳,日子过的很无聊,就是靠着各种折腾自己喜欢的事情才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深宫里的女子,眼睛都盯在那一处,又狼多肉少,长久下去可不得大起争端,她既然打定主意当这个吉祥物,总得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