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434)

作者:小胖柑 阅读记录

“今天早上爷爷看报纸,他说,你说得没错。但是必须加上一个限定条件。”

听见乔君贤的话,岳宁回过神来:“什么限定条件?”

“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的政策不变。他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奋聪明的民族之一,整个东南亚,大部分富豪都是华人,就算是在骨子里排华的白人社会,华人从一开始的底层劳工做起,几代之后,通常都能积累不错的身家。所以只要政策不变,内地发展起来会很快。”乔君贤开车进入停车场。

“肯定会坚持改革开放,国际环境不一样了。现在美国拉拢中国对抗苏联,给了中国发展机遇。十亿人齐心协力奔小康,那能量得有多大?”

“你真的很乐观。”乔君贤笑着说,家里聊天的时候,爸爸和爷爷可没那么乐观,都说未来有很多变数。但是,他们是中国人,如果中国人都不支持中国了,难道还指望洋鬼子来支持吗?就像抗战的时候,乔家拿着全部身家赌中国会胜利,现在也是如此,他们就得率先回去。

三人过了口岸,坐车到城里,再乘火车前往粤城。出了站,福运楼的车子来接他们。岳宁跟乔君贤说:“带你一起做地炉烧猪。”

“什么?”

“拜山要用烧猪。”

车子到了福运楼,岳宁走进去。此时已经下午一点多了,福运楼的总厨,也就是她的师伯姚福元陪着他们一起吃了饭。

岳宁换上厨师服,提上一大袋腌猪肉的香料。

姚福元喊道:“侯亚明,你和宁宁一起准备。”

“知道了。”一个厨师走了过来,“宁宁,猪已经来了,一起去看看。”

这是马耀星的好兄弟侯亚明,之前这个兄弟有点懒散,第二批选拔的时候差了一点。岳宁让他在福运楼勤快些,多练练,等第三批选拔。阿发从西北过来,要找个师傅带,何运邦就向岳宁推荐了侯亚明。

“走。”岳宁转头,看见一群厨师跟在她身后。

午市已经结束,厨师们本该去休息了,但是今天岳家祖孙来了,大家都想在祖孙俩面前表现一番。手里有本事的厨子们,希望下一批能被选去港城。想想牛河邦去了才半年,都已经买上大房子了,从一家子挤在二十平方米的竹筒楼,到一家子搬进四百来平的大房子里。学徒们都知道,开春福运楼就要和宝华楼合资了,以后福运楼就是港城人来接管,这两位可是大老板啊!这么一来,想学本事的跟着,想偷懒的也被迫跟着。

岳宁见阿发那小子藏在一群厨子中间,便叫了一声:“阿发!”

阿发从人群中冒了出来,岳宁说:“过来!”

侯亚明带着他们去福运楼的后院。后院里,一边养着鸡鸭鹅,正聒噪地叫着,池子里则养着鲜活的鱼。

“啊!”乔君贤突然惊叫一声。

岳宁一步上前把他拉到边上。

乔君贤深吸一口气,鸡鸭鹅混合的味道不太好闻,他看着笼子里盘着的蛇说:“快走,快走。”

岳宁笑话他:“吃得时候那么欢快,怎么看见了就怕了?”

穿过一道门,靠近河边有个凉棚,三头猪挂在凉棚下。

乔君贤看着那几头猪说:“这么大?”

“都是两百多斤的黑毛猪。”侯亚明说道。

“为什么要三头啊?”乔君贤有些不解。

“我爸,我奶,罗爷爷罗奶奶。不是要三头吗?”岳宁说。

侯亚明接着说:“她还让我们准备了十只鸡,十条鱼。”

“这么多?”乔君贤说道。

“嗯啊!三牲嘛。”岳宁非常豪爽地说,“让我爸、我奶他们分给邻居尝尝。”

岳宁拍拍猪,又闻了闻,说:“可以的。”

岳宝华站到一口黑黢黢的地炉边。

地炉烧猪也叫深井烧猪,像挖井一样在地上挖开一个大坑,里面砌上砖瓦,做成一个中空的炉子,下面烧木材,把整只猪挂在中间。

他蹲下去查看。想当年到了年底,大户人家要祭祖,谁家不提前来福运楼订上一头烧猪供奉祖先?

这些年,内地破除封建迷信,祭祖的活动少了,烧整猪的需求也就少了,大多是把五花肉放在炉子里做烧肉,福运楼的这几口地炉也就用得少了。

“华叔,已经清理干净了,也用炭火烤过了。”姚元福说道。

“好。”

岳宁看了看说:“爷爷,您帮我引火,我们烤猪坯。”

岳宝华去拿了荔枝木,引火烧地炉。

岳宁跟侯亚明和阿发说:“阿明、阿发,跟我一起去腌猪肉。”

岳宁带着他们腌制烧猪坯。

猪肉肥厚,尤其是后腿部分,一定要腌透。她教大家怎么划刀、怎么腌制。腌料是在宁宴调配好的,方子她也带来了,给了侯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