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里有莲花(70)

作者:姽婳人间 阅读记录

这道诏令一出,各地官员竞相攀比,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争相献上更为奢华、更为珍贵的贡品,以求得到皇上的青睐与赏赐。一时间,这种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几乎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各种奇珍异宝、珍稀物品如流水般涌入皇宫,而百姓们却因此承受了沉重的负担。

这种奢靡之风持续了数年之久,导致国家财政空虚、民不聊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朝廷内外一片怨声载道,国家衰败的迹象日益明显。

终于,在李澄登基之后,他深刻认识到了这种奢靡之风的危害。为了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他毅然决然地力行节俭,大力削减奢侈浪费。他颁布诏令,禁止地方官员进贡奇珍异宝,减轻百姓负担。同时,他还提倡勤俭治国,鼓励百姓勤劳节俭、自力更生。

第38章 掖庭

◎旧识◎

数日前,一场罕见的天狗食月奇观震惊了整个朝廷,引发了诸多猜测与不安。朝中大臣们纷纷借此机会,试图将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引向李澄唯一的后宫——莲花“夫人”,企图以此为借口,削弱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夏朝的后妃等级森严,从上到下等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等。“夫人”不是正式的位份,莲花没名没份的住在邓皇后住过的凤仪宫,所以朝臣们都称呼她为莲花夫人。

钦天监监正方景焕,这个一向以严谨著称的老臣,此刻却叩首如捣蒜,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惶恐:“陛下,天狗食月,此乃女主乱政之兆!自莲花“夫人”入宫以来,邺城已整整三月未雨,百姓苦不堪言,此乃上天示警啊!”他的言辞犀利,仿佛要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无辜的莲花。

御史大夫诸葛源,这位向来以正直著称的老臣,也紧随其后,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臣斗胆参奏莲花“夫人”。她妖媚惑主,致使陛下无心纳妃,更甚者,其义兄赵远在陇右私铸兵器,分明是有意效仿吕后专权,意图颠覆我大好河山!”

他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似乎要将所有的罪名都强加在莲花的头上。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与压力,李澄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场风暴的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与人性考验。

然而,此时的李澄却显得异常冷静,亦或是心不在焉。他倚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把玩着莲花亲手为他窜的翡翠念珠。他的眼角余光不时地瞥向殿外,那里,安王妃韶书雪正着一身素白宫装,怀里紧紧抱着安王的遗腹子李和静。

和静因感染了风寒,此刻正哭得撕心裂肺,小小的身躯在母亲的怀抱中颤抖着。

安王被杀以后,邓皇后诬陷安王谋反,她把安王府所有女眷幽禁于掖庭。因不知新帝对这个逆王府的态度,和静感染了风寒,掖庭里的内官也不敢去请太医。韶书雪趁内官们偷懒,偷跑来御书房求李澄。

李澄轻轻抿了口清茶,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与疲惫,缓缓道:“谢内官,去把安王妃请进来,几位臣工暂且退下吧。”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几位老臣面露难色,似乎还想再劝,他们自认为天狗食月之事关系重大,不愿轻易放弃。然而,李澄的脸上已经浮现出了明显的不耐烦,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

“难道你们没有听见朕的侄女在哭着吗?”李澄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带着满满的责备与痛心,“你们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却在稚子哭泣的时刻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几位老臣闻言,面面相觑,难道陛下是有同情心的人?他不是把四岁的五皇子的头砍下来当球踢?

不过,他们知道,再继续劝下去也无济于事,只会更加惹恼皇上。于是,他们无奈地叹了口气,躬身行礼,退出了御书房。

韶书雪轻轻地推门而入,脚步中带着一丝犹豫与不安。当她正要恭敬地跪下时,却听见坐在龙椅上的李澄以一种不知道喜怒的口吻说道:“把孩子给朕……”

韶书雪吓了一跳,整个人愣在原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澄,仿佛想从他冷峻的面容中读出更多的信息。此刻,她甚至根本听不见怀中的和静还在大声地哭泣,也看不见她小脸蛋上满是泪痕。

李澄的眼神锐利如刀,似乎已经看穿韶书雪的内心。他缓缓开口问道:“你怕朕会伤害她吗?”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与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