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那个被她得罪过的高贵女人,竟是她姑母,这事她竟一直没有去想,也忘了柳珩与太后的关系了。
可太后与尧瑢合之间有着杀母之仇,他定会找太后报仇,听说他以后掌握了不少太后私权行事,与南蛮私自通传的证据,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拉太后下马。
她该怎么办?
一个是她的亲人,一个是她的爱人。
第82章
春色葳蕤,清风爽朗。
在得知太后是自己的姑母时,一时间,樊玉清心中却五味杂陈。
既有相逢亲人的惊喜,又夹杂着对尧瑢合的心疼,她深知宫中规矩森严,此次被太后召去叙旧,不知是福是祸,太后会不会就以前的事情说话?
又或者是像柳珩那样劝她离着尧瑢合远一点,最好不要嫁给他。
若是比起这样,她宁愿放弃这些半路冒出来的亲人,也要与自己相守一生的人共同面对前路坎坷。
再次踏入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她只觉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太后先前的慈爱与教导她时的冰冷,陌生的是太后那句:“好孩子。”
太后端坐在凤椅之上,身着华丽的黑色金丝凤袍,头戴璀璨闪耀的凤冠,尽显威严。
但当她看到樊玉清的那一刻,眼中闪过一丝的温柔与喜悦。
怪不得她先前见她第一眼便喜欢,众多贵女中独独她能入自己的眼,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好孩子,快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太后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喜悦的激动,像是全然忘记了先前发生的事。
她缓缓走上前,行了一个跪拜礼,太后令身边的宫女将她扶起,然后她抬起头,与太后四目相对,那一刻,她实在不相信这位端坐于凤椅上的慈目高贵的女人,手上竟然沾满了鲜血。
太后轻轻拉住她的手,感慨道:“怪不得哀家见你第一眼便喜欢你,原来咱们是一家人,好孩子不要拘束,日后没人敢欺负你。”
她心中一酸,若是她不曾杀害越皇后,这句话说出来她定会万分感动,可如今,她深知接下来会发生何事,心中杂乱极了。
“多谢太后。”
许是对她喊出的称呼不满,太后有些不悦:“叫哀家姑母。”
“姑母。”她听话道,太后听到想听的满意颔首。
看自己的孩子,越看越看不够,太后的眼睛都要定在她的身上了,些许的不适感她也不敢出声。
“听说,你初八便要出阁了,这门亲事你若不想,姑母替你拒了,再给你寻个更好的儿郎……”太后话音未落,樊玉清打断:“玉清想,玉清想嫁给承垣王殿下,他便是好儿郎。”
话毕,太后的笑脸木讷停滞在面上,说起这个人她便来气,实属大意,早知道连死后的殊荣都不给他,如今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见太后不再说话,牵她的那只手也不知何时拿走了。
“姑母为何觉得承垣王不是好儿郎,难道姑母与他有何过节?”
“玉清姑娘,莫要惹太后生气。”孙嫲嫲在一旁提醒。
“姑母为何要生气?玉清要嫁给当朝的储君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她起身默默地退到了一旁,仿佛已经选择好了战线一般。
“哀家乏了,你且先回吧。”太后下了逐客令,起身往寝殿内走去。
她刚走殿门,就被孙嫲嫲喊住了。
“玉清姑娘,您何必呢,太后知道您来别提多高兴,您三言两语就将太后惹伤心了,日后怕是要生嫌隙了。”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没有人能阻止她嫁给自己心爱的人,太后也不行。
“您也知道太后与承垣王的过节,您这不是成心打太后的脸吗?自己的亲侄女嫁给自己死对头,若换做玉清姑娘您,您作何感想?”
她没有回答孙嫲嫲,只是看到孙嫲嫲如今满是讨好的面容她顿感恶心。
太后并非神人,不能耳听六路眼看八方,又怎么会知道她教习课上睡觉,以及与尧瑢合在慈善堂举止亲密呢?
还不是这些个阿谀奉承之人搞的鬼。
她不是什么心宽之人,做不到忘记给她带来伤害的事情或人。
“孙嫲嫲,如今我不是你手下教习的官女,不必听你训诫,你越界了。”说完她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
路过御花园时,她碰到了先前见她如空气的沈千莹,瞧着她急促地跟在临孜王的身后,因男人走的很快,她来不及跟上,只好小跑起来。
而男人丝毫没有想要等等她的意思,在阳光的照射下,她隐约看到了千莹额头上的细珠。
先前那么鲜活温柔的一个人,竟变成刻意讨好,卑躬屈膝,仿佛看起来连奴婢都不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