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夜失序(59)+番外

作者:钟镜溪 阅读记录

在出口等温韵玫上洗手间的时候,有个穿着藏服的老妪朝他们走来。

温清漪看到她手里拿了几串手串,就知道是来推销的。

攻略上有说,在景区遇到这种不要买,她本来也是这样想的。

可等老妪真的走到面前,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姑娘,我看这么多人里就觉得和你最有缘,要不要看看我的手串?都是绿松石的。”

明知道手串多半是假的,这话也不知诓了多少人,她还是拿起来,用方言问谢铭洲:“你说这真的假的?”

谢铭洲接过来看了眼就还回去,“我不懂,喜欢就买呗,谁知道下一次来是什么时候。”

这话就和来都来了一样,温清漪听完就问:“怎么卖呀?”

“一百块六串怎么样?”

“八十。”她每次还价都被朋友说是狮子小开口。

“可以。”

等温韵玫从厕所出来,温清漪已经付完钱了,“我们一人一串,回去再给傅椿樱和许立平一人一串。”

“还有一串呢?”温韵玫在戴法上有讲究,戴单不戴双,示意温清漪给她换只手。

“还有一串,”温清漪把多出来的那条绿松石手链单独用密封袋装好,放进包里,“我要留给杨柳。”

在拉萨的最后一天从八廓街拍完写真出来,他们一致决定折返回云南。

再往阿里无人区走,谁都吃不消。

没能在南迦巴瓦峰看到的日照金山,在梅里雪山观景平台遇见了。

没有刻意等待,只是恰好在破晓时分驶过。

他们停了车走下去,晨光像天边落下的金箔,为雪山镀上一层金光。

观景平台围满了人,短暂的十几分钟里却格外安静。

也正是因为不在计划之中,那景色出现得太震撼太突然,温清漪他们都忘了拿相机拍延时摄影。

等日照金山结束,人群渐渐散开,有不少在这蹲守好几天的专业摄影师在聊天。

温韵玫上前搭话,没聊几句便交换了联系方式,对方说等成片出来一定发给她。

温清漪在她社交的时候转身走到观景台边,石台上整整齐齐的玛尼堆堆了一长排,她从地上捡了石块也在空地堆起来,最后把那串绿松石手链放在旁边。

谢铭洲跟在边上看着,等她堆完,从身后将她揽进怀里,就这么安安静静抱了会儿,谁都没说话。

杨柳在信里写,如果温清漪以后到更远的地方一定要告诉她。

所以温清漪临行前特意带上这封信,所谓见字如面,便当作带着杨柳一起来了。

温清漪带着信一路往西,远过大海与山丘,抵达她所能抵达的海拔最高处,在夜晚清晰地看见天上的星星。

洛尔迦诗中描绘的地方是哪里她并不知晓,但她能找到的、最接近描述的,大概就是这里了。

这趟为期二十多天的西行计划,波折有之,惊喜亦有之。

在云南结束旅程的那天,谢铭洲去还车,留温清漪和温韵玫在机场大厅等。

温韵玫对她说:“其实最开始知道我们三个人来西藏,惊喜过后更多的是担心,几千公里的路三个人轮流开都很累,别说最后他一个人开了几乎三分之二的路程。一路上他又是驾驶员又是搬运工,还经常要当摄影师,你高反那几晚又陪着照顾。我趁你不在偷偷问过,他说一点都不累,不累呢肯定是假的,但不表现出来不扫大家的兴致,拍照又会提供情绪价值。找的餐厅味道不尽如人意也只说饮食差异口味不同,下次换更适合我们的。其实长途旅行是看清一个人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这次旅行下来,我觉得他比我想得更靠谱。”

听温韵玫长篇大论说完,温清漪的笑止都止不住。

出发前她也担心这二十多天会遇到很多问题,出发后也的确遇到了不少突发状况。

但除了谢铭洲情绪稳定,她和温韵玫也不是急性子,遇事先确认安全,再从根源解决问题。

“谢铭洲的确值得表扬,所以我决定回去奖励他一下,只要要求不过分,我能做到的都答应。”说完她话锋一转,“但团队旅行,必须每个人都配合才能圆满结束,所以妈妈你也很棒,我除了有几天不舒服,这个向导做得也不错吧?”

“是,你订的每家酒店环境都很好,我想去的景点也都买到了门票,并且选择了最合适的游玩路线。除了有一点点小插曲,但我的要求都满足了,所以你这个向导也满分。”

两人互夸一阵,谢铭洲回来了,三人拿着机票托运完行李,航班又一次准时起飞。

这一次温韵玫在飞机上没有睡觉,她从高处向下望,看见了连绵起伏的雪山。

等落地后看摄影信息,才知道那是四姑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