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17)+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荷华明白了。

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几代人之后,诸侯王若强于中央,极其容易相互攻击,犯上作乱。但有了推恩令的实施,诸侯王一旦子嗣过多,封地代代缩小,加上郡县制的制约束缚,几乎很难再有实力反叛中央。

不仅如此,日后宸国若要再征伐他国,当地贵族也更容易为宸国效忠——毕竟只要形势判断得好,队站得稳,说不定自己就从贵族一跃而成国君了呢?

就在荷华为时鸣的对策不胜感慨的时候,时鸣又请求道:

说完,他又请求道:“阿姊,时鸣身已残缺,无颜再葬入姬氏王陵,面对……列祖列宗。阿姊……能不能将时鸣安葬在一个……能看见你的地方?时鸣想永远守护阿姊,看见……阿姊实现毕生所愿所求……”

“阿姊在哪里,时鸣便跟去哪里……”

“好,阿姊答应你!阿姊什么都答应你!”荷华重重点头。

时鸣总算放下心。

他胸膛起伏着,用力呼出几口气后,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泪痕,于绝望之中,亲吻她的指尖。

“没事的……阿姊,或许千百年以后,不会有人记得我的名字……”

“可总会有人记住你……记住曾有一个人,为宸国无数百姓,跪求甘霖……为天下万千儒生,慷慨纳谏……”

“所以……这祸国的责难,世人的骂名,就让时鸣来背负吧。此世,后世,万万世,你都将会……是那个,最高贵的……女君。”

荷华搂着时鸣的头,让他靠在自己身上,低声道:

“时鸣你睡吧,阿姊陪着你,阿姊唱歌给你听……”

她低低地哼唱着《卿云歌》的调子,拍着时鸣的背,就像以前两人在大昭宫第一次见面时候那样,她好奇跟着静纾,去王后的寝宫里探望刚出生的十六公子。

当时他躺在摇篮里,小小一团,看见她们,伸出双手,咯咯直笑。

如今两人皆已成年,无一不是风霜摧折,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等念薇以托盘呈着刚刚洗好的蜜橘走进来时,一首《卿云歌》刚刚哼完。看清楚屋里的景象,托盘自念薇手中猛地落下,里面橙红的橘子滴溜溜,滚落一地。

“太后,十六公子去了。”念薇哽咽道。

荷华依旧置若罔闻,只是抱着时鸣重复地哼着歌。

“太后……”

不知过了多久,姜璘走进来,少年眼眸通红,泪水滚滚而落,跪地磕头道:

“太后,人死不能复生,就让老师入土为安吧。”

听见姜璘的恳求,荷华总算反应过来,她神情漠然地站起身,任由一众婢女为时鸣收敛仪容,然后走出偏殿,将念薇和一众随从远远留在后面。

一步,两步,三步……

夜幕笼罩宫廷,青砖映得裙角碎银般凉,漫长的宫道里,荷华独自一人踉踉跄跄行走着,每走一步,眼前都浮现出时鸣的音容笑貌。

“两位姐姐远嫁在即,时鸣,愿折杨柳,为姐姐惜别。”

……

“姬氏十六子时鸣,愿以臣子之身,与吾君同行。”

……

“阿姊在哪里,时鸣便跟去哪里。”

……

他和她的重逢,因一首《卿云歌》而起,又因《卿云歌》而终。

生命的最后,他以病骨为刃,以计谋作刀,为她荡平了掌权后的最大危机。

可她,却留住他的性命都做不到。

常言说,人死如灯灭,所以常有人在逝者坟前供奉长明灯,期盼来世有缘能够再见。

可……哪有什么来生来世,今生缘分尽了,便是尽了。

窒息的痛楚顺着荷华的心口蔓延到四肢百骸,原来人悲痛到极致,连眼泪都无法流出来。

终于“扑”的一声,跪倒在地。

当是时,风折枯荷,星垂广陌,城外渡口有钟声响起,悠远绵长,如同对谁的哀悼。

她知道,她的启明星,彻底坠落了。

第144章 清庙(11)我愿堕苦海,换郢倾覆。……

时鸣的头七过后,荷华按照时鸣的遗言,任命姜璘为丞相,颁布了郡国并行制。即便再怎样不舍,她还是让姜璘上谏,斥责时鸣外戚乱政,并赦免了一众儒生。

就像时鸣先前预料得那样,死里逃生的儒生们再也没人敢质疑女君的统治,一个个跪在地上,连连高呼陛下圣明,谢主隆恩。

不过面对刚刚结束起义,仍潜伏着不少流寇贼首,耜地旧贵族也蠢蠢欲动的丰泽郡,荷华犯了难。

当年宸桓王灭耜之后,耜国领土被分成乌金郡、萤川郡与丰泽郡三地,其中乌金郡与北疆接壤,耜王又曾划了一半草场给北疆,郡内子民对耜国归属感没那么强。而萤川一带世世代代为叶家所盘踞,如今依旧由叶家人担任郡守,所以治下能够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