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16)+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就在群臣因为两种制度吵得不可开交时,随着宦官的尖声禀告“丰泽郡守时鸣求见——”,时鸣自殿外缓步而入。

看到时鸣的瞬间,荷华一个神思恍惚,差点就要从位置上站起来。

那年她与静纾远嫁,时鸣和如今一模一样的装扮,佩玉璧,饰宝剑,站在护城河畔的柳树下,为两人折柳送别。

如今静纾已死,兆朝倾覆,却不曾想,有生之年,她还能见到故人再着旧日之衣。

迎着荷华的目光,时鸣捧着玉笏,神色凝重地进谏:

“臣为兆朝姬氏之后,幸蒙天恩,于乱世中苟活至今。所谓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治世之道,贵在因时制宜。因而,微臣以为,今郡县制下,郡守县令皆由朝廷简拔,如臂使指,黔首知陛下为唯一共主,则宸国如盘石之安。”

顿了顿,他又道:“昔者诸侯并争,厚招游学,故以私学诽谤朝政,臣曾亲历其恶果,以为一众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惑乱黔首。今陛下欲一统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然诸生不遵法令,以私学非议朝政,长此以往,法威不立,朝纲必乱!”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窃窃私语的大臣,字字铿锵:

“臣请史官非宸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如此,方能禁绝私学,使天下一心!”

罢黜百家,焚书坑儒?

此言一出,殿中刹那死寂,唯有香炉青烟凝滞。

摇光猛然抬头,目光与时鸣相撞,而对方的表情静如止水,无波无澜。

许久许久,摇光收回目光,眼眸低垂,上前一步,道:

“郡守所言,正合时势。”

荷华完全没有料到时鸣会有如此言论,半晌,她总算出声:

“郡守一片赤诚,令人动容,然此事干系重大,明日再议。”

时鸣不疾不徐地向荷华行礼,挺直了脊背后,沿着来时的脚印,缓步走出了太极殿。然而荷华一个眼尖,发现时鸣走过的地方,留下两道蜿蜒赤红的血迹!!

她猛地从王座上起身,顾不得一众大臣诧异的眼光,追出太极殿,却发现姜璘的怀里,时鸣已然昏死过去。

时鸣的一番谏言,很快在整个天耀城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儒生们气愤归气愤,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有几分道理。

毕竟若论身份,普天之下,谁能比时鸣这个兆朝王室之后,更有资格斥责分封制的利弊?连姬氏的王族都摒弃了分封制,他们还有什么可争的?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向陛下进言焚书坑儒吧?!

就在所有儒生都惶惶不安的时候,凤梧殿的偏殿里,引起儒生恐慌的人,却已是强弩之末。

夜幕低垂,宫灯在风中摇曳,洒下昏黄光影。殿宇青砖泛着冷光,四下寂静,唯有更漏声悠悠回荡。

凝视着床榻上奄奄一息的青年,荷华泣不成声,“时鸣,醒醒……”

然而无论她怎样呼唤,床上的青年,始终双目紧闭。

长长的睫毛垂落下来,两片青色的阴影显得他脸庞愈发消瘦。整个人盖在锦衾里,就像一片薄薄的落叶。

想起什么,荷华猛地抬头:

“你不是想要处死那群儒生吗?阿姊现在就命人去办!你想要阿姊做什么都可以,阿姊只求你能好起来……”

就在荷华即将颁布懿旨的时候,时鸣总算低低咳嗽着,眼睛睁开一条缝。他摁住她的手背,低声道:

“不,阿姊,你不要惩罚他们。”

迎着荷华不解的目光,他断断续续开口:

“恰恰相反,你要奖赏他们,斥责

时鸣外戚乱政,动摇国本,然后实行郡国并行制,郡直属于中央,封国则由分封诸王统治……”

“郡国并行?”荷华怔住。

时鸣点头:“这是我在丰泽郡当郡守的时候,想了很久,想出来的法子……此番回王都,我也是为它而来……”

“郡县制利于集权,分封制则能拱卫王室,由是二者并行,这样,来日阿姊一统中庭,才能有更多文臣为你歌功颂德,更多武将为你出生入死,卖命求赏……”

“我死之后,阿姊可以任命姜璘为相……慈淑夫人照料陛下长大,姜璘……又奉我为师,姜氏一族,是阿姊与陛下……天然的盟友。”

“等时机成熟,阿姊一定要颁布一个政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庶子可在原封地内封侯,封地由郡县管辖……届时推恩令的实施,交由……姜璘去办即可,他知道我的所有计划……”

他强撑着,一字一句向荷华阐明了自己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