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315)+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他叹息:“即便是父王,在位时期,面对这种情况,也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师邝亦是道:“先王雄才大略,然而他执意废井田、尊法家、绝仁弃义……此等苛政,非王道也。”

面对两人说的情况,荷华颇为头疼,许久,道:

“明日早朝,召集群臣,好好商讨此事吧。”

第143章 清庙(10)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月光爬上飞檐,殿宇青砖泛着冷光。

回宫以后,荷华先去探望过时鸣,确认他病情没有恶化后,方才

回了凤梧殿。因为心情烦闷,她连检查璇玑功课的事情都忘了,精心带回来的两筐蜜橘,也随手搁置在一旁,忘了纷发下去。

她的情况,被时鸣悉数看在眼里。

“老师,你觉得儒生上谏的事,是临渊君所为吗?”荷华离开后,姜璘问道。

时鸣摇了摇头:“麒麟儿,你既然疑问,那便说明,你并不相信。”

姜璘低头“嗯”了一声,道:“凭我对临渊君的了解,他恐怕想不出这样的法子。先前民谣的出现,丰泽郡的起义或许是他的手笔,但这一次儒生的谏言里,无论是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对郢国而言,都意味着郢国要被宸国收入囊中,临渊君何必自讨不快,徒增烦扰?”

听见姜璘的分析,时鸣欣慰点头,道:

“诚如你所想,这群儒生的背后,另有其人。”

“老师以为会是……”姜璘欲言又止。

时鸣微微叹息,“分封制恢复后,宸国境内谁最有可能封王立国,那便是谁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里有复杂的光:“那些儒生有一点倒是说对了,依照如今的情势,仅凭郡县制的话,宸国确实无法消化新增的土地,否则丰泽郡不至于屡屡暴动。”

说完,他指了指屋角搁置的箱笼:“将我那件衣裳拿来。”

“是素日里老师常穿的青衣吗?”姜璘问。

时鸣却摇头,“不,是我压在箱笼底部的那件。”

姜璘点燃一盏油灯,借着微弱的火苗,找出最底下那件有些陈旧,却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裳。衣裳旁还放着一顶以纯金打造的精致发冠,冠上嵌了美玉和宝石,流光溢彩,看上去像是兆朝样式。

金冠羽衣。

看见这两样东西的瞬间,姜璘下意识便想起曾经被世人广为称颂的沧澜公子的美名。

然而他认识时鸣之际,时鸣病骨满身,仪容苍白,身上几乎找不出半点名誉天下的沧澜公子的影子。

时间长了,不说姜璘,就连时鸣自己都快忘了,曾经的沧澜公子,究竟是什么样子。

仿佛他生来就是一名宦官,一名靠着长姊关系攀爬,被宸国众臣所鄙夷的外戚后党。

忽明忽暗的烛火里,时鸣颤抖着手,缓缓抚摸过以金线绣满羽毛纹路的洁白云裳,许久许久,对姜璘道:

“为我更衣吧。”

姜璘依言为时鸣换上衣服,又拿过犀角梳,为时鸣将一头长发悉数束起,戴上金冠。

羽衣穿好后,时鸣又道:“为我穿上膝胄。”

姜璘一怔:“老师不可!您难道忘了御医是怎么说的?您再执意行走,别说保住双腿,一旦伤口感染,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

时鸣摇了摇头:“我的身体,我自己最清楚。麒麟儿,就算不穿这个,我也活不了多久的。”

他温声道:“快去吧,老师想在离世之前,为阿姊做最后一件事。”

姜璘红着双眼,还是遵从时鸣的意思,为他穿上了膝胄。

在姜璘的搀扶下,时鸣勉强地站起身后,正了正发冠。

凝视着等身铜镜里的苍白青年,他微微笑了。

仿佛一刹那的光景里,他又成了昔年大昭宫里,誉满幽京的十六公子。他们都说他“积石如玉,列松如翠,有沧澜古意”。

回忆起昔年的光景,时鸣喃喃:“知道么,我这一生,最恨四这个数字,不仅是因为阿姊在宸宫的四余年里,我对她一无所知。更因为,我与她相差四岁,从死到生,我都只能唤她一声阿姊。”

“我并非喜欢青色,只是因为阿姊,年少之时最爱青衣。”

他说话的时候,东方渐白,黎明的曙光如同上涨的潮汐般,在整个墨蓝的天空蔓延开来,一缕淡金的阳光穿透窗棂落在时鸣身上,映得他整个人的轮廓都染着一层温暖而模糊的光色。

淡金色的晨光里,他看向姜璘,弯了弯唇,微笑道:

“扶我上朝吧。”

————————

晨鼓响过,文武百官着朝服鱼贯而入。

太极殿内,烛火与晨光交映,璇玑高坐龙台,时不时看向一旁纱帘后的荷华。

太傅师邝捧笏出列,声音沉如金石,言及郡县之制当固;谏臣执笏力陈分封旧事,两派言辞交锋,殿角兽首香炉飘出袅袅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