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篇策论看完,纵使挑剔如荷华,也不得不承认,晏婴虽然身为武将,但这么多年研究蝗灾下来,对它的了解可谓是极深。
但……荷华也知道,以上种种办法,从一开始,就难以落地。
因为,要世家大族让出良田分与贫民,再将贫民手里的薄田退耕还林,本质上,便是不可能的。
天下熙熙,无往不为利来,天下攘攘,无往不为利往。
谁会心甘情愿吐出到嘴的肥肉,赠予别人?
想到这里,荷华同样深深拧起了眉头。
水晶帘碰撞的响声忽而响起,荷华抬眸,见念薇抱着一卷樱粉的浮光锦姗姗而入。
——绣了一半白猫图后,她发现衣衫整体颜色有些单调,于是命念薇又从库房里取了一匹樱粉色的作为围裳。
念薇一边裁剪着浮光锦,一边同荷华闲话家常:
“小君你看,黎锦的质地就是不一般,剪刀裁起来就跟水似得,顺滑的不得了。听他们说是因为黎国桑树的树种特别好,叶片碧绿清香,所以春蚕吃了这种桑叶,吐出的丝比别的地方都要柔顺。真不知道咱们幽京,什么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树……”
提起黎地的特产,念薇的语气里充斥着艳羡。
念薇的话虽是无心,却犹如惊电一般,提醒了荷华。
她小时候在大昭宫里,每到春天,便会看见兆王后执桑蚕礼。但幽京的桑树稀少,人们往往用柞树叶喂食桑蚕,吃这种树叶长大的桑蚕,茧丝较粗,光泽也不够强,质量难以与黎锦匹敌。
黎地如今既已是宸国的领土,若是……在幽京一带的山上,种植黎地的桑树呢?
她越想越兴奋,干脆一迭声地对念薇道:
“去澄金阁将太子殿下请过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第124章 生民(8)一石三鸟。
摇光来到瑶芳居时,荷华刚刚沐浴完。
墨发未干,披散在淡青色的绸缎寝衣外,清雅出尘,令原本艳丽的眉眼也增添了几分柔和之感。
虽然年岁渐长,她又跟着自己四处南征北战,却比从前更添了韵味,就像开到盛时的芍药,十里凝红,遇霜尤艳。
这是他的妻子,他孩子的母亲,也是百岁之后,与他同穴而眠,共享宗庙供奉的女人。
他在灯下静静欣赏了一会,方才走过去,含笑道:
“阿曌,这么晚唤孤前来,有何要事?”
他微微眯了眯眼,略带几许促狭之意:“莫不是……想孤了不成?”
荷华白了他一眼,“没个正经样。说正事,我想采纳晏婴的这篇《治蝗论》,好好治理怀仁郡的蝗灾。”
说到蝗灾,她的声音不觉低沉下去,“自我祖父时候开始,幽京几乎每隔几年,就会被蝗虫席卷一次。我……真的很想为故乡的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摇光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你有这个想法自然是好的,但《治蝗论》里的法子想要真正推广开来,恐怕阻力很大。”
荷华颔首,“我知道。”
她轻轻抬起眼睛,眸光湛亮如电,轻轻道:
“殿下,如果收走良田,退耕还林,不符合世家的利益,那以良田换山呢?山上种植各种果树,甚至是……桑树。”
她将一匹湖蓝色的浮光锦抖开,展示给摇光看,“世人皆知黎锦天下无双,而黎锦的质量,又与吃当地桑叶长大的柞蚕密不可分,所以我想……”
话未说完,摇光便明白了她的意思——若是怀仁郡的山头给予世家大族种植桑树,那么等柞蚕长大,吐丝结茧,织成的丝绸利润将远远胜于农耕。
幽京又靠近北疆,蛮族向来喜爱中庭的丝绸,届时与蛮族谈判,他们也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荷华这个主意,不仅能解决世家不愿让利于农民的情况,还能让怀仁郡的山林重新恢复,顺便为怀仁郡赚取大量钱财缴纳税赋,堪称一石三鸟。
只不过……唯一的问题是,橘生淮南,北则为枳,如何保证黎地的桑树,到了怀仁郡,一样能好好生长呢?
似是看出摇光的疑惑,荷华解释道:
“萤川叶氏善医药,其族人弟子对各色奇花异草了解极深,我打算去问问叶夫人,看她有没有擅长种植树木的人选推荐。若是有,便将对方请到怀仁郡,封其为新的郡丞,殿下意下如何?”
摇光想了想,萧廷下狱后,郡丞一职确实空缺,于是点头同意了荷华的提议。
不过,他仍是有几分踌躇,“安平郡那边暂时未有新的郡守就任,一切事宜仍由丹皎掌管,孤担心丹皎她……”
“没关系,丹皎由我去游说,她会答应的。”
荷华胸有成竹。
说话时候,她又瞥了一眼那匹湖蓝色的浮光锦,念薇在上面以粉笔浅浅勾画了小裳的轮廓。比起给璇玑裁剪的衣裙,小裳的线条更为挺拔,隐约带有几分俊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