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268)+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之前摇光便了解过之前晏婴治灾的始末,他看了晏婴一眼,接着他的话道:

“鸭子虽然是蝗虫的天敌,以幼年时的蝗虫为食,然而你派人投放的鸭苗,不是没有长大便被人偷盗吃掉,就是因为农户养殖不当而死,就算有健康长大的,也在当地豪强的联手压价下,令养殖的农户亏得血本无归。”

摇光直白点出了去年晏婴计划失败的关键,晏婴不由得露出几分苦笑,点头道:

“看来太子殿下什么都知道了。不错,我失败了。后来我想了很久,才明白一件事,归根到底,怀仁郡的普通百姓太穷了,而那些世家大族,又太富了。他们宁可坐视百姓受灾,也要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我做什么,都只会让世家的良田越来越多,百姓的田越来越少,然后循环往复,贫者无立锥之地。”

他这一席话说完,摇光与荷华皆是默然。

“所以——”晏婴平静说着,眸光湛然如同闪电,“我去找齐大人的那日,便是提出收购一部分世家的良田,将它们同农户的薄田进行更换,然后在多出来的荒田上重新植树造林,阻止蝗虫幼虫的成长。但……结果你们也都看见了。”

荷华了然。

难怪齐书会被刺杀,晏婴会被陷害……

说白了,这个主意,已经触及了怀仁郡所有世家的底线。恐怕连萧廷本人,都是被他们推出来的一把刀而已。

“现在,殿下还觉得末将的办法能应对这次蝗灾吗?”晏婴叹了口气,“毕竟齐大人已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太子殿下,还是明哲保身更为要紧。就连陛下,也是默许青麦令的推行的。”

离开水牢的时候,晏婴向太子摇光拱手,深深低头:

“太子殿下能亲自来迎末将出狱,末将不胜感激,但末将如今,恐怕也只能是无能为力了。”

彼时暮色苍茫,天边流云因为落日镶嵌着一层灿烂的金边,在风的吹拂下,变幻着无穷无尽的形状。

像是骏马追逐着羊群,又像是狮子咆哮怒吼,最后散落成无数团,风流云散。

凝视着那些云彩,晏婴眼里有着落寞的光。

其实以前他真没想过什么治理蝗灾,争夺郡守之位的。

他出身高贵,样貌不错,年纪轻轻便担任郡丞之职,是多少世家贵女眼中的好夫婿人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才是他原本的人生轨迹。

可自从他掺和进青麦令一事里,一切都变了。

往日的同窗好友不再热切,族

人看他的眼神往往带着难辨的复杂,就连每每回到家中,父母也总是欲言又止。

究竟为什么呢……

他微微眯起眼睛。

或许为的只是小时候抚育自己长大的乳娘,连续死了三个孩子,又被人霸了田产后直接精神失常吧。

她用她的乳汁喂大了他,在他成年后再见到他,却只能傻笑着问他“有没有见过我的孩子,我喂大了晏家的小少爷,为什么我自己的孩子都死了呢”。

他很想向乳娘解释原因,可他解释不了。

他想改变这一切,可他做不到。

那只青草编成的小蚂蚱一晃一悠,却再也无人在他耳边哼唱童年的歌谣。

就在晏婴准备离开的时候,荷华突然开口:

“既然晏郡尉口口声声说着自己无能为力,为何在入狱之际,偏偏要死抓着那卷《治蝗论》不放呢?”

晏婴的脚步微微一顿,喑哑的嗓音透出几许寂寥:

“王后殿下该知道,人,总是会有年少轻狂的时候。”

“那卷竹简已经无用,还是不如将它烧了罢。”

入夜,繁星如点,鎏金莲花铜灯的火苗在晚风里飘摇。

荷华并未像晏婴说的那样烧掉竹简。

恰恰相反,她从摇光那里将《治蝗论》要过来后,摊平在灯烛下,细细阅读着。

平心而论,关于蝗灾的应对和治理,晏婴写的很是清晰。在策论里,他一共提出三种办法:

第一,是在蝗灾还未发生的时候,退耕还林,减少荒地和滩涂。在深冬和初春,蝗虫还是卵鞘的时候,通过及时翻耕土地、合理种植作物、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破坏蝗虫的产卵和生长环境,减少蝗虫滋生。

第二,便是利用蝗虫的天敌如鸟类、青蛙、蟾蜍等来控制蝗虫数量。这一条也与退耕还林的举措相辅相成,因为只有树林多了,才能引来更多的鸟儿栖息。

最后一条,则是在蝗虫未孵化时,挖掘它们的卵鞘,等蝗虫孵化后,组织人力用网兜、扫帚等工具直接捕杀蝗虫。

实际上,幽京的灭蝗队由来已久,田间巷里,也时常能看见祭拜蝗神的庙宇,普通百姓凭借磕头烧香,来给自己带来几分心理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