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267)+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西北天际翻涌着铁青色的云浪,初时以为是暴雨将至,待那闷雷声碾碎晴空,方知是千万只蝗虫拍翅的轰鸣。

它们裹挟着黄沙掠过幽京城上空,所经之处白昼骤成黄昏,

用最快的速度进了萧宅的厢房后,沈冉与廖若将门窗全部封死,暗不见天日的房屋里,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只有蝗虫扑在门窗上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之大,几乎像是要将窗纱给破开。

不知过了多久,蝗群终于北去。

夕阳西下,一行人从屋里出来,发现庭院里所有的花草树叶皆已消失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立在空中,如同一具枯朽的骨骼,花坛里还残留着尚未咽气的蝗虫,翅膀在夕阳下泛着珍珠母贝的虹彩。

外面的街道上,捕蝗队用麻布蒙住口鼻,将艾草与硫磺塞进陶瓮焚烧,滚滚浓烟里,虫尸如黑雪簌簌坠落。

“怎么样,王后殿下,太子殿下,你们该知道蝗灾的厉害吧?”萧廷冷笑,“齐书固执僵化,总是反对青麦令,老想着用晏婴的办法治理蝗灾,可笑!蝗灾的历史比幽京的历史都长,仅凭他们还想治理成功!哪怕晏婴失败了,他都只想向陛下举荐晏婴而不是我!明明我才是为怀仁郡,为整个大宸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面对萧廷长篇大论的辩驳,摇光皱眉:“真吵。”

他向沈冉一抬下巴,沈冉会意,果断上前,一手掌劈向萧廷的后脑勺,将他打晕过后,命令郡兵把他带走。

等萧廷被带下去,荷华看向摇光:“殿下,我们现在要怎么做?是命人去清理剩下的蝗群还是……”

凝视着捕蝗队忙碌的身影,摇光沉着脸,清澈的眼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幽深,道:

“不,我们去见晏婴。萧廷启用青麦令,最早便是因蝗灾而起,晏婴既然之前研究过蝗灾,总会有些自己的见解。”

第123章 生民(7)难怪齐书会被刺杀。……

怀仁郡的监狱是之前幽京的水牢,是前朝某个酷吏设计建造。

晏婴虽未被直接关进水里,然而他呆着的地方同样阴寒刺骨,墙壁生满青苔,时不时有水珠滴答而下。

距离他被关押已经过去了好几日,青年原本英姿勃发的脸庞迅速消瘦下去,眼眶凹陷,挂着乌黑的两个圈。

这些天他也算回过味来了——他是被人刻意栽赃陷害了。

齐书遇刺的下午,晏婴本想去找他讨论自己想出来的治理蝗灾的新举措,谁知道刚一进门,就发现齐书横尸案前,胸前插着他的匕首。

紧接着,就是下人进来送膳,自己被郡兵包围。

一切的一切发生得都是如此迅速,来不及让他有任何反应,就已经身陷囹吾。

匕首究竟是谁偷走的?陷害他的人又是谁?他还能活着出去吗?

晏婴只感觉思绪如同一团乱麻,就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幽暗的牢房外忽然亮起一团昏黄的光晕,有狱卒将石壁上的照明灯点燃,点头哈腰地为来者开门。

他眯起眼睛,只见玉色的靴子跨过一滩污水,再往上,缟羽般的白衣上,金鳞粲然的蟠龙在银线绣出的流云间穿梭。

贵气逼人,却又如月皎洁。

只能是他们宸国的那位太子殿下了。

但令晏婴意外的是,太子摇光的身后,还跟着一名身姿纤细婉约的女子,对方全身都笼罩在月白的斗篷里,风帽遮住她的容颜,叫人看不清她的模样。

但凭着直觉,他能猜出来人便是宸后荷华。

“晏、婴?”摇光的嗓音不惊轻尘地响起,“真凶抓到了,是萧廷,你可以出狱了。”

晏婴霍地睁大眼睛。

但很快,他又察觉出一丝不对劲,“如果仅仅只是洗脱了末将嫌疑,让我重获自由,太子殿下应该没有必要亲自来一趟吧?”

摇光颔首,“不错,孤之所以亲自前来,是因为蝗灾又开始了。”

听到“蝗灾”两个字时,晏婴神色霍然一变。

“听说你前几日去找齐大人,是因为想出了治理蝗灾的新办法,能否和孤说说?”

晏婴深吸一口气,道:“若是在我还没有入狱的时候,也许可以,但现在……恐怕晚了。”

“怎么说?”荷华不由得问道。

晏婴深吸一口气,徐徐开口:

“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土壤里产卵,所以旱灾与蝗灾相辅相成。又因为怀仁郡的绝大多数良田,都聚集在世家大族手里,这几年许多农民只能开垦荒山,将许多树林都变成贫瘠的薄田,但是这样一来,蝗虫栖息的滩涂、荒地便大为增多。去年我曾想过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让农户养鸭子来冲抵田租,但……”

晏婴摇了摇头,不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