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宸宫谣(223)+番外

作者:南淮月 阅读记录

第104章 国殇(6)僭越的事,我来做就好。……

杨梅疮,多见于沿海湿热地区,最早发现于雍国的碧螺湾,后来又沿着漓河,蔓延到了郢国与晏国。

叶夫人的兄长,如今的叶氏家主叶衍早年游历四方,曾在碧螺湾得到当地人治疗它的土法,以汞剂、砷剂为主要原料,虽能短期治愈,但致聋、肢残甚至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

后来叶夫人在家研究土法进行改进,总算得出内服汤药为主,外敷为辅的方子。她曾在一个送来就诊的青年身上试过,一月之后,对方康复,只在身上留下了大片疮疤,以及……无法人道的后遗症而已。

但总归是留住一条命。

叶夫人也觉得后遗症算是给对方喜欢寻花问柳的一个教训。

只不过后来她嫁入云府,十多年的时间,没再碰过病患,云起将军也不愿意她成婚

后抛头露面,直到云起身死,叶夫人才重新将医术捡起,一张一张回忆着年轻时候夜以继日研究过的药方。

面对摇光探寻的眼神,叶夫人平静道:

“杨梅疮虽凶险,但如果用苦参、皂角刺内服,清血毒,再用苦参、防风、白鲜皮煎洗,缓解皮肤溃烂。最后贴上以水银、雄黄、矾石和少量轻粉制成的扫毒散,连续一月,便可痊愈。”

“不过,”她顿了顿,“患者虽能康复,但以后恐怕是无法再行房事,留下子嗣了。若是他们只顾一时欢愉不想要命,那民妇也束手无策。”

闻言,一众将士神色讪讪。

摇光沉吟片刻,道:“想活命的就去叶夫人那里排队领药,等待治疗,不想要命,孤会命人将其送出军营,自生自灭。”

“对了,叶夫人,刚刚小君被染病的女子劫持,是否会……“萧清担忧道。

叶夫人摇头:“杨梅疮只能通过房事、母婴与血液传播,只要王后殿下不曾受伤,或者伤口没有接触到对方的血液,便无恙。”

荷华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

她向叶夫人敛袖拱手,“叶夫人高风亮节,能不远万里来军营救治病患,本宫不胜感激。”

听见她的感谢,叶夫人摇了摇头,然而眼里却有温柔的笑意,道:

“不,王后殿下无须谢我,应该谢你自己。”

“提议来军营的人是青芜,帮我驱赶牛车的是这些姑娘,我只是去萤川叶家探亲的途中,从兄长那里拿了一些草药而已。”

荷华微微一怔。

再抬眸看向牛车旁以青芜为首的几名女子,她们无一不是眼含笑意,向荷华屈膝行礼。

时隔一年,她们的样貌、名字,荷华早已记不清,彼此的身份更是云泥之别,可一双双含笑的眼睛,是没有变的。

她们虽没有说话,但已经用行动告诉荷华:

她的努力从不曾白费。

军营的骚乱平息,叶夫人带着柳绿再去做一次身体检查,经过几名叶氏的医女身边时,她们下意识躲闪,不愿让自己碰到柳绿。

叶夫人淡淡看了一眼这些叶家的小辈,嗓音波澜不惊:

“当初我去夏国平临城,甘愿被兄长从族谱里除名,那时我一心以为,医者悬壶济世,本不该有国界之分。如今我想告诉你们,天地之大德曰生,医者救死扶伤,又何来身份贵贱之说?”

听到她的话,几名医女神色一滞,最终惭愧低下了头。

原本闹事的将士同样向两边退去,给叶夫人和柳绿让开了一条路。

凝视着叶夫人隐入营帐里的背影,荷华默念着那句“天地之大德曰生”,屈膝低头,举手加额,向叶夫人行了一个肃拜礼。

在她的带领下,廖若、萧清和一众医女,纷纷躬身。

最后,摇光亦是叹道:“叶夫人深明大义,摇光惭愧。”

生平第一次,摇光向非王族长辈之外的平凡妇人,肃拜如撎。

太子既已如此,将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倔强的汉子,也只能深深一揖。整个军营寂静无比,风拂过旗帜,旗面上盘旋的螭龙随风飘扬。

——————————————

夜晚,荷华亲自下厨,熬了一铜豆浓浓的乳白鱼汤,去摇光居住的军帐里探望他。军中条件简陋,若是寻常,她熬羹汤必然配以金银器具,如今却只能以铜豆盛放。

从昨夜耜兵袭营开始,摇光便不曾合眼,此刻更是一身盔甲,端坐在矮案后查看若幽河一带的地图。

听见荷华的脚步声,他以为是内侍,头也不抬,“东西放下吧。”

“是我。”荷华出声。

摇光抬头,看见荷华一身天水碧的裙裳,如碧荷般亭亭而立。

揭开铜豆的盖子,里面溢出些极鲜美的鱼汤气息,无形地化解了因为白天对峙时两人之间的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