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姒总算放下心,闭上双眸,带着玉镯的手,重重滑落。
在姜姝“长姊!”的哭喊声里,那只红翡手镯蓦地磕在床沿上,“当”的一声,断成两截。
何当如此镯,恩爱无断绝。
恩爱……无断绝!
第82章 归乡(2)请陛下同意,令妾接公主归……
姜姒死后,荷华命人向宸王烨通报了她的死讯。
听回话的内侍说,面对昔日宠妃的离世,宸王烨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哦”了一声,仿佛连这个人是谁都不记得。
——紫宸宫规矩,罪妃不入陵寝,当年静纾能以王后之礼厚葬,是宸王烨为她开的特例。但如今姜姒去世,宸王烨一字不提,长门园看守的侍卫也不知如何是好。
荷华想了想,收好红翡镯的碎片后,命侍卫收敛好姜姒的遗体,将她葬在了桃花树下。
其时桃花开得正盛,远远望去,似天边流霞倾落人间,风过处,花瓣簌簌飘落,在新坟上铺一层粉色绒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若真有来世,荷华只希望姜姒,不用再踏入碧瓦朱甍的牢笼里。
不要与自己,在又一道宫墙之中相遇。
为避免出宫时间太长,惹宸王烨不快,等姜姝为姐姐烧完纸钱后,荷华便带着她乘翟车返回紫宸宫。
然而,还未到朱雀门前,她便看见一群人围在那里吵吵嚷嚷,正中一袭白衣,似月照清辉。
他的身前跪着三名衣衫褴褛的使臣,看样子应该是黎国人,听其言论,似是在说黎耜之争的事情。
荷华知道,自有兆朝以来,黎、耜两国之间的战争持续数百年,本来宸王远嫁三公主丹皎于黎后,因为丹皎带去的财富与精兵,黎国一度占据上风,夺回了被耜
国占据的权地一带,双方约定以沐澜江的支流藏珠浦为界限,算是为战争画了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如今黎国使臣突然来宸,这是……
荷华在马车里又细细聆听了一会,总算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半年前,耜王奕嫁妹于北疆蛮族的风炎部,又割让一半的乌金高原于蛮族放牧,竟与风炎部达成友好合作。
随后,耜王奕趁着宸国伐容,无暇顾及黎国,带着蛮族骑兵,越过沐澜江的支流,一路长驱直入黎地,直至攻破黎国王都朝灵城,俘虏黎王阏与太子等人,仅剩下王后丹皎在公子鄂的保护下,逃出王宫。
朱雀门前的三名使臣,就是在王后丹皎的示意下,来宸国求援。
“太子殿下!如今我黎国王都遭受耜国与蛮族侵占,黎宸互为姻亲,宸王陛下当真不能出兵,助我黎国尽逐耜兵出境?”
摇光叹息:“父王心意已决,不让你们入宫,便是他的回复。”
听见摇光的话,黎使在绝望之下,以头撞地,嚎啕大哭。
哭着哭着,其中年长的一人缓缓站起身,将一份血书呈给摇光:
“王后遣我们来宸,如今使命未能完成,黎地山河破碎,国不成国,我等也无颜回去面见王后殿下。”
“既如此——”他回身看向其余两人,“当以死乞师,自戮殉国!”
摇光还未来得及阻止,三人将长剑往项上一横,转眼之间,朱红飞溅如樱花飘散,地上的血泊里,已然多了三具温热的死尸!
一片惊呼声里,摇光闭眼转身,命令随从:
“将三名使臣好生安葬,遗物送回黎国。”
荷华在车里目睹这一切,心情同样复杂无比。
于一国而言,强,万民安,弱,万民残。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她放下车帘,对驱车的车夫道:“继续前进罢。”
车轮缓缓滚动,驶过三名使臣的尸体。他们的双眼始终圆睁着,望向天空,仿佛在凝望千里外饱受战火侵略的故国。
傍晚,倦鸟归巢,成群结队地划过绯色天空,鸣声阵阵。
荷华带着一盅莲子汤,还有以金丝修复好的红翡断镯来御书房找宸王烨,还未进门,便听见摇光在房里为宸王烨念黎国使臣的血书:
“黎国陈情使者林世忠随同进贡正使参议官李贤等易服入都,数番跪叩官署,哀号乞援。
悲思奉君命至宸求救已过二秋,敝国横遭北蛮愈发猖獗,城垣尽毁,国君太子被掳北行,民众遭其荼毒。今赴京待命,又过数月,依旧未能成事,何以为臣?
君辱国破,皆因勇等未能竭诚请援所致,如今唯有以死恳请大人暨诸公俯允,传召驻王都宸使,晓之以大义,震之以声威,妥善谋划,还我君主,复我国土,以全臣之节义,则勇虽死无憾矣……”
念到“还我君主,复我国土,以全臣之节义”这句话之际,即便是冷静自恃如摇光,亦是微微一顿,声音里带上悲切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