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代带着空间下乡她吃肉馋哭别人(191)

作者:艾酷的晓猫 阅读记录

暮色渐浓时,炊烟在雪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姜柔站在自家房檐下,看着新换的椽子被夕阳镀上金边。

王丽抱着捆芦苇走过来,笑道:“屋顶再苫两层新草,今年冬天准暖和。”

另一边,随着知青们的住宿地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书记现在正在为一件事发愁着。

去年的时候,公社准备组建自己农场。

更早的时候,李书记就有了在靠山屯开设一个副业,以靠山屯生产大队为名,而这个副业就是养猪场。

如今年已经过完了,但养猪场建设的地点还没有找到核实的位置。

李书记为此可谓是很是发愁。

李书记蹲在队部办公室的火炉旁,烟袋锅子里的烟丝明明灭灭,映着他紧锁的眉头。

桌上摊开的手绘地图被烟灰烫出几个焦黄的洞,墨线勾勒的屯子轮廓旁歪歪扭扭写着“养猪场选址”五个大字。

“老张啊,”他忽然用烟杆敲了敲账本,“你说后山那片桦树林咋样?离水源近,又背风。”

张会计扶了扶掉漆的眼镜腿:“不成,那是公社划的防风林。”他蘸着唾沫翻到账本某一页,“去年伐木指标都超了,再动林子怕要挨批。”

门帘突然被掀开,裹着雪粒的冷风卷进来。

姜柔拎着个竹编暖笼站在门口,笼里煨着的烤红薯正滋滋冒糖油。“书记,听说您在找养猪场的地儿?”她跺了跺粘着雪疙瘩的棉鞋,“我倒有个主意。”

李书记眼睛一亮:“快说!”

“屯东头老磨坊后边那片洼地。”姜柔把暖笼放在桌上,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您看,离知青点才半里地,废弃的磨盘能当地基,旁边就是引水渠——”

“那可是盐碱地!”张会计突然打断,“种苞米都不长苗,能养猪?”

姜柔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个布包,展开是几株干枯的草。“这是去年秋收时我在那儿采的碱蓬草。”

她捻开草根处的土块,“您闻闻,半点腥气都没有,说明地下水位其实合适。”

又指了指窗外,“再说现在有知青劳力,挖条排水沟不过三五天功夫。”

李书记的烟袋锅子越磕越快。

去年县里畜牧站的技术员说过,盐碱地改造成本高,但确实不易滋生疫病。

他眯眼打量着这个总让人意外的女知青:“小姜啊,你咋懂这些?”

“我,我是在~”姜柔顿了顿,“我是在书里面学到的。我那边各式各样的书都有,这个判断方法,是孙小小过年回来后,给我带的一本外国书上面记载的。”

姜柔说的有模有样的,原本还有些怀疑的两人,也信了大半。

毕竟孙小小她们几个人过完年回来后,各自带的那一大堆书,又骗不了人。

李书记想了想,点点头,“那行,你去把李强给叫过来,我和他商量商量。”

不一会儿,李强踩着积雪匆匆赶来,棉袄肩头落满霜花。“三叔,找我啥事?”

李书记用烟杆戳了戳地图:“屯东头老磨坊洼地,你熟,说说看法?要是可以的话我们在那里建养猪场。”

李强愣了两秒,突然一拍大腿:“行啊!那地儿我知道,早年发大水时泡坏了磨坊,可地基还结实着呢。”

他掰着指头数,“离水渠近,清粪也方便,就是……”眉头突然皱起,“只不过那边很早之前是坟地,会不会不吉利啊?”

李书记想了想,说道:“我咋把这件事给忘了。”

“不过这不要紧,要是合适的话,到时候再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李强点头答应道:“行,那三叔我明天带人去看看。”

第147章 :确定下来

第二天清晨,凛冽的北风还在树梢打着旋儿,李强就带着李大栓和关盛往村东头的洼地去了。

天空微微泛着鱼肚白,寒气逼人,仿佛连空气都被冻住了。

三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细霜,挂在他们的眉毛和胡须上,像是戴上了白色的面具。

冻土在胶鞋底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仿佛是大地在诉说着冬天的寒冷。

李强手里握着的铁锹,在朝阳的照耀下被镀上了一层冷光,随着他的步伐,在裤腿上磕出轻响,像是在为他们的脚步伴奏。

呼出的白气刚离嘴唇,就被寒气凝成细霜,在他青黑的胡茬上结出一层毛茸茸的冰花,让他看起来像是长了一脸白色的络腮胡。

这片洼地横亘在屯子边缘,积雪下裸露的土层泛着灰白,像撒了把粗盐。

四周的树木被冻得僵硬,枝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偶尔有几片枯叶被风吹落,打着旋儿飘向远方。

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