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馅是腌大白菜,配上猪油炸和的馅料。
王丽看着姜柔的面粉说道:“姜柔你这也太亏了,一斤面粉要拿两斤杂粮才能换。”
姜柔对此无所谓,说道:“我提供面粉,你们来和面,包饺子,我可不会和面和包饺子!”
魏曼妮听到这句话,说道:“姜柔,原来还有你不会做的东西啊!”
姜柔挑眉一笑,用手指沾了点面粉弹向魏曼妮:“术业有专攻,做菜我还可以,但我手笨,包出来饺子根本不能看,所以还得仰仗各位大厨。”
她看向王丽,“王丽上一次冬至队里吃饺子的时候,我可看见了你包的饺子可漂亮了。”
王丽被逗得直乐,挽起袖子露出靛蓝色袖口:“少打趣我!”
随后几人围坐在炕桌旁,昏黄的煤油灯将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王丽边说边把面团摔在案板上,“我来揉面!你们可得把油灯往这儿挪挪。”
煤油灯的火苗在寒风中摇晃,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半张炕桌,孙小小赶紧摘下墙上的灯罩,用铁丝将油灯勾到更近的位置。
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面团被揉成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且有一定弹性的状态。
随后众人开始拿着开始擀面皮,因为没有专门的擀面杖,因此几人拿着酱油瓶,或者昨天做卤味用来去腥后留下来的空酒瓶,进行擀面皮。
王丽揪下一个个剂子,众人轮流用酒瓶将剂子擀成面皮。
姜柔负责给馅料调味,时不时提醒:“盐别放多了,就着腌白菜,咸淡得仔细掂量。”
孙小小笨手笨脚,包的饺子歪歪扭扭,褶子不是挤成一团,就是稀稀拉拉,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魏曼妮倒是手巧,学着王丽的样子包出麦穗饺,模样精致。
程雨突发奇想,把饺子捏成元宝状,还笑着说:“来年咱们都得发大财!”众人边包边聊,不时被呛人的油烟咳嗽打断,却也其乐融融。
随着案板上的饺子越堆越高,土炕被柴火烘得暖烘烘的,屋内满是面粉与猪油混合的香气,冲淡了屋外凛冽的寒意。
第135章 :离去
北风呼啸着,卷起细碎的雪花,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肆意飞舞。
今天是北方小年,靠山屯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离别的惆怅,又有归家的期盼。
这种情绪仿佛被风雪搅动得愈发浓烈,让整个屯子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
知青点的土坯房里,昏黄的油灯在窗棂的缝隙间摇摇晃晃,发出微弱却又坚韧的光芒。
那些开好了介绍信、攥着火车票的知青们,正在房间里忙着最后的整理。
墙上贴着的旧报纸已经被岁月磨去了颜色,墙角堆着的搪瓷缸、补丁摞补丁的被褥,静静地见证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那些艰苦却难忘的岁月。
“真要走了。”
孙小小摩挲着磨得起毛边的帆布包,帆布包上还留着初到北大荒时,被荆棘划破的痕迹。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舍,眼神落在正在帮同伴捆扎行李的姜柔身上,眼眶微微发红,“咱们当初坐着闷罐车一块儿来的,眨眼就过年了。这个年就留你一个人在这儿,可咋整?”
姜柔停下手里的动作,轻轻地把掉在额前的碎发别到耳后,嘴角勾起一抹安慰的笑:“又不是只有我一个,追风还陪着我呢。”
她拍了拍脚边蹲坐着的小黑狗追风,追风似乎也察觉到了离别的气氛,呜咽着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像是在安慰她,又像是在表达自己的不舍。
“对了,你们回去的时候,记得帮我个忙。”
姜柔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书名,“废品回收站、旧书摊,要是能找到初高中的教科书、课外书,就帮我捎几本回来,我有大用。”姜柔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一种对未来的执着和希望。
“放心!”孙小小一把夺过纸条,语气豪爽却又带着一丝调侃,“我保证给你带个十几本回来!要是供销社有新出的小人书,我也给你抢几本!”
程雨把装满馒头的干粮袋往肩上一甩,爽朗地应道:“我家附近的旧书摊老板跟我熟,我多淘些有用的!”她的声音洪亮,却也带着一丝不舍,转头看了看姜柔,眼神里有些担忧。
魏曼妮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我爷爷书房里有不少好书,我偷偷拿几本给你带过来。”
她的声音细若蚊蝇,似乎有些担心会被拒绝,但眼神里却透着一种倔强。
姜柔连忙摆手:“别勉强,尽力就好。你们路上注意安全,比啥都强。”
她的眼神温柔,像是在安慰他们,又像是在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