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王丽在此之前可是女知青那边的代表,管理着一众女知青的,是有加分项的。
很多男知青更是还不如姜柔,大部分都是剩下的工分结算下来居然只有几斤粮食。
这么一对比下来,姜柔工分结算下来能分配到三十斤的粮食是多么的厉害了,至少今年没有出现干了一年下来,没有倒欠大队公社的粮食。
经过一上午的时间,算好了所有人这一年的工分结算。
李书记站在台阶上,看着大家满载而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大家都辛苦了!这一年收成不错,多亏了大伙齐心协力。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加油,往后是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红火!”
第134章 :包饺子
“好了,等会儿大家就拿着条子去找会计大队长,签字领粮食吧!”
随后众人便离开了,每个人拿着自己的条子,带着麻袋去领粮食了。
李洁看着姜柔两手空空的,直接就跟着众人一块走了。
“姜柔姐,你的麻袋呢?”
大队可没有免费的袋子给你装粮食,袋子都是大家自己准备。
没有袋子也没事,大队可以卖给你,一个麻袋五毛钱。
“你可是有着将近三十斤的粮食……”李洁和姜柔说了大队不会免费给你准备袋子装粮食。
姜柔听完后,一脸懵,她是真不知道,她的随身空间里的倒是有袋子,但那些袋子外表上面的图案一看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没法在大庭广众下拿出来。
只能苦笑,说道:“我还真没准备麻袋!”
“姜柔姐,那你先用我的吧,反正我也没有多少粮食,到时候让我哥给装一块就行了!”李洁说着将自己手上的麻袋塞到了姜柔手上。
姜柔倒是没有拒绝,感谢道:“真是谢谢啦,等回头,我就将麻袋还给你!”
姜柔拿着李洁给的麻袋,随着人群来到领粮处。会计和大队长坐在桌前,认真地核对每个人的条子,然后在上面签字,指挥着人们去仓库装粮食。
轮到姜柔时,会计接过她的条子,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说:“姜柔,二十九斤八两,没错。”
随后在条子上签好字,递给旁边的大队长。
大队长李强也签完字后,指了指仓库的方向说:“去吧,粮食都在那儿,装的时候小心点儿,别撒了。”
姜柔走进仓库,里面弥漫着粮食特有的香气。
地上堆着几大堆粮食,有金黄的玉米、饱满的麦粒,还有带着些许红皮的高粱。
仓库的一角,几个社员正拿着簸箕和扫帚,把散落在地上的粮食扫到一起,重新装袋。
姜柔找到自己那份粮食,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装进麻袋里。
看着这满满一袋粮食,她心里既踏实又感慨。
虽然她的随身空间里的粮食很多,根本不缺这点粮食,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粮食可是她
几个月辛勤劳作的成果,让她很踏实。
装好粮食后,姜柔吃力地扛起麻袋,往知青宿舍走去。
麻袋很沉,压得她肩膀生疼,但她咬着牙坚持着。
一路上,不断有知青和社员跟她打招呼,眼神里既有羡慕,也有佩服。
回到宿舍,姜柔把麻袋放在墙角,长舒了一口气。
这时,程雨早就回来了,她入冬后才来到北大荒的,可以说错过了最忙的时候,之后的每天出勤,基本上干不到什么活,每天计的工分都是最基础的,因此几乎没有结余下来多少工分,分不到多少粮食。
既然如此她还不如将这点粮食换成钱,虽然只有几块钱,但这时候的几块钱,可是很值钱的,能买到很多东西。
她们知青下乡插队,插的是生产大队,没有被分配到农场。
可没有农场那种每月还有工资拿,每年工分结算下来的粮食就是唯一的收入了。
好一点的家庭,家里会邮寄,过来支援一下自己,如魏曼妮,出生在知干家庭,家里每月邮寄支援过来的物资,即便对方什么也不干,也能活的好好的。
当然前提是没有遇到,上次那样的大暴雪,直接导致靠山屯与外界失联了大半个月,加上大队将粮食存放错误的情况。
而家里差的,那只能靠自己了。
今天是腊月廿一,距离北方小年还有一天。
随着年底总结完成了,程雨、孙小小这些开了介绍信买了火车票,回家过年了,也要走了。
晚上的时候,姜柔从随身空间里拿出了面粉。
而此时的王丽三人也已经被叫过来了。
看到姜柔拿出免费,众人很是惊讶。
程雨惊讶问出:“姜柔你哪来的面粉啊?”
这面粉是姜柔随身空间里的,但姜柔自然不可能这么说,而是借口说道:“我拿自己的一部分粮食换的,换的这些面粉是用来和面,擀面皮,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