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目光扫过她缀满补丁的衣襟,仍俯身将令牌放入她掌心:"小道友骨龄尚稚,不妨待经脉长开些。"
那青玉令纹刻着绵延山峰,凉意渗进她掌纹。
"谢仙长垂训。"苏澄唇角抿成青线,目光笃定。
布鞋踏过石板却似铁锥凿地般稳当。
第3章 小乞丐靠修仙逆袭人生3
沿玄色小旗指引抵达山阶前,雾障如流沙般涌动,隐约现出五级青石台阶。
十数名试炼者候在阶前,衣袂被山风吹得簌簌作响。
浅青衫弟子手中铜铃未歇,人群已陆续出发。
苏澄缀在队尾,寒气自青石阶渗出,穿透草鞋直刺脚心。
抬脚便觉得山风裹挟水珠扑面,睫毛瞬凝白霜,鼻腔冻得发麻。
机械抬腿前行时,前头脚步声零落四散。
粗麻衣被汗水浸透紧贴脊背,喉间泛起腥甜,布鞋渗出的水渍在石阶拖出蜿蜒湿痕。
她撑住生苔岩壁喘息,忽然记起虎鲸洄游时用尾鳍搅动洋流换气的姿态。
刻意将呼吸调成深海漩涡的韵律,肺腑灼烧感竟真消退三分。
掌心抹去面上凝结的薄霜,她继续攀登。
当值守弟子衣色由月白转为鸦青,苏澄踏过第一千零七级石阶。
耳鸣似万千银针坠地,扭曲晃动的视野里,膝盖震颤竟与石阶震动同频,却始终未过三息之限。
值守弟子盯着玉牌跃至"千五百"的朱砂印,眼底闪过惊色。
苏澄瞳孔已涣散如雾海,整个人栽进浓雾。
——
浓烈陈艾气息刺入鼻腔,她在刺痛中苏醒。
胸腔好似压着千斤铁砧,手指抠进石床裂隙,如蚕蛹般艰难弓身。
石壁上嵌着的星砂在眼前明灭闪烁,原是云水宗独有的萤石矿脉。
确认未被遣返山脚后,她跌回石床,药香浸润的安全感漫上心头。
.
沉水香雾绕柱而升,云水宗主江一末拢着灰绡广袖端坐主座,时不时的与左右长老目光相接。
王长老接过名录,笔尖墨迹犹新。
宋长老眉梢微动,视线凝在卷末——本届试炼虽仅十人通关,却刷新十年登阶记录。
尤其那个叫苏澄的丫头,以十岁稚龄竟登顶千五百级。
暮色浸染殿宇时,苏澄与九名新晋弟子立于阶前。
众人的衣服上沾了些灰尘,眸光闪闪如寒夜孤灯。
青衫执事轻轻展开卷轴,声音朗朗:"苏澄,年十岁,一千六百五十阶,暂列剑符双修弟子席听讲。"
"朱辛晗,年十九,一千六百六十阶,入药修门。"
"刘凌达,一千六百八十阶......"
青玉令一一分发完毕,悬着青色剑纹玉珏的师兄引苏澄入阵。
石径蜿蜒如蛇,万千剑影悬空流转。
"此剑气乃剑修前辈离山时所留。" 剑修王冬腰间珊瑚橙佩剑轻晃,袖口新绣的流云纹针脚整齐。
转过三道刻满古篆的剑碑,石洞前珠灯正吐幽黄光晕。
王冬抬起掌风,拂去石案积尘:"卯时研读《基础剑谱》与《符箓初解》,辟谷丹每逢十五服用赤玉瓶内红褐色那粒。掌门特意交代......"
他忽然屈指一弹,拦截住空气中浮动的湛蓝剑气。
剑气在空中停留了一秒,随后如雾般消散。
他脸上强装镇定,缓缓说道:“若有机缘能留住某道剑气,那便算得到了剑魄的认可。”
“谢师兄指点。”苏澄俯身,向他抱手作揖,以表达心中的感谢。
暮色完全暗沉时,苏澄展开卷轴,凝神推演起来。
她刚闭目调息,就感到游离的剑气过于强大,直接撞碎了体内的灵息轨迹,迸发出点点银芒。
目光微微一沉,随即重新调整吐纳节奏,使其与剑鸣频率相符合。
她任由剑气顺着经络游走,发现竟然异常顺畅。
当洞外的天光照到脸上,苏澄摊开了掌心。
发现灵气在手中灵活跳动,这让她感到十分惊喜。
这一夜,非但没有耗费心神,反而感觉身体更加轻盈。
咽下辟谷丹后,她并指为剑,开始演练图谱。
同时,配合着虎鲸族特有的深海涡流式吐纳法。
寻常的劈刺动作竟然能省去三分气力。
剑势威力迅猛,吸引了周身剑气围绕着她旋转。
偏偏那《符箓初解》中的小字密密麻麻,看得脑中晕眩,如浆糊翻搅。
昨夜强行撑开眼皮,硬是将所有符文脉络刻进记忆。
辰时钟声催得急,她一脸心虚,慢腾腾挪进学堂。
授课符师接过歪扭黄符,惊的眼睛瞪大,半晌摇头笑出声。
朱砂痕迹断断续续浸在符纸上,灵气如风中残烛。
虽然摹得其形,却似幼童执刀,空有利刃之状。
"十岁稚童能摹至此..."符师指腹抚过符纸,"仍需千锤百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