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京旧札(37)

作者:Further 阅读记录

“他们说什么了?”

宁之南清了清嗓子,挺直身板,装模作样故意压低声线道:“父亲为何执意如此?难道在父亲眼里,辰光不能凭一己之力考取进士吗?就非得走这些歪门邪道吗?”

“这叫什么歪门邪道?那可是正四品官员,官家面前的红人,你日后考取进士也是要与这大人打照面的,早晚不都得认识?我有时真是不得不说你们这些读书人,自诩清高,死要面子活受罪!”

“孩儿不是自诩清高,只是不想看父亲这样为我劳累奔命。因为经商,我们没少受别人白眼,也没少吃苦,如今孩儿能进京赶考,就是想让父亲长脸。我自诩才华有几,但如今尚未应试,便让父亲如此汲汲营营结交四方,孩儿心中有愧。”宁之南边说边恭恭敬敬地作揖,抬起头又说,“何况,孩儿知道您今日来此另有一事,便是与那宁二……”

话说到这儿,宁之南突然收了声。

穆宜华立马抓住:“宁二娘子!他知道你?”

宁之南怨道:“哪是知道我,他们是把宁之雅当做了宁二娘子。这汴京城里谁不知道我才是宁家二娘子,可按照族中辈分,宁之雅也确实是老二。我觉得我叔婶知道此事,但却不提。那贺郎君,开口还将我当做宁之雅呢,真是乐死我了。”

穆宜华叹气:“你这叔婶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宁之南拿着架势继续演:“宁家二娘子之事,孩儿知晓,然姻缘不可强求,若是为利为来,那便会因利而散,实在徒劳。”最后几个字,她装腔作势地重重顿下去,颇有些瓦肆里演戏的意味。

穆宜华被她拿腔拿调的样子笑得肚子疼,她拉着宁之南的手说道:“照你这么说,这个贺郎君倒还真是个好的。我看宁伯伯怕是早就打听过这个人,不然也不会去见了。”

宁之南努努嘴,没说话便躺下了。

穆宜华整理好床铺后,也躺下在她身边,轻轻问道:“哎,那贺郎君长得如何?”

宁之南似乎有些困倦,声音哝哝的:“嗯……他生得……也还行吧。”

第17章

四月下旬,春闱临近,整个汴京城仿佛在迎接一场盛大节日的到来,大相国寺的香火在这几日尤旺,明明家中并无科考之人,宁之南还是拉着穆宜华和虞倩倩一同去寺庙里赶了这趟热闹。

春闱乃是重中之重,朝廷上下皆是严阵以待。作为主考官的穆同知更是被要求住在宫中。穆宜华府中操持,命人去宫中送了熏香膳食、补药衣物,将穆同知照顾得舒服。往年主持春闱工作的官员们时有因为天气与操劳而生病的,可穆同知却是神清气爽,无丝毫疲惫之像。同僚们见之皆感慨女儿孝顺能干。

科考前几日,穆同知被放回府上修整。穆宜华却忙了起来,被褥暖炉、吃食点心一样样准备起来,还吩咐府里的蜜煎局和果子局准备了穆同知爱吃的蜜饯糕点,用油纸包好一并带到贡院去。

穆长青在一旁看着,不禁感慨:“这是闹饥荒要逃命吗?”

穆宜华小声埋怨:“你看看你,也不知道帮我。如今虽然是四月,但夜里还是冷的,贡院里除了隔间、恭桶、木板桌椅其余一概没有,虽说父亲不是考生,待遇会好些,但为防止考察官徇私舞弊,也是不允许进出的,得在里面关三天呢。那边的东西必定是不如自家的,父亲为这事忙前忙后月余,都没能好好休息,只能让他在贡院稍微住得舒坦一些了。”

“那我以后科考去了,姐姐也替我准备。”穆长青卖乖。

穆宜华笑道:“你要是能过乡试成了举人我就谢天谢地了。”

四月二十日黎明,天方才蒙蒙亮,穆家的马车便停在了贡院门口。不管是考官还是考生皆不得提前入院,是以他们只能趁着微弱的日光早早地到达此地。

贡院外已有一些官员等候。穆同知下了马车,拱手道:“孟兄,我来迟一步,实在是对不住。”

“不妨事,我也才刚到。”孟秋回礼,“如今就等曹兄的钥匙便可开这贡院的门了。”

“父亲。”穆宜华拉着穆长青从马车上下来,同各官员行礼:“叔叔伯伯们好。”

孟秋看着穆家的一双儿女,忍不住夸赞:“女贤子孝,穆兄啊你可真是让贤弟羡慕。我们家的孩子可是一个都敌不过你的啊。”

穆宜华笑回道:“孟叔叔说这话,孟娘子那一手好厨艺可不答应。”

孟秋听罢抚掌大笑,直夸穆宜华会说话。

突然,穆长青拽了拽穆宜华的衣角:“姐姐,那儿有个人欸。”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一年轻男子披着略薄的外氅坐在离贡院不远的早点摊里,双手捧着一杯热茶,神情专注,黎明的寒风吹得他的脸有些苍白泛红,可他却不为所动,只就着烛光认真地看书。穆宜华一眼便认出了是那日书店里遇见的人,好像叫左……左什么……

上一篇: 九章奇案 下一篇: 咸鱼假卧底她又怂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