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戴簪花的女子,嘴角攒出盈盈的笑,“你们甘心让我输吗?胜与负就攥在你们手里。”
被逼着跪了一晚的蔽思菱,这会才终于心甘情愿地松了腰板。
放几名毛贼归去时,解裁春探问了李县令上任以来,青平县缉拿匪盗一事。风评居然不错。
据他们说,李县令政绩无双,有口皆碑。
官府抓住的那些路匪,都是四处打家劫舍的流寇。从一个地方流窜到另一个地方,赶不尽,杀不绝。而朝廷颁布下来的通缉令,到了地方,不出一周,就会被撕了榜,聚集了一大堆街坊邻居到菜市口看砍头。
费清明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我们多虑了。是孙师爷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百闻不如一见。”用完早餐的解裁春,用帕子擦嘴。“那我们就去会会这位李县令。”
看他这位父母官,当真如贼寇口中说的那般良心与否。能不能对得住公堂上悬挂的明镜高悬四个大字,撑得起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赞誉。
本次会晤,由费清明个人出面,与李县令详细交谈。解裁春全程不发一言,单观望着青天衙门的房檐出神。
“竟有此事!”李县令一拍惊堂木,派遣差役去捉拿孙师爷,当面斥问。
年过六旬的孙师爷,与费清明对簿公堂。在李县令威厉的训斥声下跪伏,“小人知罪。”
老泪纵横的孙师爷,横眉冷对的李县令,事态发展流畅的像一出大快人心的戏剧,浓妆艳抹的戏子们都散场了,解裁春还没有入戏。
李县令纵与费清明高谈阔论,慷慨陈词,把解裁春当做陪衬花瓶,男儿身边惯常附带的仙婢美妾,也禁不住顺着她抬头眺望的方向瞥。
第14章 被架在火上烤真能见着什么,……
真能见着什么,就能当场解惑。心不会空悬着,在久不落地的惶惶不安中直打鼓。
正是由于什么都见不着,而对方分明又瞧得出神,李县令心里头才会落了个抓心挠肺,又迟迟不解。“姑娘,你看了一下午,究竟看到些什么。”
“聚集了。”
“什么东西聚集了?”他怎么什么都看不到。李县令揉揉眼,确定解裁春仰望的青堂瓦舍空空如也。
“那是自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旦贪墨污眼,心就黑了,心一黑,了不可见。”解裁春答,“目之所及,有时是一种奢侈。承受相应的负担,就要甘冒失去的风险。”
“看来这位姑娘还是对我多有误会。”李县令苦笑。“诚然是我之过。是我聘用了孙正赐,致使他犯下大错。也是我有眼无珠,一番信任被白白辜负。”
解裁春并不与他多做争辩,她瞥着搭在李县令脖子上的手,青白色的,顶端的指甲由紫发黑,“李大人是否时常感到腰肩酸痛,如负重物。两眼昏黑,一无所见。”
“姑娘料事如神,所言不差。”李县令抹着眼下深重的青影,“本官数十年如一日,夙夜不懈。身体每况愈下,怕再过不久,就要退位让贤了。”
“的确。”解裁春肯定他的后半句。是该退位了,却不是让贤所致。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身陷迷瘴之人,已一脚踏入阿鼻地狱。见不得烈火烧身,孽海沉浮。假以时日,必当履汤蹈火,涉海凿河。
她牵起费清明的手,不欲与一个将死之人多言。“我们走吧。”
解裁春走了几步,停下来回头。也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假如有过之人现在坦白从宽,我尚可捞其一把。李公以为如何?”
咬住大肥鱼的鹬鸟,会因为贪恋到嘴的鲜肉,久久不肯松口。直到完整地被拖进水中,行至溺毙方才止休。
世间多的是人不撞南墙不回头,宁可顶着头破血流的凶险,亦要吃得满嘴流油,啃尽百姓的每一根骨头。
李县令落在他们身后,塞满县衙的无头鬼们,掰断了胳膊腿,四处寻觅着害死他们的杀人凶手。数量满到都要溢出大门。
而顺利找到的那一位,趴在李县令背部,死死勒着他的脖子。
在他脚下,有几位趴在地上爬的,颇费周折,找到了目标。张开血盆大口,噬咬着他的灵魂。
“衙内清贫,区区之数。对两位恩公招待不周。吾心甚愧。”李县令朝他们一鞠躬,“我会多招募几位官吏,下次绝不怠慢!”
李县令的行事章程,若能跟他的面子工程一般,做到极致,那才是他治下的民众之福。解裁春揽紧费清明的臂弯,“恰恰相反。太拥挤了。”
张员外家举办的喜宴定在一日之后,二人脚程快赶慢赶,奔至张家庄,卡在了入门条件上——他们没有收到张员外家请帖。不得平白无故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