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8)

作者:李七郎 阅读记录

所以消息比较灵通。

“哎呀,真的吗?”

“这可了不得啊,皇城司惯常最威风霸道的,会不会影响咱们西楼这边儿呀?”

“难怪我刚才从后角门过来,瞧见南楼那边都有皇城司的人把守呢!”

皇城司是汴京最神秘也最霸道的衙门。

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和清朝的血滴子。

他们直属于皇帝本人管理,日常负责执掌宫禁、周庐宿卫,监察官员,抓捕探子和刺探情报。

众人闻言,一时间议论纷纷。

都觉得害怕。

“还血流成河呢,你就瞎吹吧,刘西施!嘴上没个把门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对面的廖娘子闻言。

嗤笑了一声。

作为西楼资格最老的员工,也是二楼茶水间专管烧水的妇人。

她惯常看不上刘娘子神秘兮兮的传闲话做派。

和往常一样,逮着就要刺挠一句。

直接叫外号。

“我咋瞎吹了,我家男人昨晚就去南楼卖果子了,亲眼瞧见的真真儿的。”

刘西施不忿。

她最不喜欢刘西施这个外号,因为她的外表和西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反义词。

偏偏这个姓廖的每次都要叫。

给她气的不行。

每次气狠了,便乘着没人的时候,偷偷往她的鞋子里放了几只臭大姐。

“那都血流成河了,你家男人在南楼咋好好的,难道你家男人还跟皇城司有交情啊?”

廖娘子瞟了她一眼。

云淡风轻。

偏偏嘲讽的意思不言而喻。

“额,那......虽然没有,可我家男人是正经人。”

见大家因为廖娘子的话。

都变得一脸怀疑。

不信自己的消息。

刘西施的脸顿时气得通红。

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就昂着头率先往外走:

“反正说的是实话,你们不信算了!”

哼!

廖春花,你给我等着,今天一定给你鞋子里多放几只臭大姐!

“哎呀,刘西......娘子也真是的,跑这么快干嘛!”

“嘿嘿嘿,她是臊了,廖娘子总不给她面子!”

“那也怪她自己啊,总是爱把一根针说成一个棒槌!”

眼看到辰时了。

众人一边笑嘻嘻的议论,一边收拾好仪容仪表往外走。

杨蔓娘对于廖娘子和刘娘子的恩恩怨怨不感兴趣。

她在思量着早晨老三杨盼娘的话,自家的米面只能支撑三天的消耗了。

若是不想饿肚子,这两日就得去买米了。

一斗米十五文,刚才听吕小娘说。这两日米价听说又涨了一文,那就是十六文。

再加上之前储存的冻白菜和土豆混合着,勉强够三个人吃十二天左右,还不能吃太饱。

她自己还好,每日上班能吃一顿午饭,当然是没有肉的,大多是烩白菜水饭,但是量还算足,至少中午可以吃饱。

家里两个小的就不行了,每顿饭都等着米下锅的。

还有每个月的买盐钱,油钱,木炭钱,房租钱,零零散散的,也是一大笔银子。

可以说。

杨蔓娘虽然在汴京最富贵华丽的销金窟矾楼上班,但她的生活依旧是赤贫。

但凡一个月不上班,兄妹三人都有可能饿死冻死。

穿越又如何,汴京城常住人口一百三十多万,加上驻军和流动人口,将近两百万人,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底层刨食的。

没钱没势。

不被欺负都很难了。

没有力气去码头搬货赚钱。

也没银子去织锦院学绣娘,或者跟收徒的大厨娘学厨娘这样的技术工种。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力气,还没个技术特长。

在酒楼做灯烛侍女的活计虽然稳定,但上升渠道几乎没有。

这年头做到管事的,都是东家的心腹,或者签了卖身契的,管事的只要不犯大错,基本都是干一辈子的。

若不是长相方面还算有优势,就连如今这活计也轮不到的。

等等!

技术特长?

她,似乎有啊!

写小说算吗?

上辈子杨蔓娘在一家网站,做签约作者连载小说。

还写过几本出圈的作品,上了网站的畅销榜。

不过。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网络,自然不能考虑像上辈子那样在网络上连载小说。

只能考虑全本或者纸媒。

大宋的印刷业发达,书坊很多,报纸也很多。

很多话本作者都写了全本小说拿去书店推销。

报纸的种类很多,有官办的朝报、邸报,也有私人办的新闻和各类小报,五花八门。

不过在她的记忆里,这个年代,无论是民间小报还是朝廷邸报,都没有刊登小说的先例。

朝报和邸报,讲的都是朝廷大事,官员任免,自然是不可能连载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