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吟刀啸(367)

作者:满襟明月 阅读记录

窗外红日,光芒万丈。

当尹若游离开善照寺,来到这家茶楼寻她之时,已过了约莫两刻钟,她还举目凝望着窗外的天光灿烂,令尹若游颇觉纳闷:“你看什么?”

“今天的阳光很好,我想……明天的阳光应该更好吧?”

尹若游并未看向窗外,她看的是颜如舜的面孔,以及颜如舜眼眸中的光亮,也微微笑了一笑:“是。”

“你陪我去个地方好吗?”颜如舜道。

“哪里?”

“有河水的地方都行……不如,就去丰山后山吧?”

前往目的地的路上,颜如舜解释道:“其实,当初我阿母没有葬在墓里。虽然常言道‘入土为安’,但我阿母死在栀州丹香镇,我若把她葬在那儿,我不知隔多少年才能回去一趟,倘若发生什么意外变故让她的坟墓遭遇损坏,我也无法知晓。还是冷红女侠提议,佛家有火葬风俗,我遂将阿母的遗体火化,骨灰撒在了丹香镇的河里。今后,无论我到了何方何地,但有水源处,我随时都能祭拜她。”

丰山的前山后山皆有一条小河,但后山道路曲折,平时少有人来,显然更为清静。

上得山中,林木茂盛,颜如舜点燃在途中商铺买的一炷香,插在河边土壤里,诚心拜了三拜,方站起身来。

尹若游始终陪伴在她身旁,望着东流而去的悠悠河水,忽轻声开口:“你的心愿已了,这世上以后还有什么留得住你?”

这话说得突兀,颜如舜闻言微愕,略一思索,才想起那日谢缘觉画了一幅她们在昙华馆夜宴的图画,她向舍迦讨要此画,是怀有和她们分开之意,她只当是尹若游重提此事,笑道:“我们不是已讨论过了吗?我们要办的事还多着呢,我现在是肯定不会离开的。”

“我不是指这件事。”尹若游似斟酌着用词,半晌话锋一转,“那天你中了诸天教的毒,却还未到命悬一线的时候,你明白我为什么会流泪吗?”

颜如舜沉默。

“因为我害怕。有时候,我感觉你就像一阵风,动息有情,却来去无迹,是一阵谁也抓不住的风。”尹若游此时的声音比风更轻,“若不是那桩仇恨拖住了你,你或许早就飞离了这个世间。”

是以,颜如舜大仇得报,尹若游心中除了欢喜,还有一丝隐隐的忧惧。

“如今,你的心愿已了,这世上以后还有什么留得住你?”

颜如舜仍然沉默。

没有回答。

乌鸦停在树枝,山林间有风声飒飒作响,金乌逐渐西坠,傍晚黄昏悄然来临,河面流水都覆上一层浅金。天色已晚,是该下山回城了,尹若游不再等待颜如舜的回应,就在她转身欲走的那一瞬,颜如舜突然拉住她的手臂。

尹若游回过头,琥珀色的双眸正对上颜如舜盛着夕阳的眼睛。

“你。”颜如舜的语气是从未有过的郑重,“你能抓得住我,也能留得住我。”

说完最后一个字,她倾身往前,凑到尹若游唇边,只余半寸距离,却停住不动,彼此间的呼吸在这一刻都变得紊乱无比。尹若游神情凝滞片刻,倏又风吹花开般展颜一笑,主动将这半寸距离补上,吻在颜如舜的唇上。

第138章 灵乌引路探吉凶,凤凰浴火见天光(五)

日已落,长安城应已到宵禁时候,她们索性在山中待了一夜,只是为避免凌岁寒与谢缘觉担心,让“如愿”返家报了个信,继而便一同躺在林间草地上,幕天席地,观星望月,谈了半宿闲话,才沉沉睡去。

翌日天明,两人携手下山,回昙华馆之前,先去了一趟乐宣坊的有朋客栈。

先前她们在袁成豪那里打探到的关于诸天教的情况,也应该告诉给定山派众人。

双方见了面,谈完话,尹若游向凌知白问道:“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再过几日,我们大师伯和三师叔、七师叔会前来长安。”凌知白道,“此事不瞒你们,不久前江湖上发生一桩命案,死者是中毒而死,但那毒颇有些古怪,许多大夫都辨不出它的来历,我三师叔与七师叔怀疑是秦艽重出江湖,因此前往调查。据说最近已调查完毕,回了定山,此次他们与大师伯同来长安见我们,或许与此事有关。”

她所说的大师伯与三师叔、七师叔,指的应是定山七杰里的望岱与玄鸿、拾霞三人。

既然定山派已派来长辈前来领导他们处置此事,颜如舜与尹若游也就放下心,不再过问插手,欲告辞离开。

“颜女侠。”凌知白送她们走到门口,略一犹豫,又开口把颜如舜唤住问道,“凌岁寒所中之毒……”

颜如舜笑道:“放心吧,她的毒已解。只是谢缘觉最近操劳过甚,身体略有不适,需要休养,你们若是想要她陪你们找诸天教,还是再等等吧。”

上一篇: 捡到醉酒的美人姐姐 下一篇: 那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