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逃荒:我的金手指通未来/干旱求生:农妇的穿越之旅(171)+番外

作者:昪宝 阅读记录

“这位读书人,你叫住我们俩可是有什么事情?”一个婆子高兴完了,回过神来问道。

“这位姐姐,事情是这样的。”赵文才这下大姐也不叫了,直接称呼姐姐,然后瞎话张口就来:“我和族兄原本是常州人,这次我们那里先后遇到了旱灾和蝗灾,实在是难以为生,我娘说我们家原有一个没出五服的舅舅,年轻时在顶梁州闯荡,从家里收到的最后一封信件来看,应该是在道林县落脚的。道林县又一直就是咱们大梁国出了名的富裕县,家里人便也想着过来投奔舅舅。”

“然后呢?”两个婆子看到赵文才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不由得追问道。

赵文才叹了一口气,接着说:“我家姐姐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身子骨就有些弱。这一路着急忙慌的赶路,半路上就有些受不住,为了照顾她的身子,家里人只好放慢了脚步。但也害怕迟则生变,所以便派了我和族兄先来探路,可是我们来了有两天了,始终没有找到我那舅舅。”

赵文才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才又接着说:“好在家里头原也没打算只依靠舅舅,我娘也说了,若是找不到人,便让我们先打听清楚县城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落脚,如何落脚。我兄弟二人原想上街打听,可是不知为何,街上众人似乎都对外地人格外排斥。因此万不得已,才来了这大宅门。相比两位姐姐见多识广,应是不会吝啬告知一二才是。”

“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公子看起来有些疲倦。”两个婆子恍然,又见赵文才虽然气质儒雅,但是到底有些风尘仆仆之象,便更相信了几分。好在两人平时的工作就是看着内院的门,这会子那些丫鬟们都已经回去了,她们两个便也不着急回去,因此便也有时间跟赵文才两人聊天。

“是啊。”赵文才马上叹了口气,接口说道:“不敢瞒两位姐姐,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我娘还给我兄弟二人带了些白面馒头和烧饼,但是我估摸着这个情况,怕是要找个地方把馒头换成粗粮饼子,才能让我们两兄弟能撑久一点呢。”

赵文才假装无意的说完这段话,那两个婆子迅速对视了一眼。读书人固然是要敬重的,但是自己能有些好处那才更实惠不是。

张婆子马上开口了:“哎呀这可不好换,虽然说细粮难得,但是现在好些人家都舍不得吃呢。”

另一个李婆子马上接口:“是啊,要不我们姐两个吃点亏,正好家里头新蒸了一些玉米面的窝头,与你二人交换了吧?”

赵文才笑着摆摆手:“哪里能让二位姐姐吃亏,我们住的客栈,白面馒头二十五文一个,玉米面馒头十文一个,实在不行我们回去换也成。再说了,我们家这个烧饼里头的油酥足,还撒了芝麻,又是在炉子里头慢慢地烘烤来的,咬一口满嘴焦香,想必换五个玉米面馒头是没问题的。再说了,我们哥俩的本意是想打听打听这县城里头的情况,倒是不着急换东西的。说不准家里人不日就到了。”

第138章 大户人家的笃定

两位婆子听他这么一说,反而有些着急了,要知道她们做下人的,又不是主家贴身伺候的,虽然饿不着她们,但是细粮却是别想的。因此除了主家有喜的时候偶尔能得到些赏赐,平常她们和家人还真没机会吃到白面馒头和烧饼这种东西。

重要的是现在外头细粮八十五文一斤,要知道以前大米白面可才八文钱一斤的,这个价格,他们这种主家提供了吃住的人家,就算偶尔得了些油水,家里也是要计划着用的。再说她们一个守门的,又是内院的门,能得油水的机会就少,因此根本就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

不过,这次如果能用她们平时的饭食,从这个读书人这里换到细粮,给家里的小孙子换换口味,她们两人自然不会白白放过这次机会。

想清楚,张婆子又笑着开口:“何必去麻烦客栈呢,你想知道什么?问我们姐俩就行了。这粮食我们也一趟水跟你换了,不是正好嘛?”

“如此也是可以的,那烦请两位姐姐给我大致讲讲县城里头的情况。”赵文才原就是故意拉扯上客栈,目的是为了让这两婆子知道他也不是冤大头,只要她们愿意用正常的价格交换,他自然也不会拒绝。

两个婆子见他没有拒绝,顿时就你一句我一句地把她们知道的道林县的情况说了出来,可惜她们平时听到的消息大多也是丫鬟婆子小厮里头流传的,多是哪家的布料便宜,哪家的首饰花样多等等。她们觉得赵文才是读书人家,还特意跟他说了,城中有个安静的巷子,靠近道林书院的,都是读书人居多,建议他们可以去那里买或者租赁宅子,包括城中哪个牙行更靠谱,都跟两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