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凤清不禁笑出声,“我算是明白了,我在芍药的眼里就没有不好的吧?人家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我看我在芍药眼里也是西施,哈哈哈......”
芍药被逗得小脸微红,紧抿着嘴不说话。
凤清笑够了,收敛了神色,声音带着些许怅然,又说道:“我的确不够勇敢,至少在面对感情上,不如顾姮勇敢。这次见她,就像换了一个人,没有了以前的娇纵,但多了几分悲悯,我很羡慕她可以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愿意为了爱人改变自己。但我做不到,我怕结果会让我失望,也怕一旦交出自己的心,就会被人拿捏。我时常觉得自己很拧巴,我明明已经开始喜欢国公爷,却还是总想着为自己留好退路,随时准备抽身而去。就像一只小乌龟,每次探头都只露出一点点,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缩进龟壳,护好自己。你说,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芍药想了想,“奴婢不知道夫妻之间该怎么相处才是对的,但是奴婢想说,夫人跟着自己的心走便是。夫人觉得如何做安心,就如何做,顾大娘子想来也是如此。夫人若是和国公爷在一起很开心,那就去吧,不要多想,旁人说的做的,都不如自己的感受来的实在。就像奴婢,外人都说我一个良家子做奴婢,委屈了自己。可奴婢从不觉得,休说姑娘待我极好,若没有姑娘,芍药更是早就不在了。奴婢觉得在姑娘身边就很开心,是不是良家子,奴婢并不在意。”
凤清微仰着头,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头,“你个傻丫头。”
芍药摸摸了鼻头,笑得眉眼弯弯。
“谢谢你的开解,芍药!”凤清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暗暗说道,白日的阴霾也一扫而光,胸怀宽敞了不少。
是啊,跟着自己的心试试吧,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她在心里对自己的未来又有了新的期待.....
第37章 出兵只有我亲自去,我才能放心。……
凤清的日子恢复了平静,在她进宫的次日,太后召见了萧太傅和萧侍郎,他们回府不久,萧侍郎调任御史中丞的诏令便从门下省发出,同时,允准了萧侍郎先前朝堂的提议。
看着萧侍郎是因为组织太学考核不力被贬职,但明眼人都知道,从礼部侍郎去御史台做一把手,可以参与中书决策,分明是明降暗升,太后与陛下对于此事的态度也就此分明。一时间,朝堂上抱病告假的官员都多了不少。
还没等世家叫屈,又一道惊雷让他们措手不及。萧中丞上任的第一道奏折,便是弹劾少府监监正广陵王,监察不力,以致铸银作假。
此言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陛下雷霆震怒,当堂下令让汝阳王亲自主持,带着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司一起彻查此案。
事态确实是照着凤清预料的方向发展了,宫中之前一直迟迟未有旨意下来,她便越发坚定了自己的猜测,如今算是落定了,她也大松了口气,而顾姮知道消息后当天
就返回了寿春。
“你不回顾家看看吗?”
“不了,我想回去帮帮三郎,若回了顾家,怕就出不来了。”
“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若是裴三郎一直不接受你呢?”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若是我千般努力也不能让他动心,那就是我们命里无缘吧。嫁不了他,那嫁给谁也无甚区别,左右我堂堂顾家女,还怕嫁不出去吗?”顾姮状似轻快地说着,但凤清还是看到了她眼底隐隐的水光。
看着马车渐行渐远,凤清心头又涌上一缕惆怅,想来她也坚持的很艰难吧,顶着世俗异样的眼光,旁人的指指点点,同为女子,这其中心酸自是能体会。凤清不禁长叹一声,真心希望她可以得偿所愿吧。
朝堂上狂风骤雨,越修这边也是焦头烂额。他已经率军抵达汉中郡,这里与寿春一样,是对抗回鹘的前线,不过汉中比寿春地势要好一些,与长安的回鹘军隔着巍巍八百里秦岭,尚且还有几分安稳。
汉中郡是益州门户,一旦汉中陷落,益州蜀地也将朝不保夕,届时敌军顺江而下,则能直扑建康。故而汝阳王特地将自己的心腹独孤彦放在了这里,而益州刺史是独孤彦的亲叔叔独孤宏,叔侄一心,方才使得这个梁国粮仓固若金汤。
独孤彦盼越修已经是望穿秋水,原因无他,长安的回鹘大汗已经缠绵病榻多时,西北张氏接连收复瓜州和沙州,势头正盛,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运用得当,一举收复雍凉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汉中的兵力有限,若是倾巢而出,恐有被人趁虚而入的危险,故急需越修率军来援。
遗憾的是,越修在建康时并不知晓全貌,只以为是来配合张氏牵制长安,助他们拿下凉州,故而只带了五千人马。独孤彦在接到越修后,看了眼越修身后的队伍,一脸的不可置信:“就这些人马?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