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缕衣(166)+番外

作者:糯团子 阅读记录

刘夫人在一旁帮着搭腔:“她从小跟着我三弟,什么伤都见过了。”

萤儿喜笑颜开,捧着药包凑到沈鸢眼前。

她洋洋得意:“我还知道这是白芷,这是紫苏,这是茯苓……”

许是耳濡目染,萤儿对各种中药都熟记于心,功效禁忌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她扬着下巴,颇有几分邀功的意思,“有些还是我采的呢。”

沈鸢笑着哄道:“萤儿这么厉害呀?”

萤儿摇头晃脑:“我和爹爹去山上采的!”

刘夫人挽起唇角笑:“知道了知道了,都是我们萤儿的功劳。”

她将孩子从榻上抱走,在手上颠了一颠,“我父亲也是郎中,我们几个从小常帮着父亲采药,过些日子你若是想去,也可以跟着我回老家。”

话音刚落,萤儿立刻嚷嚷着自己也想去。

刘夫人压低声音:“金吾卫如今还在陵江捞人呢,我估摸着还得等上十天半月,那些人才会打道回府。”

沈鸢诧异:“……金吾卫还在?”

她还以为以谢清鹤的性子,最多不过坚持三日。

沈鸢眉间轻蹙,指尖在茶杯上敲了一敲。

她从未想过谢清鹤竟让人沿着河道两边寻了整整两个月,几乎是挖地三尺。

刘掌柜那两日是和夫人拌嘴才会去睡船舱,为这事他还被人带去问过话。

长街上人人都知道刘掌柜家里是妻管严,每月总有那么几日被夫人赶去船舱睡。

有街坊邻里作证,刘掌柜很快被放走。

听说出来时还在街上买了两个红糖酥饼,说是自己被抓前,家里夫人交待,他不敢忘,怕又被赶出去,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秋霖脉脉,清寒透幕。

沈鸢和刘夫人同坐一车,书写“汴京”两字的匾额沐浴在风雨中,遥遥还能瞧见陵江边上的高台。

那样的高耸入云,直冲云霄。

沈鸢淡淡收回目光,往怀中的萤儿嘴里塞了一块玻璃糖,她笑着朝车夫道。

“走罢。”

朦胧烟雨在身后摇曳,沈鸢一路走过开封、彭城,又顺道去了业城。

刘夫人在家时帮着父亲采药制药,出嫁后又跟着丈夫学做生意,知识渊博,见多识广。

沈鸢一路走走停停,也跟着学了不少。

手臂上的伤痕渐淡,沈鸢唇角的笑意却渐渐深了许多。

萤儿笑嘻嘻,拿手指头戳戳沈鸢的脸颊:“姐姐有酒窝耶,萤儿也有。”

她努力伸着手,在自己颊边狠命戳上两个窟窿。

沈鸢笑弯了腰,俯身抱起萤儿。

萤儿美滋滋,抱着沈鸢的脖颈笑道:“姐姐,萤儿是不是瘦了?”

上个月沈鸢连萤儿都抱不动,如今却能一只手捞起。

刘夫人笑着揶揄:“萤儿,你刚吃了几碗饭?”

萤儿掐着手指头,声音怯怯:“一、二、三……”

声音越来越低,她忽然想起,自己不单吃了三碗饭,还吃了整整一盘肉。

萤儿小脸通红。

沈鸢笑着拿额头和萤儿相碰:“无妨,萤儿还小呢,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萤儿笑着抱紧沈鸢,朝刘夫人做了个鬼脸。

平州是刘夫人的老家,萤儿每年都会在这里住上三四个月。

沈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若是遇上天气好,她会跟在刘夫人身后上山采药,若是天气不好,她就留在家里做针黹。

论起采药制药,沈鸢自然比不得刘夫人,可若论起针线活,沈鸢却是翘首。

刘夫人比划着沈鸢手中的香囊,眉眼展露笑意:“姑娘这手也太巧了,这针线活……只怕我再学上十年,也比不上姑娘一半。”

萤儿从刘夫人的臂膀中探出一个脑袋:“姐姐,萤儿也要香囊,要……这么大的。”

她挥舞双臂,在空中比了一个圈,太过用力,萤儿差点跌坐在地,惹得沈鸢和刘夫人捧腹大笑。

沈鸢笑着道:“可没有这么大的香囊。”

萤儿面露失望,揪着自己的小辫子不语。

她躲在角落装蘑菇。

少顷,萤儿悄悄探出半个脑袋,腮帮子气得鼓鼓的:“你们怎么不来哄我!”

沈鸢眼睛弯弯:“没有那么大的香囊,不过可以做个草药袋,日后你背着上山采药也好。”

萤儿双眼放光,挨着沈鸢笑道:“好罢,那我就不生你的气了。”

刘夫人捏住萤儿的鼻子,笑着调侃:“你才多大,还学会生气了?”

萤儿一溜烟从炕上跳下,笑嘻嘻道:“和姑姑学的,姑姑不也经常生姑父的气。”

事后姑父还要拿着金簪子金镯子和刘夫人赔礼告罪。

萤儿有样学样。

刘夫人闹了个大红脸。

“你这孩子,定是你姑父教你的,真是一点长辈的样子也没有,没的教坏了孩子。你不是说明日要我带你上山吗,这回可没有了。”

上一篇: 王妃要休夫 下一篇: 千山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