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岁之后(299)

作者:舟不归 阅读记录

哪怕心中再恨她,再不服,亦只能对她伏拜。

这是强权之下的倾轧。

可现在妇人已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她明白当支撑强权的强者倒下,强者眼中的虫鼠便会悉数出来。

越多人分走太子宫的权力,便越好。

怕的就是重蹈长子的覆辙。

魏通也一同想到了这里:“只是箭在弦上,崔公又被幽禁,不知这箭是否还能收入之中。”

李闻道出声纠正其言:“孟通,洛阳的弓,长安的人焉能张开。”

魏通先愣,然后恍然。

事成关键在洛阳,在那人。

魏通很快与其心意相通,转头问与太子宫关系最为亲密的薛礼:“仲荀可与太子照谈论过了?待真到了那时,或还需你在其身旁传递消息。”

薛礼略显心虚地摇头。

魏通不解。

薛礼叹息道:“太子照不愿。”

裴居文闻后是先大惊失色的那人,毕竟若真事有偏差,他必是最先死的那人:“无太子照的参与,我们的行为就是...”

魏通制止:“处危。”

裴居文迅速冷静下来,不再多言。

李闻道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掌下案,环视一圈堂上,神色都并不好看。

他扬起唇,鼻间已然轻笑出声。

“看来我们不得不放弃了。”

*

崔丽华心中本就因为平乐公主让褒王来接触太子手中的权力而有所不悦,又从随侍自己的宫人口中知道那位君姑的诏令。

如此下去,太子宫有何存在的必要。

其余人就罢了。

崔如仪与刘虞有何资格。

还有那个周俊,不过一秋官侍郎,追究到底也就是杀人的刀,非王,非三省长官,居然能一跃成为中心人物。

她不忿道:“六郎在哪里?”

宫人察觉到太子妃的愤怒,如履薄冰地回答:“刚与褒王商议完政事,应在处置公文。”

崔丽华立即起身,走去宫室。

*

看到来人,太子照还来不及询问其来意,对方就开口:“听闻上阳宫让赵王等人也一同与六郎分担政务。”

太子照点头:“是。”

崔丽华主动走上前,跪坐在案侧,为丈夫侍笔弄墨:“六郎就不觉得奇怪吗?”

太子照张开手,接过笔:“这是陛下的决策,吾岂能多言。”

崔丽华刚从阿姊崔丽训那里得知上阳宫多日来都鲜少有消息流出,如今的仙居殿几乎与孤城毫无区别,她亦丝毫不遮掩来意:“六郎又怎知这是陛下所想,而非是身边那些人擅自为谋。”

太子照比这位妻子大十岁,很多时候都能一眼洞悉她的内心:“那太子妃要如何。”

崔丽华嫣然笑道:“若不论君臣,在家中妾为儿妇,君姑有病,理应跪侍榻前,为其亲尝汤药,然今却有数日未能前去,实在是有违伦理,故妾想请汉寿王妃与妾一同乘车去上阳宫侯问君姑。”

太子照并不在意地点头,她既要去寻死,自己也难以阻拦。

他伏首就要继续,但顾及阿娘的性情,又想起在自己有意助长其性情的情况下而丧命的崔盛儿,还是好心多言了几字:“太子妃心中有数便好。”

心中有数就知道他的阿娘不是寻常妇人。

心中有数就知道他曾经的楚王妃与长子长女是如何死的。

心中有数就知道他谁都救不了,谁也不会救。

既然已经无事,崔丽华举手行礼:“六郎继续治政,妾便不在此烦扰。”

直至女子窈窕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宫室之中,太子照才放下手中公文。

不管何时,他总能够在这位太子妃的身上看到亡妻的身影,她们都是一样的热烈,所有的情感都不加掩饰,不沉闷,不木然,言行举止都时常会令人欢愉到眉眼含笑。

不同的是崔丽华在肆意张扬之余,又多了一份稳重,明白何为先谋后动。

若是他的亡妻,此时已经率着太子宫内的左右率卫亲自前去上阳宫,直至目睹事实。

*

因有崔如仪、刘虞常在上阳宫陪伴妇人,又有郭宫人秉笔,所以褚清思有时会回到太初宫,尽自己的女师之责。

李见音从掖庭被接出的时候,已经十一岁。

如此年岁,不上不下,不用四五年便到婚配之年,该学习的都已经在人生前十年学习过了,但又还不能独自一人行走于天地

间。

于是妇人便让她平时若有空就来教导。

可少女是在太子询和裴姿容的教导下成长到十岁的,太子询自小就有名相为师,裴姿容也师承河东裴氏的家学。

先秦经典,百家之说,早已不用她来教。

所以当褚清思询问李见音还有何想学却尚未学的事情时,少女主动说出“博弈”两字。

上一篇: 裙钗之下 下一篇: 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