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岁之后(104)

作者:舟不归 阅读记录

就在数尺之外,有树冠为盖,又搭有华美的帷幔,凉风绕过此地的时候,帷幔四起,恍若展翅飞于林间的鸟雀。

帷幔中再设坐榻,榻上坐有丽人,高髻金饰,袒领半臂上的纹饰繁复,绛色裥裙艳丽,浅色披帛上则皆是花草纹饰,掖入衣间。

其两侧侍立着数十宫人。

有穿间色裙的,亦有穿胡袍的。

衣服各异。

直至有人来此惊扰。

侍立在丽人身侧的宫人率先看见远处,不经贵主同意便擅自命令乐人停下。

而踞坐的女子对随侍如此僭越的言行举止也并不震怒,神情依旧怡然自得。

音乐止住后,宫人低声告知:“四娘,洛阳来人了。”

因女皇久居洛阳,长安四周多座用以躲避炎气的帝王离宫渐废,所以如今多是在长安的平乐公主出游。

此宫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阑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与高宗陵所在之地相近。

渭河支流之一的杜水从此而过,炎夏有清泉。

李阿仪端正身体,将目光投向一侧:“阿娘遣你来此是有何事。”

内臣躬身,在身前叉手:“圣人念及四娘几载以来都是孤独一人,尚还未明白何为夫妻与婚姻便已寡居,心中为此而哀怜,遂将中郎将武赟封为武王,不日将累迁,以配公主。”

孤独。

李阿仪笑了。

她才不孤独。

待日后见到阿娘,一定要与其辩论,岂能与他人说大周公主生活孤独,故出降。

分明身为公主的自己最是恣意。

享受林间清凉的同时,李阿仪纤细的右手抚弄着竖立在身侧的箜篌,琴弦颤动之际,依次发出宫、商、角几音,但始终不成音乐。

她收手,对此不甚在意道:“吾明白了,你回去告知阿娘,何时决定让吾出降武家,吾何时再驱车去洛阳,但如今天气炎热,吾又不喜乘车,若是深秋最好。”

内臣称唯,退步离开。

这是在恃宠要求女皇,而女皇也定会欣然应允。

见此人离去,侍立在李阿仪身侧的胡袍宫人举起双手一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抱琵琶、阮咸及膝上置琴的乐人闻声,继续低头,专注勾挑弦丝;收剑已退避至乐人右侧的女子则迈步回到之前的地方,抬腕起势,开始舞剑。

顷刻间,再次声乐靡靡,纵声乐以娱主。

李阿仪专心看着对面的乐人,视线却只落在一少年身上:“听闻阿娘也要让安成再嫁,不知吾那外生女可会愿意,她待萧彻是有真心的。”

武家子弟将要尚公主的消息在二月就已流出。

宫人笑答:“安成郡主愿意与否都不重要,因为在圣人心中,四娘才是最重要的,太子及太子妃都不能比拟。”

否则女皇岂会先封王,再商议尚主一事。

因为惟有王,才能配其女。

即使武氏已成宗室又如何。

李阿仪闻言稍楞,看向西面,她心中明白,阿爷、阿娘最宠爱的其实是长兄,但那已经是昔年了。

阿爷已崩,阿娘与长兄之间也回不到从前。

最终她只是笑了笑:“所言极是。”

几载以来,阿娘为弥补她,从不拘束她,任她游乐,纵情所欲,虽然她也不知道阿娘为何要弥补自己,但大约是因昔日阿爷让她出降娄述。

不过也是,阿娘从来都看不上娄家,最后为了能让大病的阿爷安心才勉强同意,自然也会觉得委屈了她。

可她心中其实并无怨言。

因为自己的富贵都是阿爷、阿娘所给予的,驸马都尉是何人都可以,何况阿爷与阿娘如此宠爱她,又岂会让她出降无名之人。

反正,世间再无男子会比她尊贵。

阿爷是帝王,阿娘是帝王,长兄以后也会是帝王,而这还未将鲁王算入其中。

昔年,尚还是大唐。

她是为了阿爷嫁给娄述。

如今,已是大周。

她又为了阿娘嫁给武赟。

只是...

李阿仪忽然朝前方招了招手。

那名抱琴的乐人见状,不再弹奏,将琴放在坐席上后,站直屈起来的双腿,走至平乐公主的面前,再次跪坐:“四娘。”

惟有随侍左右的这些亲近之人才能唤平乐公主一声四娘。

少年则是被公主亲自应允能如此唤的,且他虽还未及冠,但极擅音乐,冠绝长安。

李阿仪望着少年良久,而后摇头叹息:“武赟已封武王,将要尚吾,且这几载以来,吾也已经尽兴,成昏于吾而言不过是身侧多了一人,只是不知那武赟可否能容得下你。”

宫人默然。

武赟是韩王武不文的从堂弟,但在这位公主的心中,将要成为驸马都尉的武赟却与面前的少年无异。

上一篇: 裙钗之下 下一篇: 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