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386)+番外

作者:江南知微 阅读记录

项燕收到这信后震惊不已,马不停蹄赶来王宫禀告了此事——

经过他们一番暗中的调查,发现那两个混账东西确实早就投靠了负刍,还一直在悄悄给对方传递宫中军中情报!

在当机立断处决了项梁项伯后,失去了密报优势的负刍,很快就兵败如山倒。

在平定内乱后,楚王便亲自写了好几封信,热情邀请吕不韦前来寿春居住,并许诺会赐给他豪宅厚爵。

盛情难却,加之在邯郸处境艰难,吕不韦便如约来到了寿春,成了深受楚王器重的座上宾。

楚王亲自走下殿扶起吕不韦,把今日屈辞的异常之处说了。

吕不韦一听,面色猝然大变,

“王上所料不差,右尹之言,确实有不实不妥之处!”

楚王会意,立刻看向他,

“哦,你是说秦国太子....”

吕不韦重重点头,

“秦国太子绝非什么重情重义之人,当日把臣赶出河南封地的建议,就是他当着臣的面、对秦王提出来的!臣把秦国先王扶上王位,又呕心沥血把秦王辅佐到成年,换来的就是这般下场....”

楚王当然听不到,对方心中正在疯狂对李世民道着歉,不由沉思道,

“不错,先生对秦王父子有如此大恩,又曾是嬴政亲口所唤的’仲父‘,对方都能这般翻脸无情,更遑论,屈辞只是一个与他见了一面的楚臣....”

吕不韦很聪明地遵循着疏不间亲的原则,没有再开口说什么,只是安静地听着楚王的分析。

他在楚国待了几年,太清楚在这个国家,宗族的力量强大到了何种地步——

几乎能与君王平起平坐!

正因如此,得了昭氏一族全力拥护的负刍,才能跟楚国朝廷对峙了数年之久。

而巧的是,如今在朝中互相制掣的屈景二族族长,在抗秦一事上,有着巨大的分歧。

这就意味着,只要能说服或是除去屈辞这个族长,就有机会从内部快速瓦解楚国。

他知道,太子故意把对方放回来,就是想离间这对楚国君臣。

但他也知道,以太子的仁义心肠,必定不希望楚王杀了屈辞…

这时,殿外有探子求见。

当对方把“秦国太子亲自带着人马,护送右尹到城外才离开”的消息告诉楚王,对方的脸色一下就黑得能拧出水来了。

挥手让探子出去,终于下定决心的楚王,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话,

“如此看来,屈辞果然已经勾结秦人叛变了,不知先生有何良策?”

说着,他比划了一个手势。

吕不韦忙露出震惊的神色,迟疑道,

“这...可右尹毕竟是宗室重臣,若是贸然杀了他,必会引起朝局震荡,一时内外交困...臣以为,倒不如先把他暗中关押起来,阻断他和秦人的联系...待项老将军击退秦军之后,再对右尹论罪处罚也不迟。”

楚王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就杀屈辞,万一激怒了屈氏,谁来帮他抗击秦国?

于是他点头应了下来。

当夜,吕不韦再三确认无人盯梢后,悄悄离开了府中,找了个路边乞丐给秦国军营送去了一张写得歪歪扭扭的布条,上面只有寥寥六个字:

王疑叛,欲关押。

...

秦军既然不想拉长战事周期,

就必须尽快跟楚军最凶猛的主力:项燕的军队正面对上。

然而,项燕很快就察觉到秦军想速战速决的企图,立刻下令闭城不出,想借此来消耗秦军的士气。

再加上有了廉颇坚若磐石的防守,攻城也迟迟没有进展,李信和蒙恬等将领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他们想分兵先去攻打其他城池,以免被项燕拖得太久蹉跎时间。

就在他们决定劝一劝太子时,楚王却无奈下了一道诏令,强行要求对方立刻出兵迎敌——

他当然能理解,项燕此举并非是畏战殆战,而是想跟秦军玩拖延心理战术,可那帮出了不少兵力的宗室,却坚决不这么认为。

由于那些兵力还需宗室来供应军粮,朝廷的粮仓无法支撑四十万士卒吃用的楚王,只能忍气吞声选择了妥协。

项燕无奈,只得开城迎敌。

十月,秦军主力和楚军主力正式展开激烈的鏖战。

李世民觑准时机,派人放出了“右尹屈辞根本就没有去秦国和谈,而是被楚王暗中关押”的消息。

一时间,愤怒的屈氏族人在朝堂上,接连对楚王发起了质问。

楚王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往这个方向发展,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他,不由暗暗后悔当日做错了决定。

如果那时,他先发制人揭露屈辞的叛变,再顺理成章提出换个族长,哪会惹来今日的麻烦?

他当机立断命人放出屈辞,又费了好大一番劲,才安抚住愤怒的对方和屈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