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尚语带平静,抬头时雪亮的眸底却涌起火光,他浑身都在颤抖,脖子上青筋暴起,额角止不住地抽动,整个人处在破碎的边缘。
自从十一岁那年离开苏府后,他还是第一次这样失态。
不过,此般神情在苏忠信眼里却早已见怪不怪。
他很清楚,那是穷人被逼急后的绝望,亦是绝望中最后的挣扎,挣扎过后,要么拼上性命放手一搏,要么就此低头长跪不起。
于是,苏忠信身子下意识后退几寸,立于身后的侍卫领会到这剑拔弩张的情势,纷纷将手掌按于剑柄,一刻也不敢懈怠。
“对了。”
苏忠信像是又想起什么乐子,眯起笑眼看向一旁的公子。
“忘了与诸位大人说,我这继兄先前还给知县爷做过几年主簿,奉茶研墨,打点衣食用度,知县爷没了他,便如断一臂!”
“若是如此,”一旁的公子附和道,“你女儿走失,为何不去求那知县爷帮你寻人,反倒不依不饶地跟着我们苏四爷?”
苏忠信见有人给了台阶,立马摆手接下。
“我就是这意思!”
他颔首看向徐怀尚,摆出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徐丛,你我兄弟一场,我怎会知情不报?连知县虽已辞官,这手里头的人脉、门路岂是我等庶民可比?此事啊,我看你是求错人啦!”
苏忠信说罢不再理会徐怀尚,招呼一众酒友喝酒赏戏去了。
徐怀尚垂下头,默默看着手边的包裹,明白自己这一趟算是白跑了。
苏忠信既一口咬定自己与幼童失踪一事无关,亦不愿与他单聊,便是铁了心地要包庇苏牧犯下的罪行。
良心这东西,苏氏一门向来是没有的。
左膝隐隐作痛,见苏忠信与一众酒友勾肩搭背地走远了,徐怀尚索性瘫坐到地上,拿过案几上的酒樽将里头喝剩的酒一饮而尽。
他明白,就算今日自己心一横,决定与苏忠信撕破脸,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苏家的罪行倾吐而出,也只会换来更多的嘲笑,不仅救不回兰儿,也是给自己判了死刑。
事后,若苏忠信有心追查,与他共同出席曹家寿宴的曲臻、包括此行留宿的韩家,也会跟着他遭殃。
但苏忠信说得倒不无道理。
前任知县连清尧虽年事已高,但毕竟官威在外,如今在整座泸州城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连清尧为官时清正廉洁,待他也着实不薄,兰儿幼时也与连清尧见过几面,既有秉烛同读的情分在,连知县又是体恤百姓之人,应是多少能给他些可行的建议。
徐怀尚如是想着,提起手边的包袱,踉踉跄跄地走下了楼。
“你既已决定放弃,为何还整日抄书?”
营火边上,陈祈明用泥炉煮了一锅野菜,他平素独居惯了,此番好不容易有个人陪在身边,便总想着找些话聊。
曲臻正蹲在树边为银狐包扎伤口,那狐狸似乎瞧出她心善,过程中也不躲,只是任由曲臻捏着那只受伤的前腿摆弄。
“几日不执笔,手上发痒,况且,我随陈先生呆在这林子里,闲着也是闲着。”
陈祈明下意识看向曲臻那只裹着手笼的左手,犹豫片刻,还是拐弯抹角地问出了那个问题。
“你一介书坊掌书之女,平日一不做农活,二不屠牲畜,我实在想不通,那尾指是如何断的。”
曲臻看向自己的左手,不知陈祈明是如何看出自己断了尾指。
下午换药时他不在屋内,除此之外,她这手笼便没摘下来过,难不成他有透视的本事?
见曲臻不语,只是将包袱里的棉布拿出来给幼狐垒窝,陈祈明兀自道:“你明明姓曲,昨夜却谎称自己姓白,这又是断指又是易姓的,难不成你也上过影笙会的赏金榜?”
“怎么?”曲臻抬起头,挑衅似地看向陈祈明,“只许你上,不许我上?”
陈祈明却轻笑着摇了摇头,“如此看来,这影笙会黑袍也不过如此,连你这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都能给放跑......”
“才不是。”曲臻却挺直了腰板,毫不示弱地扬声道:“接下我刺杀令的杀手是整个影笙会里最厉害的!但他不仅没杀我,还一路护我周全。”
陈祈明瞧着曲臻一脸得意忘形,勾起嘴角反问道:“那你如今被我掳来这荒郊野岭,那位黑袍大人,他人又在哪儿呢?”
“不是黑袍,他是金袍......”曲臻闷声嘟囔了句。
想起梁有依时,曲臻眼底久违地漾起一丝笑意,她抬起头,透过林梢望向半空中的残月,掐指盘算起来。
“他说,会在十四与我相见。”
曲臻目若秋水,嘴上喃喃道:“今日是初八,所以,他应是在赶来见我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