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罪书送到勤政殿,泰丰帝信不信不提,但态度稍缓,留孟右相继续听用,只让镇国公在家反思三日。
——毕竟事出在军中,又因他是三皇子的舅舅,他最有可能对太子下手。
林净月闻言,眸子瞬间一冷,看向小令子:
“殿下出了什么事?怎么信上半句也没提?”
小令子目露茫然,第一时间跪下请罪:“奴才,奴才也不知殿下为何没提,许是……许是不想太子妃担心,这才……”
林净月面无表情听小令子说完太子遭了什么事情,再一想前世运往北疆的粮草,似乎也出了问题……
她暂且摁下心中的顾虑,打算等太子回京再说。
因着前朝局势紧张,后宫同样风声鹤唳。
皇后再度遣人来请时,林净月还在考虑要不要去,就得知并非去椒房殿,而是寿康宫。
她当即答应下来,让泊春满枝将在行宫亲手采摘的温泉菜收拾好,待会儿送给太后尝尝鲜。
虽说后宫冬日不缺青菜,但她献上,便是为太子尽一份孝心。
这一回寿康宫中,唯有生了孩子的几位嫔妃在。
皇后、孟贵妃、几位贵嫔,对上太子妃,都慈眉善目的。
一一温柔关心了她的身体,叮嘱她记得往北疆送些用得上的东西,不忘送些赏赐。
并夸口太子妃有事,尽管找她们。
她们虽非什么都懂,却也痴长太子妃数岁,宫里也有不少人手,提点太子妃两句,帮衬一二,还是可以的。
林净月当着太后的面,笑着跟她们做了场彼此心知肚明的戏。
送了温泉菜回宫,林净月揉了下笑僵了的脸,思考片刻后正欲翻出些细软,随泰丰帝的朱批一道送往北疆。
没跟去寿康宫的小令子传来消息:“太子妃,方才清贵人,仗着自个儿得宠,偏要进勤政殿为她父亲,也就是镇国公求情。
陛下大怒,斥责了她,并叫皇后管好她的侄女。”
皇后与镇国公,名义上是兄妹,实则分别出身二房和大房。
但说来说去,郁青青身为镇国公的庶女,与皇后的的确确算是姑侄关系。
林净月眯了下眼,隐隐觉得郁青青不可能这么蠢。
除非有人暗中撺掇了她。
小令子继续说道:“皇后娘娘得了消息后,痛斥了清贵人一顿,直言镇国公府没有如此胆大包天的贵女,似是要与清贵人撇清干系。”
林净月没再说什么,亲自去库房挑了东西,送到勤政殿陈公公手中,请一道送往北疆,交给太子。
没多久便传来消息,东西已与泰丰帝的朱批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往北疆。
刚过几天安生日子,这日东宫侍卫张邈突然进了宫殿,抱拳回禀:
“太子妃,家兄张杳有事求见,似是他手底下有个小兵,有要事禀告。”
“小兵?”
“不错,那人,名唤方衡。”
第234章 逆天改命
方衡病愈后,到底惦记替周肆然照顾好周家人,去了趟成远侯府。
从陈管家口中得知,周家人被送到了炭火铺子养着,他谢过陈管家后,远远到炭火铺子前看了看。
见周母骂骂咧咧干着活,周灵然和周随然挤占了掌柜的柜台结账收银子,方衡没有贸然去问,只每日巡逻时偶尔往炭火铺子看上一眼。
去三次,两次都能看到唐景颜和周家人对骂,甚至波及无辜买炭火的百姓。
铺子生意愈发萧条。
唐景颜将铺子没人来的事,扣到了周母头上,又是好一番吵闹。
方衡暗暗摇头,也不好说什么。
一方是周肆然的未婚妻,亦是他半个恩人;一方是周肆然的亲人……他哪好随意插话。
直到某天下值,和干了一天活的母亲闲聊时,意外听她说了这么一句。
“衡儿,你数数家里攒的银子,够不够还那林小姐的账,够就早点还了吧。”
方衡蹲在厨房灶旁烤火,有些纳闷:
“娘,你先前不还说再攒攒,一下全还完?怎么突然就……”
方母正用针给他缝着衣服,轻声说道:“我今天干活的时候,路过林家,看到他们家正在买卖家当,许是缺银子了。
当时林小姐也在,还说什么,她一定想法子还了林家多少多少万两银子。
人家好歹帮了你大忙,可不能……”
方衡一顿,突然问了一句:“娘,你说林景颜也在,她是在正门,还是在后门?”
他娘哪进得去林家,顶多隔着一段距离,远远看到林家门口。
方母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在后门,对,是在后门,没那么宽敞。
见她的,是林家的小公子,远远瞧着,两个人脸色都很难看……哎,衡儿,大晚上的,你干什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