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月子里可不兴掉眼泪,快把这鸡蛋汤喝了,夏天出汗多,人苦生孩子更苦,我特特放了香油,给你补补身子。”
周氏被陈二婶扶着坐起来,抹着眼泪道。
“弟妹,多谢你想着我,我这生了个女娃,爹娘一向觉得女娃是赔钱货,怕是很不高兴。”
“这鸡蛋汤给爹娘喝吧,我实在是没脸喝了,也省得你被娘骂糟蹋东西。”
“大嫂,你怎地这样说,自己的身子可是得自己顾好,月子里最是要紧,快喝些吧。”
“诶,只盼着弟妹你到时生的是个男娃,也好叫咱爹娘高兴些。”
陈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只盼着早些怀上,生个男娃,不然自己就要跟周氏一样,被谢老娘嫌弃的不行。
一时妯娌两人,都暗自心里忧愁起来。
可人生在世,便是亲密如夫妻,各自的苦楚,亦无人能说,无人能解。
第2章
周静再次听到声响时,是听到周氏正轻声细语的跟谢大头在说话,这时应当已是傍晚。
“大头哥,我这月子里不好干活,恐怕要多劳累娘和二婶,我心里也是过意不去。”
“特特赶在前两天给娘做完了一件深蓝色的棉布对襟衣,给二婶做完了双酱色布鞋,还给大头哥你做了一身衣裳,已经快要收尾,正好娃满月酒时穿,到时也体面。”
谢大头本来心里难受得紧,今儿个媳妇怀胎十月生了个女娃子,爹娘都不高兴。
村里人问起来自己媳妇生的是男是女,自己都不好意思开口,另有已跟稳婆打听过的人家,听了自家没个后,那眼神,真是如鲠在喉。
自己如今也二十岁了,还没个后。镇上时常一起做工的兄弟们到时问起来,也是难开口,到时拉又要被人说笑一番。
但见周氏刚生完孩子,虽一脸疲累,但美人虚弱的样子也别有一番风韵,又一直做小伏低,平日待自己也好。
如今知晓自己没生个带把的出来,给娘做了衣裳,谢大头觉得周氏懂事,起码是个好媳妇,那股一直憋的气,便散了不少,也懂得言语上安慰自个儿媳妇了。
“爹娘一心要抱孙子,难免不高兴,等你养好了,再给爹娘生个大胖孙子便是了。”
周氏听着谢大头的语气变好,连连点头,心下这才松了口气,歪到谢大头怀里。两人又小声说起话的,免得吵醒旁边的孩子。
这会子,床上的小女娃正闭着眼睛砸吧嘴,听着两人聊天呢,周静哪能想到,这一觉醒来,已是改换时空,成了爹不疼奶嫌弃的小娃娃呢!
话说回来,这谢大头平日里自己事事以爹娘为重,周氏嫁过来以后,谢大头对周氏也是如此要求,都是爹娘说啥便是啥。
本朝崇尚孝道,且谢大头去镇上做工,是家里给找的关系,故谢大头平日里最孝顺爹娘,是外人眼里头顶顶好的大孝子。
谢老娘头上的簪子就是谢大头当学徒时攒的第一笔钱买的,足见谢大头的用心。
虽则周氏看到谢大头对爹娘比对自己好,且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心里也觉得不那么得劲,但周氏惯会自我安慰,且自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她想着,无论如何,孝顺父母也是应当的,人人都夸赞孝子,说明孝子是好的,便也一心把公婆当自己爹娘,时刻孝顺着。
且俗话说子肖父,以后自己的娃儿也好有样学样,孝敬自己和谢大头,于是自己的那点子不得劲便烟消云散了。
平日里谢大头多在镇上做工,回家时又要帮忙下地里干活,还要挑水砍柴,实则跟周氏相处时候并不多。
周氏长着一张瓜子小脸,白白净净,说话温温柔柔,时下男子都喜欢美丽又柔顺的女子,且两人是新婚夫妻,开始时自是不一样,谢大头每回家来,都跟周氏温存不已。
偶尔谢大头还会拿镇上做工主人家赏的几个铜板,给周氏带点铜簪头绳簪花等的小东西哄周氏高兴。
后周氏又怀孕,谢大头想着肚里的儿子,对周氏愈发体贴,每回从镇上家来给爹娘带各种吃食时,顺带也有周氏的一份。
周氏她娘也时常念叨女婿好,让她知足,好好珍惜过日子。
如今没生个儿子出来,周氏心里想着,还是得好好哄哄谢老娘,这样谢大头也能高兴些,男人嘛,你得顺着他,自个儿日子才好过。
这家里,又基本都是婆婆说了算,如此,周氏更是心下定了些,知道往后该怎么做了。
周静听着这便宜爹娘充满古代气息的对话,心里已是彻底明白过来,自己真的穿越了,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但总归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
平日要干活,穿布鞋,家里条件应该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