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他总是以不方便为由坚持给自己上药,织玉拒绝也没用,见他又的确只是上药,最后只能由他去了。
可天知道每当这个时候,她是有多么的忐忑,怕他看出点什么,离林城越近,这忐忑也就越重。
这个地方,一年多前她也曾来过,不过那个时候可没现在惬意,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风呼呼地刮个不停,深入骨髓的冷侵蚀着每一个人的血肉。
那时林城仍然是无人管的混乱地带,没有入夜不能进城的习惯,这里也只有几个小茶摊,远不及如今热闹。
草屋是摊主自己搭的,仅供休息之用,大雪封了路,挤了不少人在草屋里躲避。
那时人群中不乏不怀好意的身影,如今人多了起来,更是如此,就在织玉说出那句话正在恍惚回忆之际,外头传来了吵闹之声。
先是几声叫人听不懂的语言,虽然听不懂,但对于此时的织玉来说却不陌生,她曾在魏都听到过。
两人对视一眼,神情都严肃起来。
是北狄人,林城怎么会有北狄人?
作为交界之处,林城位于中原腹地,距离北狄相去甚远,没有正式的邀请,又没有文书,北狄人如何能够深入至此。
想到这里,织玉心里一沉。
她抬脚打算出去看看情况,却被身边的人拦了下来,谢砚对她摇了摇头,清俊面容上显露出几分沉思。
那北狄语仅仅在争吵的开始出现了一句,很快,同样的声音,语言却换成的这边的官话,吵闹了一阵之后,声音又渐渐止息。
在短暂的争吵之中,两人终于大概弄明白,似乎是来的这群人想在草屋中住下,却被告知没有位置,因此大发雷霆,后来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作罢了。
又过了一阵,织玉这才走出去,向那圆脸妇人打听了几句,确认那些人已经走远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林城了,她可不想这时候节外生枝,而且北狄人心心念念的图还在自个儿身上,要是叫他们发现了,又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端来。
她往回走去,发现谢砚已经离开,正在远处的小摊前站着,似乎在看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她不自觉地勾了勾嘴唇,正打算关上门,李大夫突然从旁边冲了出来,对她挤眉弄眼,“丫头,你不早说和他是这种关系,害得我还担心了半天。”
织玉一头雾水地看着他:“哪种关系?”
李大夫哈哈一笑,一副过来人的口吻说道:“老夫又不是三岁小儿,还能看不出来吗?他瞧你的眼神,哎呦,真是让人看了脸红。”
有吗?织玉认真的回想了一下,没有感觉到呀,不过最近谢砚的确对自己有点不太一样,至少和在魏都的时候很不一样,让她有点不知道怎么招架。
在魏都的时候,他虽然偶尔会调侃一下自己,但大部分时候还是保持着界限,最近却偶尔会有越界的行为。
她不由自主地看向远处的谢砚,灯笼的光照在他的身上,柔和而温暖。
“什么乱七八糟的……”织玉口中这么说着,心思却不知道飘出哪里去了。
李大夫看出她的心不在焉,顺着她的目光也看向了远处的谢砚,了然地笑了笑。
织玉赶紧转移话题:“这一路上都没有机会问你,你怎么非要跟着我们,还一起来了林城,你不会不知道我们身边才是最不安全的吧?”
面对织玉的质疑,李大夫却不当回事儿,反而振振有词地说:“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没听说过吗?你看这一路走过来,有遇到什么危险吗?这说明我当初的选择一点都没错,不过你放心,到了林城我就和你们分开。”
都是些什么歪理,织玉无奈。
谢砚似乎看见了两人,走了过来,她只好把剩下的话吞进了肚子里,谢砚依然云淡风轻,“在聊什么?”
两人此前刻意疏远,未有过过多交流,便是为了向谢砚隐瞒两人认识这件事,此刻的对话也自然不会说出来。
李大夫打了个哈哈:“没什么,说今夜天气不错。”
谢砚抬头一看,林城附近前些天刚下过雨,夜空似一块黑布笼罩着大地,明月隐于厚重的乌云之后,星子更是半个不见。
“哈哈……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天气又不好了呢……”
谢砚轻轻一笑,对李大夫的睁眼说瞎话并不在意,走回了自己的房间,只在关门之前提了一句:“明日进城之后,我们也该分道而行了。”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李大夫答应得很干脆。
第46章 摘花
城门处查的很严, 但谢砚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了通行文书,三人顺利地进了城,卫兵甚至只看了一眼就迫不及待让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