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玉(106)

作者:濯玉君 阅读记录

她说得轻描淡写,可是手臂上狰狞的伤口却显示哪有她说的那么轻松。

“这还不严重吗?”谢砚说罢,不由分说地拉着她坐下,小心翼翼地为她上起药来。

织玉看着他烛光下无瑕如玉的侧脸,看见他眼中的郑重,一时失了言语,好半响才说:“真算不了什么,比这还严重的伤也不是没有受过。”

“你倒是很自豪的样子。”谢砚随口道。

织玉黯然了一会儿,在他看过来的时候,又恢复了平静的模样。他不知道,自己曾经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受伤不说是家常便饭,但也习以为常了。

那个时候,她为了一点儿虚无缥缈的希望,拼尽了全力,可是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

现在不是回忆过去的好时候,昨天白天,他们托李大夫在城中买了辆马车,又买了路上的干粮、水和换洗衣物,已经耽搁了一天,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应该继续出发了。

但是,织玉一直有个疑问。

“我们一直在向东南方走,什么时候才转道回南边?”

她在北魏已经浪费了许久时间,有些事情,不能再拖了。

当她从魏都城门追赶而来时,便等同于放弃了已经握在手中的自由,又在涪州城外偶遇温如禅,这下连温家也会很快知道她还没死。

前路忽然变得渺茫,她急切地想要回到南齐,回到最初的目的地。

谢砚为她包扎好伤口,闻言轻轻一笑,俊颜在昏暗的光中显得神秘而危险,“忘了说了,我们暂时不回齐朝。”

“不回齐朝?”织玉惊讶地重复了一遍,心中忽然生出不详的预感。

果然,下一刻,谢砚看着她缓缓说道:“是,我们直接去林城。”

也不知道谢砚怎么跟李大夫说的,他竟也同意了,在织玉问起来的时候,还仿佛很感兴趣的样子:“早就听闻林城虽然地处战乱,却有不少美人美酒,老夫一直未曾得见,这回正好去开开眼。”

从涪州城到林城这一路上并不平静,明面上,为魏皇贺寿的齐朝使团正在返回齐朝的路上,监国的二皇子派亲兵护送,和气融融。

实际上,使团中的大部分文官当时躲避不及,要么命丧在魏都城门,要么在返回齐从的路上名为保护实为监视,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逃出来的,只有谢砚和一众护卫,再加个特意和他们一起走的秋夕。

而二皇子一直没有放过谢砚,为了防止消息泄漏,他不敢直接给各个郡州下命令,一直让自己的亲卫用追捕逃犯的理由不断追杀。

幸好二皇子还有所顾虑,所以这一路虽然不平静,却没出什么岔子,对付成厉率领的精兵够呛,对付倍受掣肘的二皇子亲卫却不是难事。

却说林城这边,自从半年之前被徐明硕攻克,就一直处于戒严的状态,城门处查的很严,而且一入了夜,便不允许普通人进城。

因此在林城的郊外,总是有人因为误了时辰被困在城门外,而附近荒凉,也没有可以落脚的小城镇,渐渐在地势平坦之处自发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行交易之便,还有人灵机一动,搭了几间草屋供人歇息。

草屋十分简陋,屋内除了最简单的木床,别的一概没有,就算被打仗波及,草屋的主人大约也不会心疼半分。

代表主人向过路的旅人收钱的是个中年妇人,身材臃肿,圆圆的脸上堆了几层肉,随着缓慢的动作一抖一抖,却不让人感到厌烦,反而看着很和善,也总是笑眯眯的,倒像是那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我们要三间房,安静点的。”

织玉将银子交到她手中,她的笑容顿时更夸张了,热情地带着他们来到集市最边上的三间草屋,“三位贵客看这位置怎么样,这可是我们这最安静的住处了。”

能在鱼龙混杂的地方做生意的,很难有单纯的商人,织玉对妇人微微一笑,无视四面八方的探究目光,从容走进了草屋之内。

妇人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几位客人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提啊。”

夜凉如水,不同于魏都的炎热,林城刚经历了连绵不断的雷雨天气,气温正在逐渐回升,还残留着几分凉爽。

漏风的屋子将烛火吹得摇摇晃晃,墙上的影子也跟着忽大忽小,手臂裸露的肌肤上,狰狞的伤口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刚长出来的淡粉色的新肉。

“快好了。”

清润的声音飘入她的耳朵中,让她感觉耳朵也变得和手臂上愈合的伤口一样痒了起来,为了遮掩住这份不自在,她说道:“李大夫的伤药果然有奇效。”

身前的人轻笑了声没有搭腔,织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好委婉地提醒道:“夜深了,公子还是早些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