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说辞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待他询问,便能面不改色地说出。另一方面,真正的答案自她在魏都城门处夺马时便在想,直至现在,依然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救也救过了,你为什么现在还在这里?”
背后的视线如此灼人,仿佛要将她穿透,她不禁挺直了背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已经答应了谢家。”
谢砚却不依不饶,“你那时的理由便是恩,如今这理由已经不成立了。”
织玉轻抿着唇,突然不知该说什么。
谢砚又道:“更何况,如今我自身难保,你应该离我远一些。”
织玉终于转过身来,像是抓住了他话中的把柄一般,稍显激动地说:“你自身难保,那我来保护你,这不是正好吗?”
她以为他还会想理由拒绝,绞尽脑汁地思考还能有什么说辞说服他,没想到这一次,他只是慢慢地笑了一下,然后说:“好。”
他的眼神令她发慌,好像有什么,越来越脱离了她的预期。
第44章 引狼入室
日上三竿, 盛夏的日光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的麦子绿得发黑,织玉和温如禅站在树荫之下, 看着远处劳作的农户。
微风吹不散炎热,却吹起了她额间的碎发,温如禅下意识地伸手去触碰, 被织玉灵巧地躲开。
他神色黯然, 终于打破了沉寂, 缓缓说道:“我一直以为, 你已经死了。”
织玉哂然一笑,“我还没那么容易死,但九死一生, 也差不多了。”这话几乎是脱口而出, 她直到此时才发现,原来她对他,并非全然没有怨恨。
温如禅脸色一白,伸出的手默默垂下, 极艰难地说道:“父亲母亲做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 对不起。”
织玉吐出一口浊气, 看到温如禅的神情, 有些许不忍, 她想, 她不该迁怒于他, 于是她放缓了语气, 说道:“公子, 我很感激你的垂爱, 但是我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的感情只会让我难做,请你放下吧。”
温如禅悲怆地笑了两声,放下,谈何容易。
他看向不远处的院子,眼神晦暗不明,“那么他呢,他愿意娶你吗,他能够娶你吗?”
织玉别过脸不去看他,没有回答。
他却仿佛从这沉默中得到了答案,很久之后,他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谢砚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一定要小心,前些天我在四方馆还看到一个自称知玉的姑娘……”
“那是秋夕,她是帮我的忙才冒充我。”织玉打断他的话。
帮什么忙?
还不是为了躲他,温如禅苦笑了声,没再说话。
这场短暂的对话就这么结束,织玉回到院子中后,温如禅很快带着金晖离开了,而李大夫却不知去了哪里。
谢砚没有问她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而是讲起了他从金晖那里打听到的事情,原来温如禅和金晖自六日前离开魏都后,并不着急回到彦朝境内,所以现在刚走到这里。
李大夫是他们半路上遇到的,有强盗想抢李大夫的银子,温如禅等人正好路过,顺手赶跑了强盗,又一时心软,同意李大夫跟着他们的车马一起走。
他们昨日到达这个村子,因天色已晚,便在这里借宿一晚,热心帮助他们的,也是那对老夫妇。
他们今早离开前特来道谢,没想到却撞见了先前的一幕。
织玉看着他云淡风轻地说着这些事情,心想,金晖这个傻子,还真是什么话都叫他套出来了。
温如禅说谢砚不简单,要她小心,的确没有说错,但这又何须他提醒,自己与他朝夕相处了这么久,难道会不知道吗。
至于他最后的那两个问题,在织玉看来更是毫无意义。
即使现在有一点儿暧昧的氛围,但她和谢砚,从来都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她看得太过清楚。
两人并不打算在这个小村子中停留太久,与两位好心的老人家告别之后,他们当即启程,向涪州城的方向而去。
刚走到村口,身后却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一个气喘吁吁地声音叫道:“等等——”
听到这个声音,织玉嘴角抽了抽,恨不能加快脚步赶紧离开。
只是谢砚显然并不能理解她这般急切的心情,反而如那声音所说,停了下来,看着越来越近的老人,面露疑惑:“李大夫,你未曾与温公子他们一起离开吗?”
他们认识?
织玉讶然地看向两人,李大夫眼珠一转,连忙说道:“谢公子,方才老夫听说你二人要去南齐,这不是巧了吗,老夫在南齐也有几个亲戚,正打算去投奔,不知道你们是否介意让老夫随你们一路?”
他说得格外真挚,连织玉一时也分不清是真是假了。